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魂育佳伴,何至穷奢极欲?

2018-05-30崔志光

家族企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治家周氏藏书家

崔志光

建德周氏作为既富且贵的学术望族,其兴旺发达固有多种原因,有源于天者,有缘于人者,“源于天者不可期,缘于人者可供鉴”。周家有哪些可供我们借鉴的治家思想和措施呢?

门庭多书香

在家族富裕后,周家人不是追求声色犬马,而是以读书、藏书为乐。周家并不教育后人继承财富、守住家业,而是时刻告诫后人,知识才是永远的财富,不仅利己而且可以为社会、人类贡献心智。所以周家出了这么多学者、藏书家,而且藏书传统世代相继。上辈人读书、藏书,孩子们从小耳朵听到大人讲书、眼睛看到大人爱书,也自然会以读为乐、以书为珍,这正是所谓耳濡目染。灵魂有佳书为伴,好比有良朋相劝,何至于会穷奢极欲而堕落呢?

建德周氏第三代周叔瞍早年跟随叔父周学熙经营家族企业,又自商入仕,曾任天津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而最终使其名闻天下的却是其大藏书家的身份。他与民国的另一个大藏书家陈清华南北并称,时人称为“南陈北周”。周氏家祠“孝友堂”藏有珍贵书籍数万册,皆为古代珍藏本。在周叔弢的大力动员之下,经过居住在天津的阖族公议,终于在1950年将家祠“孝友堂”收藏的380余箱约六万余册书籍捐赠给南开大学,其中包括明刻本《南藏》及百余部丛书。从1952年到1972年,他先后四次将几十年收藏的宋、元、明抄本,清代善本及其它中外珍贵图书计3.6万余册和历史文物1200余件全部献给国家。

第四代族人周绍良作为佛学家(曾任中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红学家、敦煌学家、文史学家、收藏家、文物鉴定专家可谓博学多才。在收藏方面,他以古籍善本与清墨闻名。他收藏明清版小说6000多种,其中有很多是国内孤本。他的珍贵藏品,几乎都无偿捐献或低价转让给了国家,现分藏于故宫博物院、天津图书馆、国家图书馆。

周绍良的儿子周启晋也继承了父辈谦逊低调、勤俭好学的优良素质,受家庭影响,他也收藏了许多古籍善本、字画、邮票。

门规重积德

周家从周馥开始,就极为重视道德。周馥虽然官居高位,却道德清高,廉正节俭。他代理直隶布政使的时候,库吏送来500两银子,说是“惯例银”,但被他严词拒绝。周馥任山东巡抚的时候,夫人70生辰,下属送寿屏的,周馥只记录下屏上文字,东西都退了,僚友寿礼一概不收。周馥晚年在为教育子孙后代而撰写的散文体家训《负暄闲语》里,分别从读书、体道、崇儒、处事、待人、治家、葆生、延师、婚娶、卜葬、祖训、鬼神等方面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和建议,以此约束子孙的行为。其实,这就是周家兴旺的DNA密码。

父亲是最好的老师,周馥之子周学熙后来居官亦廉洁自持,不义之财分文不取,所办实业也不在谋利而在民生。他任开平矿务局董事时,月薪仅60余元,以10元为零用之费,以50元寄家中,自奉不敢稍为浪费,家人亦勤俭持家,自食其力。偶有积蓄,也留待今后兴办实业投资之用。他常常告诫家人:“大富由天,小富由俭。”他将勤俭为本奉为治家之宝,不敢有半点侈靡。周学熙曾说,无论世界如何乱,人心风俗如何改變,“道德者千古不磨”,这是立人涉世之根本。

周学熙母亲吴太夫人性格慈祥,生平见贫苦人,施济如恐不及。她告诫周学熙说:“家乡山多田少,生计艰难,汝异日有力,必多办善举。”周学熙谨志不敢忘,他富裕后关心家乡建设,热心为家乡办学校、建医院、创讲习所、造大桥、筑河坝、辟义田、修文庙、护文物、捐资编县志等,做了许多泽被后世的实事,使乡人受益至今。周家几代人皆以忠厚慈善著称,他们秉承“自奉极薄,待人极厚”的品德,为当地做了很多好事。今天安徽东至境内看到的洋灰坝、万善桥就是当年周氏家族为家乡人民所建。

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恶风呼啸,草木摧折;惠风和畅,百谷兴旺。家风不亦如此吗?

猜你喜欢

治家周氏藏书家
从周易中学习治家智慧
探春治家新论
“布衣宰相”之父 范仲淹节俭治家
池州学院研究中心简介:周氏家风文化研究中心
蔡元培母亲教子慎言
“勤俭持家·廉洁治家”家庭格言选登
清藏书家袁廷梼枉生平发覆[1]——一个苏州家族的兴衰
天 麻
虎毒不食子,净胡说
《先秦至隋唐五代藏书家考略》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