APP下载

一个不确定的时代 我们害怕停留在原地

2018-05-30

科学大观园 2018年14期
关键词:痛苦危险道德

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通讯的发达,信息的泛滥,工作和生活中有着太多的变数和未知的选择,所有的这些造就了我们的焦虑。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我们似乎已经很难见到一个焦虑水平很低的人了。 有人说,焦虑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我们害怕停留在原地,也害怕前往不一样的地方。

心理学家Scott Stanley称,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时代(the ageof ambiguity)。

随着教育年限的拉长,我们比父母辈经历了更长的“不确定期”——比他们在更长的年纪才拥有属于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家庭(settled down)。同时,随着交通与通讯的发达,人们可到达的地域和可触及的资讯,也都变得前所未有的宽广,而这也意味着人们对于工作和生活的选择充斥着更多变数和未知。

人们在更多的选择与未知中,感受到的并不是更多自由,而是一种消极的无穷无尽感。例如,当想换一份工作时,你总觉得不考虑完所有可能的“选项”,就无法做出最有利的决定。但往往选项太多,你应接不暇,最后反而陷入不安。正如OConner教授所说,焦虑正是滋生于这“现实与可能”“当下与未来”之间的不确定。

焦虑并不是现代人才有的情感,它其实是人的天性,是仅有人类才有的一种感受,它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的感知与计划的能力,是一种对未来可能的危险的担心——而动物只会对眼前的危险感到害怕(fear)。 也正是焦虑的存在,使得人类能够对潜在的危险做好准备,从而在物竞天择的残酷自然中得以存续繁衍。

很多人可能会把焦虑和害怕混为一谈,但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害怕需要有一个确切的对象,而焦虑则不需要。当人们焦虑时,所感受到的“危险”更多时候是宽泛的、来自内心(主观感受到的),因而也往往与事实有出入。而害怕则是针对那些即将来临的、明确的外在危险所产生的。

尽管它是人的天性——我们每个人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过焦虑,但,不同的人对于焦虑的体验是十分不同的。

有些人感受到的焦虑,是身体上的不适,比如:

头晕、肢体上的刺痛感、眩晕等神经症状;胃痛、恶心、腹泻或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的症状;心跳加速、心悸、胸痛等心脏不适;和/或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皮肤瘙痒、尿频尿急等等。

而还有些人感受到的焦虑则更多是精神上的,比如坐立难安、易被惹怒、总是陷入在不健康的怀旧之中、注意力无法集中等。

焦虑是一种一定会被人们所感知到的情绪,正如Calvin S. Hall在《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A Primer of Freudian Psychology)一书中所提到的,“一个人可以不知道自己焦虑的原因,但Ta一定知道自己正在感到焦虑”。那么,你所感受到的焦虑是什么样的呢?你了解自己焦虑背后真正的原因吗?

焦虑源于冲突。弗洛伊德在《抑制、症状与焦虑》(1926)一书中指出,所有的焦虑都来源于冲突。在他的理论中,人的精神分为三层,代表潜意识层面的欲望和冲动的是“本我”,代表父母与社会教导的道德和良心是“超我”,而二者之间“执行者”便是“自我”,它一方面受到来自欲望的冲击,另一方面又受到道德的压制。

当超我与自我发生冲突时,人们会感到“道德焦虑”;而当本我与自我发生冲突时,人们会感到“神经性焦虑”。

当我们产生可能会触犯道德/纪律的念头时,即便外在的惩罚并未到来或并不存在,自我也会立刻给出信号,阻止我们做出违反道德、可能招致惩罚的行为。而这个信号,便是焦虑;或者,当本我中的冲动太过强烈,一旦释放便可能让自我受伤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自我也会发出信号。这个信号,也是焦虑。

比如,当一个人脑中出现了想要顶撞自己父亲的想法时(若在Ta的文化中这是一种不礼貌/不道德的行为),Ta便会感到一种巨大的焦虑感,这便是道德焦虑。

又比如,一些人内心特别渴望能够持续不间断地得到他人的关注、获得他人的肯定,但由于过去的经历等种种原因,这种渴望不被允许,被习惯性地压抑在潜意识中,就有可能使得这些人总是在面对社交场合时感到莫名的焦虑,这便是神经性焦虑。

而一般人往往很难去分辨自己的焦虑究竟源于哪种冲突(Hall, 1954)(这也使得缓解焦虑变得困难),尤其是一个人所感受到的焦虑,往往可能源于几种不同的冲突。比如,一个人对“顶撞父亲”感到焦虑,便有可能是因为这被认为是不道德的(道德焦虑),和/或是内心可能存在着更激烈的伤害父亲的冲动(神经性焦虑)。

焦虑属于欲望。心理学家Lecan认为,焦虑属于欲望,它是欲望的化身。

正如前文所说,焦虑发生在现在与未来、现实与可能之间。它其实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于那些“想要但尚未获得的东西”(欲望)的向往与期待。换句话说,当已经确定拥有或者觉得完全没有希望的时候,人们则并不会感到焦虑。

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容易引起自己焦虑的事物,往往也恰好是那些我们所怀抱期望的。我们在焦虑中,可以对自身的欲望一窥一二。

焦虑是情绪的通用货币。正如前文所说,焦虑是一种只要存在,就一定会被人们所察觉的情绪。也许是因为它曾经为人类生存和繁衍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所以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这种情绪的高度敏感和警觉。

它被人的机体当做预警的信号,催促我们第一时间针对引起焦虑的事物做出行动,来保护自己,避免受伤。所以,当焦虑产生时,它总是能够牢牢地占据人们的注意力,使得“清除引起焦虑的威胁”成为人们当时头脑中最主要的任务。

也正因为如此,焦虑也常常不自觉地被人们当做一种防御的手段,来逃避那些对人们而言,更为深层的、痛苦的情绪。焦虑也因此被称为“一种通用的钱币”,它可以是一切情感的兑换品。比如: 一个人在潜意识中对父母充满了愤怒,但由于这种愤怒太具有破坏性,它便有可能以焦虑的形式展现出来,即这个人总是在需要面对原生家庭时感到焦虑,逢年过节也不想回家,这样Ta便“只需要”面对是否要回家的焦虑和抉择,从而能够避免面对自己对父母的愤怒;一个人并不信任自己的伴侣,但这种不信任无法在关系中被直接地表达,就有可能以焦虑——总担心对方在外发生危险的形式表现,Ta也会不断地给对方打电话、发信息,希望对方報平安(做出让自己信任的举动)。对“对方安全的担心”就会比“不信任对方”更能让自己和对方承认和接受。

然而,当人们的欲望与其他情绪都笼统地被概括为“焦虑”之后,便有可能使人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感受到的是什么,从而阻碍人们去获得那些想要的、去解决那些令人痛苦的。而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寻遍缓解焦虑的方法,却始终都无法解决痛苦的原因。

焦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在未来显现却不容忽视。

短期内,一定程度上的焦虑是有益的,它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去解决问题,做出改变。然而,长此以往,焦虑会给人们带来诸多后果。

焦虑会贻误解决问题的时机。在长时间的焦虑掩饰下,人们会急于通过一些“暂时策略”缓解痛苦,而不是去解决真正的困扰,比如一些人会在明明需要全身心投入备考的时候,被焦虑所困,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名曰纾缓情绪以最佳状态备考,这就像是试图用自残(身体痛苦)来缓解心理痛苦、用烟酒来麻痹自己,都很可能是“借酒浇愁愁更愁”。这不但使得真正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还甚至可能贻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焦虑会“促进”坏的结果发生。长久地受焦虑情绪所困,人们会更容易故步自封、自我设限——因为恐惧未知,而不敢走出舒适区。甚至可以说,焦虑,正是他们所担心的事情之所以发生的原因。由于焦虑占据了他们所有的精力与认知资源,以至于没有多余的部分可以真正用在达成目标上,最终,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也就可能如他们自己所焦虑的那样发生了。

焦虑会改变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有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焦虑之中,会使得人们对于环境中的负面信息过度敏感。而这种过分的警觉,便会使人们习惯性地过滤对自己而言积极的信息,而专注于那些消极的信息,而这会极大地降低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焦虑的人的眼中,世界似乎总是动荡不安的、萧条的、很丧的(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这个焦虑的时代,同时也很丧的原因吧……)

另外,焦虑还会损伤大脑。有研究发现,长期的焦虑会使人的海马区和额前区域发生结构改变或功能衰退,从而影响到人的记忆、情绪与认知,提升人们罹患其他精神障碍的可能性,比如,早发性失智症等。

猜你喜欢

痛苦危险道德
降低“支付痛苦”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谁痛苦,谁改变
分担痛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喝水也会有危险
痛苦力
拥挤的危险(三)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