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
2018-05-30高维海
高维海
5月21日上午9点,记者在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企业开办专区窗口看到,刚办结营业执照、印章、发票等手续的王女士喜气洋洋,她告诉记者:“来中心前,有朋友还告诉我说,注册拿照是个体力活,去完工商去刻章,刻完公章买发票,一个流程下来怎么也得20来天。如今可好了,在1个大厅1个窗口,只找1个人,5天工夫就把手续办齐了。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2018年3月,市工商局会同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开办效率的通知》,聚焦办理建筑许可、开办企业、纳稅、获得电力、跨境贸易、获得信贷、登记财产等10个重点环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据此,全市各区依托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单独设立了企业开办大厅,工商、税务等部门全部进驻,共开辟专项服务窗口122个,变开办企业主“分头跑、挨个办”为“只进一门,只对一窗”,精简审批流程,压缩办事手续。
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自新政落地以来,截至5月中旬,已有超1.9万户企业注册成立,5天办结企业注册手续成为大众创业的新常态,引来企业广泛点赞:营商环境的改善提振了企业信心,给市场增添了无穷活力。
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市政府做出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部署后,市工商局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党组书记、局长冀岩任第一责任人。”市工商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靖向记者坦言,“作为企业开办的第一站,为更好地服务企业落地生根,市工商局党组‘一班人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充分发挥头雁作用。”
“一窗受理、全程办结”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这就需要新开辟站点窗口、整合税务、公安等部门资源和工作流程。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冀岩迎难而上,多次到西城分局、朝阳分局、海淀分局、通州分局、顺义分局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的基层工商所摸情况、解难题,现场办公提出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专区窗口、在自助区增设辅导员现场为群众服务等思路方法,做实做细了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和措施。
4月13日上午,冀岩还通过“北京发布”微博平台,对网友提出的“企业开办一站式大厅”“一窗式网上办事系统e网通”“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全城通办”“五天全办好”等有关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开办效率等32个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和政策解读,让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直达百姓,赢得广大网友广泛好评。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吸引企业留下来的因素,除了市场,更重要的是营商环境。为了给前来开办企业的群众提供温馨服务,负责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市工商局副局长方葆青,深入各区分局政务服务大厅,实地了解企业需求,与市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局、人力社保局等多部门,召开研讨会,细化政策要求,探讨落实方案,推进政策落地。期间,按照市有关要求,一个星期时间内,各区政务服务中心要开辟出“企业开办专区窗口”。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方葆青带队在一个月里到各区政务服务中心巡看了三遍。从引导标识到不到位、窗口高度设置合不合理、各系统硬软件连接顺不顺畅等,逐一检查验收。这期间每天加班是家常便饭,放弃节假日休息更是常态。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他嗓子哑了,说不出话来。“营商环境好,企业才能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决不能因为个人原因,延误了验收工作。”无法当面交流查验,他就要求各服务中心从中心大门开始,一直到窗口后台留转、全程办结,将软硬件运行情况拍摄成2分钟视频,上传给他检查验收。
市工商局党组“一班人”,用责任和担当,带动16区分局迅速行动,形成分管局长、责任科长、联络员三级联动的协调机制,共动员全市工商系统4800余位党员和职工投入到营商环境建设中,在80余天中,创造了企业开办由24天降到5天的改革佳绩,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窗受理、后台留转、一次申报、全程办结”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快速落地。
精准服务让企业快马加鞭
3月23日,王女士来到东城区新设企业全程联办服务大厅,向窗口的工作人员咨询办理商贸公司的相关事宜,想尽快办下执照与合作方签订合同。在自助区辅导员引导下,王女士不到20分钟,在网上申请的“北京墨轩佳音商贸有限公司”通过了名称自主预查。隔天,王女士还在自助服务区完成国税网上申报。她感慨地说:“新设企业网上事项办理,让我少跑了路,体验到了电子化的便利;对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一套公章,节省了办照成本;多部门联合办公,让我以最快的时间办完了全部企业开办手续。”
“缩时限、减环节、降成本,让企业快马扬鞭,离不开市工商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精准服务。” 市工商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靖告诉记者,“市局党组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向前站一步,围绕一站式窗口规范化设置、大厅秩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工作,既要带头干,更要带着干,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市局党组的要求明确后,各级党组织立即行动。登记注册处和中关村示范区分局联合党支部书记、登记注册处处长邓慧敏向记者介绍,联合党支部积极落实市局党组要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以党建引领、党员骨干为关键的思路,着力做好“三个结合”:结合强化党性意识,要求党员不折不扣落实市政府和市局党组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发挥党员干部表率作用,要求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结合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建设,要求党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投身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组织吹哨,党员报到。” 联合党支部党员秦世杰,被党组织安排为“协调员”,负责协调市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局、人力社保局等多个部门,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接受任务后,他迅速整理涉企事项,一个事项一个事项地梳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分析,一张表格一张表格地研究,在不足半个月的时间里,参加协调会议20余次。期间,他的孩子接连发高烧不退,他也顾不上照看。白天,他忙着政策研究;晚上,他赶写文件方案,逐字逐句仔细推敲有关文件内容。他提出的推广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推进企业登记“全市通办”、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印章等金点子,被吸纳进《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开办效率的通知》中。
秦世杰10岁儿子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是一名给人办照的公务员,之前办照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但在2018年3月15日,这很长的时间被压缩到了五天……我生病时,爸爸每天不停地连轴工作,顾不上照看我,我还埋怨他心里只有工作,没有我。现在看到这些变化的时候,我理解了爸爸,为爸爸感到自豪。”
舍小家顾大家,亮身份做奉献。市工商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团结协作,奋战在政策宣讲、流程整合、业务培训等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前线,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闫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