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臭氧层,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经济问题
2018-05-30张志强
张志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就发现,人们广泛使用的冰箱、空调、电子产品、灭火器材、泡沫塑料、发胶以及杀虫剂等现代产品中,含有破坏臭氧层的物质(ODS)。
臭氧在大气平流层中是地球的保护层,可以有效阻挡紫外线中UVB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生态平衡。作为地球的一层保护衣,臭氧层阻止了绝大部分的UVB(户外紫外线)进入地球,对于防止生物细胞病变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无节制地使用ODS,导致地球上空特别是南极地区的臭氧层被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卫星数据显示,2017年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约为20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澳大利亚的面积。
同时,地表臭氧增加也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机动车尾气和其他工业生产排放出来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转化成臭氧,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光化学污染,刺激人体呼吸系统。VOCS和 NOX是臭氧的前体物,也是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强、生成PM2.5二次颗粒物的重要前体物。2017年我国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数占全部重污染天数的90%,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占比达到了7.5%,呈现上升趋势。
保护臭氧层任重道远。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同国际社会共同致力消除ODS的使用,使得地球的臭氧层损耗的趋势不断得到抑制,并且出现逐步恢复的迹象。但由于这些化学物质的存在期限为50年甚至100年以上,因此大气的臭氧层仍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到恢复。
保护臭氧层当前还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恪守对保护臭氧层的相关国际议定书的承诺。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加强地方履约能力建设,发挥各部门和基层政府的力量,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严格执行国家发布的各项政策法规,对非法行动严厉打击。充分调动行业和企业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维护和执行制度的坚实力量。
2018年中国政府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聚焦PM2.5,兼顾环境空气质量长远达标和臭氧污染等需要长期治理的问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交通、用地结构和強化区域联防联控等措施,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臭氧的治理和保护,既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也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国际社会的经验表明,治理环境问题,需要在政府治理的基础上,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引导各个利益相关方共同行动,才能逐步消除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