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部湾城市群城市职能研究与调整策略

2018-05-30江裕林

工业经济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策略

江裕林

摘 要:北部湾城市群作为新兴的城市群,尚未形成完善的功能网络,城市相互之间职能分工协作不明确,城市功能定位不清晰。在北部湾城市群这一区域发展背景下,运用区位商法对北部湾城市群11个城市的部门进行初步分析,并运用纳尔逊法结合各部门所占比重对其进行职能强度分类,同时对北部湾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北部湾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区域的发展。最后,提出策略以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

关键词:北部湾城市群;城市职能;区位商法;纳尔逊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866 (2018) 04-064-006

工业经济论坛 URL: http//www.iereview.com.cn DOI: 10.11970/j.issn.2095-7866.2018.04.009

Abstract: As an emerging urban agglomeration, Beibu Gulf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not yet formed a complete functional network and there is a lack of close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of urban functions among the cities with unclear urban function position. The sector structure of the eleven cities in the Beibu Gulf urban agglomeration is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analysis to use the location quotients technique in the Beibu Gulf urban agglomeration context of the region, then this study utilizes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to grade each citys leading industry, the urban function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ibu Gulf urban agglomeration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eibu Gulf urban agglomeration, which hinders regional development. At last, the adjustment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Beibu Gulf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optimiz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Key words: Beibu Gulf Urban Agglomeration; Urban Function; Location Quotients Technique; Nelson Method; Strategy

引言

城市職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由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组成,集中体现为城市对外提供产品和服务[1]。城市职能分类研究是总体规划工作中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战略内容的主要依据,使作出的引导和决策更加可靠、科学。城市职能分类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区位商和纳尔逊法,以及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目前针对城市群层面城市职能结构的研究较少,主要对中国沿海城市带[2],长江经济带[3],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内的三大城市群[4-8],中原城市群[9],辽宁中部城市群[10],等区域的研究。对北部湾城市群城市和区域发展背景展开研究,分析城市主要职能,为优化职能体系、加强互补性、强化内在联系,实现北部湾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一、城市职能研究常用方法

(一)聚类分析法

选择北部湾城市群1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鉴于东方市、澄迈县、临高县和昌江县的行业数据难以获取以及指标的一致性,对《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6》中19个行业的原始数据进行必要的筛选和整理,使数据更加合理准确,体现分类的目的。剔除“农林牧副渔”,采矿业、制造业和电煤水供应业合并作为制造业,交通仓储业与信息服务业合并为交通通讯业,批发零售业与住宿餐饮业合并为商业,房地产业与租赁服务业合并为房地产业,科研技术服务业、水利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合并为社会服务业,教育、卫生福利与文体娱乐合并为教育文卫行业。最终得到制造业、建筑业、交通通讯业、商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和教育文卫行业共8项指标。

(二)区位商法

区位商法最早由经济学家马蒂拉和汤普森提出,通常用来判断一个地区的产业是否构成专业化部门。即一个区域某行业就业人员数与该区域全部就业人员数之比和全国该行业从业人员数与全国所有行业就业人员数之比相除所得的商。计算公式为:

Qij=(Gij/Gi)/(Gj/G) (i=1, 2,……, m;j=1, 2,……, n)

式中:Gij为i城市j部门就业人员数,Gi为i城市就业人员数,Gj为全国j部门就业人员数,G为全国就业人员数。其中Q值越大,专门化率越高,大于1,表明该产业为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小于或等于1,则产业是自给性部门。一般来讲,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表示该产业在该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三)纳尔逊法

纳尔逊职能分类法可测度城市群各城市的职能强度,即计算一个城市某部门就业人员数的比重以及该地区所有城市各部门就业人数的平均比重,求出标准差,以每个城市各个部门与所有城市的差距划分职能类型。达到或者超过平均比重加上一个标准差水平的部门确定为城市的专门化职能,没有一个部门达到标准,则表示该城市属于综合型城市。其表达式为:

式中:i表示1到11个城市,j表示1到8个经济活动部门,Xij表示i城市j部门就业人口占城市就业人口比重,Mj为各城市j部门就业人口百分比的平均值,δj为各城市j部门就业人口百分比的标准差。

二、方法运用与结果分析

(一)城市职能结构特征

根据区位商公式,通过计算求出2015年北部湾城市群11个城市的8项部门指标的区位商,得到反映城市职能结构特征的数据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只有海口、湛江、玉林和防城港四个城市半数以上部门区位商大于1,其余城市个别部门区位商大于1,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社会服务业和教育文卫行业。其中区位商大于1.5的为海口的交通通讯业和房地产业,湛江的金融业,钦州的建筑业,阳江的制造业,儋州的商业,北海的制造业和金融业,防城港的交通通讯业以及崇左的金融业和社会服务业。表明北部湾城市群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大多数城市尚未形成专业化部门或专业化部门较少;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部门分布在不同城市不同部门,揭示北部湾城市群城市内部联系较紧密,互补性较强,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城市群城市集聚与辐射能力较弱,中心城市地位不够突出。

(二)城市职能强度分析

计算所有城市每种行业的职工百分比,并求出其平均值Mj和标准差δj,平均值Mj加一个标准差δj来反映职能强度。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大量实践证明,纳尔逊统计分析法采用的平均值加一个标准差的标准是相当高的,这容易导致较多的城市突显不出其主导职能。因此,使用平均职能规模加半个或多个标准差测度职能强度考虑到城市各个职能组分发育程度不同,根据与平均水平的差异程度,将城市各个组分的职能强度,分成强烈(加两个标准差以上)、较强(加一个至两个标准差)、中等(加半个至一个标准差)、一般(加减半个标准差)、较弱(减半个至一个标准差)、极弱(减一个标准差以上)等 6 个档次[11]。结合分类的数据如表3和表4所示进行分析, 把职能强度进行细分更能看出各城市强度的细微差别,为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其强度提供帮助。

可以看出,北部湾城市群城市职能强度整体水平偏弱,中等以上强度的专门化部门少,职能趋同性高且层次较低。其中,南宁房地产较强、建筑业中等,茂名建筑业较强、教育文卫行业中等,海口房地产强烈、交通通讯较强,湛江金融业中等,钦州建筑业较强、教育文卫行业中等,阳江为制造业较强、社会服务业中等,玉林教育文卫行业较强,儋州为商业强烈、交通通讯中等,北海为制造业强烈、金融业和社会服务業中等,防城港为建筑业和交通通讯较强、社会服务业中等,崇左为金融业强烈、社会服务业较强、制造业中等。

(三)存在的问题

综合区位商和职能强度分析,不少城市区位商大于1的部门其职能强度依然低于中等程度,表明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政策支持。南宁作为北部湾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核心作用不明显,聚集能力较弱,产业规模效益不高,区位商大于1的部门仅有3个,没有大于1.5的比较优势部门,职能强度不强烈,教育科研、创业创新短板明显;海口5个区位商大于1的部门仅有交通通讯业和房地产业达到中等以上,房地产业强度为强烈,制造业为极弱,这与海口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而轻制造业的现状相符;湛江则是主导职能不突出,区位商大于1的5个部门,只有金融业强度达到中等,资源优势利用不足。而钦州、北海和防城港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区位商低,职能强度弱,影响区域的健康发展。

北部湾城市群城市产业定位不明确、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建立;职能趋同,难以改变长期形成的“同职竞争”模式,导致区域城市职能差异度小,互补性低;加之区域行政壁垒和城市群内封闭分割,缺乏交流,限制城市的相互联系。

北部湾城市群交通通讯业区位商大于1且强度中等以上的城市只有海口、儋州和防城港,表明北部湾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落后,属于滞后型,影响经济合理化布局,阻碍经济发展。

三、基本策略

(一)发挥优势职能,构建产业集群体系

从长远的角度对城市若干职能加以引导,结合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城市性质、自身条件及发展基础[12],明确功能定位,重点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基础产业、大力引导落后产业,形成梯级发展模式。按照区域优势划分产业发展格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以优势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体系,明确分工、加强城市交流合作,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二)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是物质产品社会化再生产过程中的必备条件。“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全民的共识,建立以交通网络和通讯网络为基础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同步型社会,以方便快捷的交通和信息网络打开城市群内封闭分割的大门,形成区域空间一体化、促进同城化发展,削弱行政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城市群内共享资源、服务和成果的良好发展局面。

(三)重视教育科研,增强中心城市创新能力

人才是宝贵的战略资源,一个城市群只有以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为后备力量,才能拥有强劲的创新能力,保持可持续发展。北部湾城市群南宁、海口及湛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优势利用不充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后劲发展乏力,作为中心城市,重视发展教育科研,引导产学结合,同时考虑如何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

(四)创新规划思维,调整产业发展思路

随着自然资源部的成立,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多规合一迎来历史性的机遇。要求政府和规划从业人员创新规划思维,编制城市群规划要整合利用好分散的自然空间资源,让规划落到空间上,重视长远利益。对于职能专业化程度不高、发展失衡,不具备雄厚人力、财力的塔基城市,不能走塔尖城市发展的老路,应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开辟一条符合自身产业特点的道路。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智慧城市

新型城镇化强调城市群内部不同大小的城市发展要互依托、优势互补以及资源共享,而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通过充分发挥城市的特色,比较优势,资源配置优化和分工协作,形成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北部湾城市群应培育层次有别、结构有序功能互补的“多核心”齊头并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智慧城市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个关键信息,从而对城市服务和工商业活动等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智慧城市的建设影响到城市运营的各个领域和层次,为城市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与工具,当前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熟练应用到城市发展建设领域尚且不多,北部湾城市群应该迅速作出反应,力求弯道超车,走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前列,实现城市智慧是管理与运行,从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61-265.

[2] 闫曼娇,马学广,娄成武.中国沿海城市带城市职能分工互补性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16(1):69-74+88.

[3] 王振波,罗奎,宋洁, 等. 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城市职能结构演变特征及战略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15(11):1409-1418.

[4] 林先扬,陈忠暖.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职能特征及其分析[J].人文地理,2003(4):79-83.

[5] 薛莹. 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职能分类——以江浙沪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6):695-699.

[6] 李佳洺,孙铁山,李国平.中国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职能分工及互补性的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10(4):503-509.

[7] 吴康.京津冀城市群职能分工演进与产业网络的互补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3):63-72.

[8] 张磊,武友德,李军, 等.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城市职能结构特征与分类研究[J].西北人口,2016(3):21-25.

[9] 王发曾,郭志富,刘晓丽, 等. 基于城市群整合发展的中原地区城市体系结构优化[J].地理研究,2007(4):637-650+857.

[10] 刘海滨,刘振灵.辽宁中部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及其转换研究[J].经济地理,2009(8):1293-1297.

[11] 张建伟,徐晓霞,元媛.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研究[J].河南科学,2008,26(5):618-622.

[12] 闫卫阳,刘静玉.城市职能分类与职能调整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以河南省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39(3):265-270.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