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音乐 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归属
2018-05-30
他是“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坐拥“杰青”“百人”多项荣誉;他热爱摇滚,言谈举止间却透露着理性冷静的气质。
陈涌海与音乐的缘分,也许从很小就开始了。
由于父亲在电影院工作,少年时的陈涌海,把1976年到1986年这10年间的电影几乎看了个遍。在那个年代,每当一部经典电影推出,往往就会带动它的主题曲和插曲走红。那些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就这样在陈涌海的心里扎下了根。
上高中后,陈涌海加入了校篮球队。在打球的过程中,认识了校外一个会弹吉他的朋友。“当时我很羡慕他,就动了心思,也想学这个。”陈涌海说。这个小小的梦想,在他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后,有了生根发芽的机会。
入学不久,陈涌海就和其他几个刚刚熟络起来的舍友去逛琴行,买回来3把60多元的吉他。买琴的钱,是他从为数不多的生活费里“抠”出来的。
就这样,课余饭后,面前铺一本乐谱、怀里抱一把吉他,坐在宿舍的床上边弹边唱……成了陈涌海在繁重的课业生活下最惬意的一段时光,从最开始的单个指法练习,到慢慢地连贯弹唱,再到后来激昂放歌,他就这样在大学里坚持自学了4年。
如果说电影和朋友的直接影响,为陈涌海创造了结缘音乐的契机,那么“80年代”的理想主义浪潮,则赋予他一生不能抛却的艺术情怀。
陈涌海说:“以前的大学生,除了学习,课外能做的事情特别少。自己看看书、弹弹琴、听听广播,偶尔再看几场电影,就算宝贵的娱乐了。”正因为那个年代格外缺少可供年轻人释放情感的事物,所以诗歌、摇滚和前卫的影视、绘画等,才牢牢牵住了一代大学生的心。陈涌海记得清楚,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一问世,大家都震惊了——从没想过电影还能这么拍!
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摇滚乐在青年中间激荡起了前所未有的波澜,而陈涌海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音乐之梦。他最喜欢两种音乐,第一就是摇滚,第二则是清新动人的校园民谣。
大学前3年,一来功课紧张,二来水平有限,陈涌海一直是自弹自唱,很少与他人交流。直到大四做完毕业设计之后,他有了大段的空余时间,可以投入音乐练习。与此同时,毕业季的脚步慢慢临近,人生道路的选择、同窗散落的愁绪,点燃了陈涌海自己写歌的欲望。
90年代初,他写下了以《废墟》为代表的第一批歌,自谱、自弹、自唱、自欢喜。“人一旦开始写歌,就产生了与人交流的愿望——既因为这些作品里饱含了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也因为交流学习能让自己的作品更上一层楼。”陈涌海说。大学毕业后,陈涌海虽然已经在北京科技大学读研究生了,但还是常常回到北大,和过去的好友组成“FB”小组,大家一道吹拉弹唱。在北大一次创作歌曲的交流活动中,他们甚至组建了一个可以上台表演的临时“乐队”。
匆匆数十载过去了,如今的陈涌海快要50岁了,手中这把吉他一直还在弹。他感慨道:“当时一起玩的朋友很多,但很少有人把这种爱好坚持下来,变成人生的一部分。”
热爱音乐的陈涌海,却从未后悔选择另一条路作为一生的事业——科研工作同样是他的挚爱。就连那个留下无数回忆的“FB”小组,原本也是一个学术小组。每到周五,几个朋友在教学楼里占个教室,分别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物理等问题。常常是一个人在台上讲,其他人在底下冷嘲热讽地“挑刺儿”。
如今的陈涌海,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SCI论文已逾百篇,获得国家授權发明专利达到十余项。他还曾荣获2004年“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度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奖励和荣誉。
但不论你何时问他,他总是淡淡地说:“我的水平很一般,只是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
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陈涌海也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学生面前,他不再是那个神采飞扬的歌者,而是一个不苟言笑,甚至有些“无话可说”的老师。
一曲《将进酒》让低调沉稳的陈涌海意外走红,他对这些却看得很清楚。他坦承,自己跟真正的音乐人还相差很远,只是因为自己的科研背景,才有机会被这么多人关注,有机会和知名音乐人接触。
通过音乐,他找到了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早年的陈涌海喜欢摇滚风格的音乐,写的曲子也多是摇滚风,表达一种青春的骚动和叛逆的力量。《废墟》就是这类风格的代表作。如今他闲暇之余发布在豆瓣上的歌曲,则大多是古诗民谣,一种平静、美好而略带感伤的情怀蕴含其中。
这样的转变,与他“对世界的看法很平和”有关。早在大学时代,宿舍里每天晚上的“卧谈会”上,他便是唯一一个“保守派”。以前,他还会就某些问题在网上与人争论,因为“觉得他们看问题太偏颇”,现在他连这样一点争辩也觉得没有必要了。
陈涌海曾和著名摇滚歌手窦唯有过几日相处的时光,他非常欣赏窦唯的生活态度——不争不抢,坚持自我,安安静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跟外在世界也没有特别大的冲突,就这样挺好的。”
这也是陈涌海所理解的摇滚精神:坚持自我,不轻易妥协。
即将迎来天命之年的陈涌海相信,幸福就是一种价值观。他说:“就算北大、清华毕业的孩子,也不一定保证会幸福。重要的还是价值观,一个人怎么去认识世界,知道什么是幸福,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