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起来了,小时候你欺负过我!

2018-05-30

科学大观园 2018年17期
关键词:婴儿期人为遗传学

美国波士顿大学神经生物学家说,成年小鼠的婴儿期记忆并未消失,只是休眠了,并且可以被人为唤醒。

大多数成年人无法回忆起3岁以前发生的事情,“婴儿失忆”甚至已经成为专业术语。可就在前不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Paul Frankland和他的神经学团队宣布成功恢复了成年小鼠在婴儿期形成的恐惧记忆,相关成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

研究人员先是对17天大的婴儿鼠和60天大的壮年鼠进行了训练,简单来说就是把它们关进“小黑屋”(训练盒),用足底电刺激的方式去吓唬它们。小鼠被吓得一动不动。

在之后的不同天数里,这些小鼠会被再度带回小黑屋。结果发现,不管过去多少天(90天内),那些壮年鼠都会再次表现出一动不动的受惊吓反应,显示它们记得这里有危险。而婴儿鼠在15天后就把这段不愉快的经历忘得差不多了。这相当于人类在7岁左右忘记了婴儿期的记忆。

接下来,研究人员用光敏蛋白ChR2标记了小鼠在恐惧情境下活跃的海马区细胞,然后用光遗传学手段再度激活这些细胞。这一次,当小鼠回到小黑屋后,会同时在神经和行为上表现出恐惧反应。实验还设置了多组对照以验证结果的有效性。

美国波士顿大学神经生物学家Steve Ramirez解释道:“这说明成年小鼠的婴儿期记忆并未消失,只是休眠了,并且可以被人为唤醒。”

事实上,当前很多科学家倾向于早年记忆不复存在。就连Frankland团队本身,也于2014年发表过一项成果,称小鼠婴儿时期的神经高速发育,迅速生成的新神经元会“排挤”掉旧神经元,导致一些早期记忆的丢失。这似乎也印证了记忆丢失的假说。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徐林说:“本来我也相信幼年记忆已经被修剪掉了。但这项工作证明它们可能依然存在,并且有可能被人为提取出来。这具有非常重大的科学意义。”

在神经生物学中,光遗传学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新型研究手段。在此之前,它也被用来治疗成年小鼠因药物引起的健忘症和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失忆。

那么人类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找回早年的记忆,或是治疗老年痴呆呢?

“暂时恐怕不行。”徐林说,“近期光遗传学手段不太可能被用在人脑上。毕竟这项技术需要开颅,还需要向大脑注射病毒。”显然这套操作不是谁都愿意接受。

此外,光刺激对记忆的提取缺乏目的性和定向性。也就是说,这套方法不一定会提取出记忆,提取出来的也许恰恰是你不该想起来的。

但是徐林也指出,如果能确定记忆并未消失,那么进一步研究记忆提取的机制和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失忆和健忘,可能会有很大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科研成果也引起了学术同行的讨论。比如,虽然受到光刺激的小鼠在小黑屋里表现出害怕反应,但也许科学家并没有恢复它的原始记忆,只是重新触发了当初的恐惧情绪。现有的实验设计还不足以区分这两种可能——毕竟老鼠不会说话。

“我希望未來神经学家可以和心理学家联手,帮助经历过童年创伤的患者追溯早年记忆。到时候,小鼠无法告诉我们的秘密,可以由人类讲述出来。”徐林说。

猜你喜欢

婴儿期人为遗传学
Second-hand screen time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山高人为峰
源正泉自清 山高人为峰
人工智能尚处于“婴儿期”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降主动脉-升主动脉吻合术矫治婴儿期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15例
山高人为峰
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法应用初探
表遗传学几个重要问题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