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部孤独史
2018-05-30杨岭楠
杨岭楠
孤独在现代社会成为一种越来越能引起人类共鸣的话题。诗人说,“孤独不过仍是与世界共度的时光”。借此与孤独的现代人共勉。
孤独在现代社会成为一种越来越能引起人类共鸣的话题,但我们很少看到一种共性的概念,它更多的是一种个性化的描述和体会。有人因孤独而烦躁,有人因孤独而成长,有人将其比作“一个人的狂欢”,也有人为了不孤独而不断参加集体聚会。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孤独更是一种特立独行。我们的文化更倾向于集体性的社区或家庭生活,更易于以血缘或关系建立一种热闹的氛围,每个人都是一张密网中的一个点。在文学中反而会更突出孤独的写意,比如王维,比如陶渊明,比如魏晋的竹林七贤。随着整个世界的趋同化,家庭或社区在向城市迁移的大潮中开始慢慢分裂解体,社会变得原子化,人们在获得更多自由的同时好像显得愈加孤独。
那么孤独是不是已经演变成现代社会的问题了呢?
美国前卫生局局长维韦克·墨菲(Vivek Murthy)在任期发现,最常见的疾病不是心脏疾病或者糖尿病,而是孤独引起的病症。也有人说,长时间的孤独其危害不亚于“每天抽15根香烟”。它对人的杀伤力比肥胖可大多了。孤独目前已被认定是危害公共健康的大问题,甚至可以被当成一种流行病。人们追寻孤独的原因,希望借此发现解决办法。
作者艾米莉亚·沃尔斯利(Amelia S. Worsley,安默斯特学院英文系助理教授)在写作时发现,浪漫主义时期诗人刻画的孤独在当时还是一个新颖的概念,治愈方法也很简单。但是,随着孤独概念的转变,人们想要发现治愈之法越来越难。
回归到这个词的源头,从最起初开始追溯其意义的变化,让我们对现代的孤独有另一种全新的认识,而且我们很有可能从中发现解决孤独的办法。
离群的羔羊
孤独看起来像是永恒普遍的人生经验,但其实它并非上古概念,不过起源于16世纪末。“Loneliness”源于中世纪英语,它是“lonely”的名词形式,而“lonely”由“lone”和“-ly”组成。“lone”来自“alone”,是后者的简略说法。说到底,“alone”其实由“all”和“one”组合而成。它是所有人和一个人的组合,也是所有人和一个人的对立,本身自成一种矛盾体。彼时,孤独仅仅意味着远离人群可能会遇到危险。
在现代英国早期,离群索居无异于脱开社会的保护,陷入了龙潭虎穴。遥远的森林和山峦散发着令人恐惧的气息,在那个孤独的地方,可能遇到坏人,而如果孤身一人,就无法向人求助。过去,布道者为了威慑教众,还会诱导他们把孤独想象成原罪中极尽可怕之地——地狱、坟墓或荒漠。
直到17世纪,孤独这个字眼还很少出现在写作中。在1674年,自然学家约翰·雷(John Ray,1627—1705)收集了使用频率较低的词汇,编纂成词汇表。他把“孤独”一词也收录在内,并定义为远离四邻的地区或人。
在1667年,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写出著名的叙事诗《失乐园》,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笔写出了代表孤独的角色:撒旦。在去往伊甸园引诱夏娃的时候,撒旦迈着“孤独的脚步”走出地狱。但弥尔顿没有详细刻画撒旦的心绪,相反,他着意写出撒旦穿过最终的荒凉之地——一个介于地狱和伊甸园之间的地带,天使从未踏足过的地方。
撒旦把他的孤独放在一种脆弱的心境中进行表述:“我离开他们,独自肩负这前途叵测的差事,为了大家,我自己一个暴露无遗,一步步踏着虚无缥缈的深渊,踽踽独行”。(摘自《失乐园》,刘捷译本)
另一种孤独
人们对孤独的天然恐惧仍然还存在。这个问题已经迁移到城市中来了,已有研究表明,独居的比例、家庭和社区单元的分解形势呈现遽升态势。有人想让孤独的人们搬到邻人周围,来解决这个问题。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将“抗击”孤独定为政府目标,并在1月份任命了一位孤独大臣特蕾西·克劳奇(Tracey Crouch),专门应对孤独的社会现象,甚至还有组织发起慈善活动——“终结孤独运动”,以帮助人们减轻孤独感。但是,人们希望治愈孤独的这股子驱动力却把孤独的现代含义过于简单化了。
在17世纪,孤独往往被人们贬斥为城市之外的空间,解决起来极为简单,只需回归社会便罢。然而,孤独却逐渐开始内化,变得越来越难以治愈。因为孤独逐渐占据了心灵,甚至居住在喧嚣城市的人们也开始感到孤独,这种孤独并不能简单地依靠身边有人做伴儿来解决。
现代意义的孤独并不仅仅关乎物理距离的远近,它反而是一种与人疏离的心绪,无论彼此实际距离是远或近。有的人尽管身处人群,甚至有朋友或爱人相伴,走在狂欢的人群中,仍然会出现深刻的孤独感。无疑,荒凉之感已入驻了人们的内心。
海内存知己,孤独若比邻
孤独令人生惧的原因之一其实是没有显然的良方治愈,这种抽象的孤独比较可怕。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看它,也许解决现代孤独的秘诀不在消除它,而是要走入它的抽象,探寻它其中的矛盾,找出那些心怀同样感受的人。与此同时,也要关注导致一些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身体功能障碍人群和其他弱势群体)由于物理隔阂而影响健康状况的制度,同时把孤独去污名化也非常关键。
我们应该认识到孤独是人类内心深层的体验,有时的确无法治愈,不能简单地将其定为疾病。只有这样,才能从心理上给予孤独者以慰藉,尤其是让孤独的人找到认同感。如果想把对孤独这种“流行病”的理解不单局限于“隔绝”的含义,我们应该去思考为何不同的人们往往将这种感觉首先理解成“心灵中的荒原”。
每个人对孤独的感受都不同,很难去描述。但去了解他人对孤獨的不同体验,却可以缓解迷失感。
另外,也鼓励人们去阅读。阅读文学书籍可以使人的荒凉感减轻。我们不必非得阅读专门讲述孤独的书籍,像《弗兰肯斯坦》(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之作)或《隐身人》(赫·乔·威尔斯之作)这一类,而更要通过阅读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联结,他们可能也会感到孤独,更有意义的是他们的孤独会使读者感同身受,孤独因此不再是异端的概念。
文学也给人们示范了如何在一起海内存知己,天涯共孤独。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过去常常互相借鉴孤独的感受,既激发了创作,也可引以慰藉。在人们共享孤独时,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还是文字上的互动,一个群体或团体就有机会建立起来。
尽管孤独仍使人感到脆弱,但从起源再看,孤独已经与彼时的同义词“隔离”愈行愈远了。
也许,诗人海洋·王(Ocean Wang)给了现代孤独一个比较恰切的诠释,他在诗中说,“孤独不过仍是与世界共度的时光”。借此与孤独的现代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