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危机”逼近6亿中国人 八部委联合发文重视预防
2018-05-30俞杨
俞杨
十面围城,用来形容中国人的近视危机,再合适不过。
10米外六亲不认,50米外雌雄不辨,100米外人畜不分。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
青少年尤其堪忧,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71%,初中生为74.36%,高中生为83.28%。
视力保护刻不容缓,成年人的眼镜是不好摘了,青少年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日前,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到2030年,实现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为确保落实,考核任务也被明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片面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方案》提出,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
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学校方面,《方案》提出要减轻学生负担、加强考试管理,并对硬件条件等提出要求。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硬件方面,《方案》提出,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
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需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体育课的课时要求为:小学一二年级要保证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
课业负担重是导致中小学生近视的一大诱因。
据《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2017年中国学生每天写作业2.82小时,是全球水平的近3倍。无论是北上广,还是十八线县城,尽管教育资源不能比,作业压力并无二致。
“北京儿童眼研究”是一项以15666名7~18岁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横断面研究,其结果证明,近距离工作时间较长且休息时间较短的儿童的近视发生率,要远高于儿童近视患病率的平均水平。
虽然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发出过通知,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看似减负,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儿。
学校是减负了,校外辅导班全开。只要考试在,上课不教,下课补习也要教。明知道作业负担重会加剧近视,家长还是站在作业这边,不然怎么能考上好学校。
结果是堆积的作业、收费的培训、稀缺的名校,学生连带着中国家长,都被裹挾其中:“女儿能在10点前睡就很不错了。”“儿子六年级了,小升初,压力大,作业多,再稍微磨叽下,就睡晚了。”“老娘我做错了什么,要陪孩子熬夜写作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发布调查数据:2005—2015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
户外活动少,沉迷电子产品,是导致中学学生近视的另外两大诱因。
上过学的都有切身体会,本来为数不多的户外活动机会——体育课就少,还经常被数学、英语老师占用,而且是有占无还。身强体壮的体育老师,一直处于“生病”的状态。
根据《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不高,仅有42.7%的小学生和25%的初中生每周上3节体育课,73.5%的高中生每周上2节体育课,这与中央文件规定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相差甚远。
广州对小学一年级进行增加户外活动的对照研究,通过3年的研究发现,增加户外活动的学生近视累积患病率比没有干预的少9%。
除了学校体育运动减少,中小学生在家也不愿出门了。大家都在忙各种补习班,一个人玩没意思,只好宅在家打游戏。
今年两会期间,网易CEO丁磊在接受采访时说:“不为游戏行业辩护,但不让小孩玩游戏,那让他干吗?”丁磊认为,孩子玩游戏是因为孤独。
据《2015中国青少年及儿童互联网使用现状研究报告》,游戏是青少年上网的首要需求。以近年大热的“王者荣耀”为例,根据腾讯公司提供的数据,“王者荣耀”的注册用户中,11岁至20岁的玩家比例高达54%。
与严重的青少年近视危机不对称的,是国民的关注程度十分薄弱。
首先是中国家长。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在发现孩子的视力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去医院,而此时近视早已形成了。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公共卫生副主任医师、防治科副科长何鲜桂说,“预防青少年近视前端筛查十分重要,却往往被忽视。”
其次是与国民视觉健康相关的研究十分缺乏,多偏向眼科疾病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上海眼视光学研究中心主任周行涛表示,“从疾病预防方面,事实上当前尚无控制青少年近视率的良方,因为对于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研究,还没有获得突破性的结果。”
再者是我国卫生与健康政策对视觉健康的保障也比较薄弱。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李玲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公共政策一直着重于防盲治盲,和眼健康相关的法规中,尚未出现过“视觉健康”的概念。
2009年新医改以来,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高度重视,遗憾的是,公共卫生和医保的大量投入没有能进入视觉健康领域。
严重的近视危机,让很多中国人早早地戴上了眼镜。中国不仅是世界领先的眼镜生产大国,而且是潜力最大的眼镜消费国之一。
据欧洲商情市场调研公司Euromonitor估计,2014年中国眼镜市场零售额增长10%,近618亿元,隐形眼镜市场则增长12%,达38亿元。
与此相应的,却是乱象丛生的眼镜市场,从供给端给中国人埋下了隐患。
2015年11月17日,国家工商总局在其官网公布流通领域眼镜质量抽查检验结果,共抽取样品516批次,不合格检出率为28%。
不是所有人都想戴眼镜的。今年7月,媒体对1951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家长普遍不想让孩子马上戴眼镜,于是转向各种所谓的视力康复“治疗”。
然而,《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儿童近视康复治疗市场乱象时发现,市场还出现了苗医、中医针灸等治疗视力的方法。
此类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招加盟商,而在加盟过程中,对加盟者几乎没有医学背景上的要求,也没有相关的医师资格的门槛和培训。
十面围城,用来形容中国人的近视危机,再合适不过。
根据北京大学在2015年发布的《国民健康视觉报告》,若无有效的干预,到2020年,中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視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
从明年起,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就要每年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并向社会公布结果。
抛开政策的初衷不谈,执行落地困难重重,就要先打个问号。
升学率的简单粗暴、教育军备竞赛的炽热,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分配,以及应试教育和高考改革的两难,每一项都在考验政策的执行。
南京东南眼科小儿眼科汪泽主任将我国近视归纳为几个特点,其中包括重点班级化(重点班级尤其是高三,差不多90%以上都是近视眼)、名师名校化(名师教的学生近视要多一些,名校近视“产量”要高一些)。
在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下,形成了一种“学历军备竞赛”的局面,争抢着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国家长明知道对孩子视力的压迫,还是站在了牺牲视力这一边。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近年来逐步推行,人们更加担心公平,出身越差的学生,将与名校无缘。牺牲视力换来的分数,至少给了他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让人想起衡水中学学子心中的一句话:去他的素质教育吧,我只想上清华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