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革命文化涵养党内政治文化

2018-05-30王东

北京支部生活 2018年9期
关键词:政党革命中国共产党

王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革命文化为源头,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

在新时代,疏浚党内政治文化源头,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以革命文化涵养党内政治文化,对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涵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旨趣、革命路线、依靠力量,它在本质上是政治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總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从功能上看,在暴力斗争爆发之前,革命文化表现为社会思潮,通过教育民众以作暴力基础,是革命的文化准备;在暴力斗争阶段,革命文化开始迅速发展并基本形成,旨在缩短暴力斗争的进程、优化斗争成果;暴力斗争进程结束后,革命文化转化为新的价值体系、政治观念和组织制度,并不断发展和得到修饰。

革命文化孕育于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具有科学的革命理论、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全新的革命伦理道德观念、厚实的革命土壤,同时也拥有最广泛的革命受众。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亦可视作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最初塑形。从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同时发轫于20世纪之初的“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思潮和民族精神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革命文化的基本形态基本具备;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革命文化的机体结构基本形成;在延安时期,以“整风运动”为标志,革命文化走向成熟。

在革命斗争结束之后,革命文化并未停止生长,革命文物史料不断被赋予新的阐释、解读和传播,其价值内涵得以接续转化、丰富和完善,因而革命文化也得以继续发育、发声。

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包括政治信仰、政党形象等内容在内的政党精神结构,是政党精神结构的集中“表达”;而党内政治文化则是指政党成员在政党组织生活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是政党文化的“内核”。

政治文化既受制于传统,又深受时代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之所以根本区别于封建官僚文化、资本主义政党文化,并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正是由党的阶级本质和宗旨目标所决定的。

以革命文化涵养党内政治文化

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发掘革命文化的价值内涵,其中根本一条是强化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革命文化的缔造者,也必然是革命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发展者。中国共产党加强革命文化建设的领导,这既是革命文化建设自身的第一需要,也是革命文化作为思想意识形态重要领域的政治要求。

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革命文化的阵地,如果不主动用进步的价值体系占领,就会被反动的思想论调占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作为革命文化重要符号的英雄人物,是革命者的“集体超我”,而革命文化的传承,离不开“集体超我”的塑造。

革命英雄的角色本质是政治性的,对于革命英雄及其事迹的记录、塑造和传扬,都应符合政治要求。如果英雄人物被扭曲、抹黑,革命文化就面临“去合法化”的解构的威胁,而革命政党的“集体记忆”也要重新述写,政党成员的身份不连续感和群体的价值不确定感也趋于紧张而强烈。

促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关键一条是发掘革命文化的价值内涵,发掘其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文化价值、理论价值、经验价值。革命文化和党内政治文化的缔造主体,都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中蕴含着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智慧和集体智慧。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光荣传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的宝贵财富。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今天,我们研究和发掘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的是要复原和阐释革命斗争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党内同志平等原则、反对特权思想、反对山头主义等优良革命传统,并使之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促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发挥效应。

〔本文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重点课题“换届前后领导干部角色转换与心理健康研究”(项目编号:17zd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培训部综合管理处副处长、博士)

猜你喜欢

政党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