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启蒙 10本译著回眸文化热

2018-05-30

科学大观园 2018年23期
关键词:弗洛伊德出版社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对外交往的迅速增加和文化视野的骤然拓宽,欧美的各种经典被大量译介到中国。

那会儿,高校学生之间将讨论西方哲学、名著视为最时髦的事情。

盘点10本当时影响较大的译著,回眸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

作者:袁可嘉、董衡巽等编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时间:1980年版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点评: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文学大热的年代,是一个欧美现代派蹿红的年代,也是一个文选当道的年代,当这套选集将这三个头号流行元素集于一身,想不火爆都不行。它以精准的选家眼光,最具权威性的译文,不仅为渴望走向世界的文学青年打开了一个第一次眺望现代西方的窗口,同时也为那个年代的一切文学创新提供了来自西方的高端范本。没有哪本书能像这套文选一样,塑造了一代人全新的西方文学经验,而言必称现代派的时髦做法也因此有了依据。时至今日,许多文艺老青年张嘴就来的西方诗歌,也无外乎这套选集中那几首,如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如里尔克的《秋日》,如叶芝的《当你老了》,如艾略特《荒原》中开头的那几行:“四月是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和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作者:(英)夏洛蒂·勃朗特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时间:1980年版

简·爱

点评: 从上世纪70年代晚期开始,大量重印和新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成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读物。尽管像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等大师的作品渐渐进入一众青年的阅读视野,但真正打动中国年轻人并留下刻骨铭心记忆的,还是《简·爱》中的爱情故事和有着强烈个性、独立倾向的人生观。小说所表达的对人格尊严的维护、对平等的渴望以及对个人价值的尊重等观念,令中国人深感震动。小说风靡一时的时候,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在中国上演,同样大受欢迎,尤其是由范岳峰配音、具有了奇妙魅力的男主角罗切斯特一度成了许多女青年心中的偶像。而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那句话(“你以为我穷。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吗?如果上帝赐给我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于离开我的!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是上帝没有这样做。可是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我们有一天终将经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直到今天,人们还出口成诵。

作者:刘放桐主编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时间:1981年版

现代西方哲学

点评: 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口头上甚至学术论著中广为流传的西方现代的哲学观念,其直接的源头,竟然是这本写得枯燥乏味而且思想保守的大学哲学系的教科书。但在人们真的无法看到任何系统、完整的尼采、伯格森、萨特、弗洛伊德的很长时间里,本教科书里第二手的摘引和第三手的评述,对于如饥似渴而又急于打破传统的知识青年来说,这本书岂止聊胜于无,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有多少年轻大学生从这书里各取所需然后在食堂在寝室里高谈阔论,但等到几年后更多西方哲学原著被完整翻译过来的时候,哲学的时代转眼也就过去了。

作者:(美)玛·米切尔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时间:1980年版

点评: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飘》永远是一部伟大的爱情经典。30岁以后还读这本书的人不多,但20岁的青春总是一茬茬儿地来,这小说也就一轮一轮地飘着,没有谁能绕得过去。该书30年代就有了中译本,所以在“文革”期间,就有人读过因为转手太多而残缺不全的这本禁书。《飘》在近20年来的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源源不断的新读者,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新的版本推出。《飘》中的爱情故事虽有些夸张但却极有分寸地满足了中国读者对于浪漫爱情的心理幻觉和充满冒险性的补偿想象;《飘》不是一本最好的小说,但却是正处于20世纪80年代青春期的中国人需要的小说。

作者:(保)瓦西列夫

出版社:三联书店

时间:1984年版

情爱论

点评: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对爱情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探究热情。书中的一部分观点支持了当时人们对于爱情的大胆想象,比如对超越于婚姻之上情感的有保留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一些试图到婚姻之外去追求爱情的人的内心罪恶之感,但正统的说教和刻板干涩的论述却使更多的人对它有一种望而却步的生疏之感。这本书曾被当作礼物在情人们之间送来送去。

作者:(美)阿尔曼·托夫勒

出版社:三联书店

时间:1984年版

第三次浪潮

点评: 刚刚告别“文革”的中国人实在不知道自己关起门来自力更生的那段漫长的日子里世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时,《第三次浪潮》被翻译了进来。托夫勒用新的文明发展观对未来社会进行了令人心动的预测,许多中國人读来有趣新鲜也将信将疑,但他关于文明发展三次浪潮的分析——从农耕社会经由工业社会将要进入信息社会,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虽然我们很沮丧地发现按照这个模式,中国还仅仅处于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欠发达阶段,离人家就要进入信息社会的美国差了一大截。托夫勒曾于20世纪70年代预测,10年后在家上班将成为一种潮流,结果,80年代为数不少的美国人以及20年后相当多的中国人真的开始凭借着一部电话、一部电脑,穿着睡衣拖鞋在家上班了,你说玄不玄?

作者:(美)亨德里克·房龙

出版社:三联书店

时间:1985年版

宽容

点评: 其实,《宽容》只是一本很浅显的讲述人类思想发展史的通俗著作,但是它的主题,尤其是它的书名,对于刚从“文革”思想禁锢中挣扎出来的中国人,有着一种微妙的吸引力——差不多同时出版的另一本书的书名《异端的权利》也同样令人痴迷。当时一位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宣部部长甚至出人意料地在《读书》杂志撰文谈到了他个人对《宽容》一书的赏识。这本书的中译本在初版13年后的1998年又有新版面市,且日后不断有各种新的更漂亮的版本推出,但今日读它的人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那种兴奋。

作者:(德)恩斯特·卡西尔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时间:1985年版

人论

点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论》这本连哲学系大学生都不容易看懂的深奥著作竟成为当时绝大多数年轻人争相购买的读物,初版一下子就印了9700册,4个月后重印,印数达33700册,几次重印使这本书的总印数达到10万以上,难怪有外国哲学家说在中国研究哲学很幸福。《人论》一书的流行,得益于从70年代末一直没有平息且越来越热的有关人性及人道主义的争论,被这种争论弄得有些糊涂的中国人希望能从这本书中找到明确而权威的答案。虽然卡西尔并没有给探索中的中国人提供一个满意的答案,但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的方式。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点的确很重要。

作者:(奥)弗洛伊德

出版社: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时间:1986年版

梦的解析

点评: 弗洛伊德最早被新时期的中国大学生盯上可能是因为1982年《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中的《变态心理学》一部分内容,那时候美学很热,连青年工人业余时间都啃朱光潜的书,所以弗洛伊德在中国的知名度不出两三年便如日中天,几乎无人不知。在《梦的解析》这本盗版书出版之前的一两年中,弗洛伊德的著作以及介绍他的初级读物差不多出了十来本,几乎本本畅销,印数均在10万册以上。《梦的解析》被认为是一本改变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伟大著作,在中国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它改变了(保守一点说改变着)中国人对性讳莫如深的神秘态度和不恰当的羞耻感,这与那些生理卫生读物和性知识手册是不同的。

作者:(美)艾科卡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时间:1986年版

艾科卡自传

点评: 今天那些听着比尔·盖茨故事长大的二十来岁的小青年或者把韦尔奇的说教当圣经的职业经理人当中,恐怕知道艾科卡的人已经不太多了,但对于30岁以上的读者来說,艾科卡这位美国汽车界传奇英雄的故事却一点也不比比尔·盖茨、韦尔奇逊色——尽管后者的钱要比他多得多。作为一本较早被介绍到中国来的国外企业家的自传,《艾科卡自传》带给中国人的决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的传奇故事,它可以被看成是一本生动而又极有价值的企业管理指南。许多人从艾科卡的身上感受到了个人奋斗的坚忍力量和临危不乱、高瞻远瞩的指挥才干,更从他管理福特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不凡业绩中领略到了现代企业的精神和高水平的管理技巧。

猜你喜欢

弗洛伊德出版社
内卷
我等待……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你想踩着哪一款轮子飞驰?
漫画
石油工业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