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 切勿急功近利
2018-05-30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书画收藏,同样适用。每个藏家的喜好和兴趣各不相同,不管是从当代入门还是从近现代开始,从事书画收藏都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积累经验,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从古至今,有许多专家学者对美术史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为我们梳理出了中国美术发展的脉络和谱系,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就成了今天我们了解艺术家和判断艺术作品价值的参考。通过学习美术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艺术家在整个美术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历史地位,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投资人,已经开始沿着中国美术史发展的主线进行收藏投资。艺术史的发展需要时间的积淀,在当时因为一些非艺术因素而名气很大、价格很高的书画家作品,多少年以后不见得为艺术史所认可。比如,近现代的“海上四任”,也只有任伯年被艺术史和艺术市场所认可。
《前进-1978》 宋宝 综合材料
大藏家必有鉴定、鉴赏的深学问。搞收藏,先要懂得辨真伪,再懂得辨好坏,这就是我们急需推广书画鉴定学和书画鉴赏学的必要性。收藏书画,首先遇到的就是如何鉴别真伪和怎样欣赏作品这两个问题。这也是鉴赏包含的两层意思——鉴定和欣赏。无论我们偏爱哪个时代的书画作品,都离不开相应的知识,因为鉴定真伪与欣赏优劣都需要首先提高自身的书画鉴定知识。由于时代的发展,像纸张、印色、装裱式样等这些工艺也在不断地变化而呈现时代性。比如书画用纸,历史上的名纸历代都有复制,但品质上已有很大不同。又比如印色,好的印色多用矿物质颜料制成,像上乘的朱砂、红宝石粉末等等,一般可以经数百年而不变色。印色,由于不同书画家所喜欢的颜色不同,其中还有区分。假如是一位具有丰富鉴定知识的收藏家来鉴赏张大千的作品,起码会清楚他本人使用的书画材料都是定制的个人专用品,十分讲究且极易辨别,而这类常识对于我们去鉴定他的书画作品也有着极好的帮助。可以显见的是,书画鉴定绝非轻而易举之事。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名家书画的鉴定更非轻而易举之事,因为名气越大,需求量就大,其价必昂,伪作必多,有的甚至在其活着的时候就有伪作和代笔。正如真迹不一定幅幅均为精品一样,伪作也不一定件件就是劣品。因此,在面对一幅书画作品时,首先应辨其真伪,然后判其优劣。
《马球图》郭汝愚
拥有平常心,才能识破炒作迷局。当代书画家数量众多,存在官本位、人为商业炒作、名不副实、赝品横行、鱼龙混杂等许多乱象,对投资者来说也犹如雾里看花,不知道哪些是真有价值的,哪些是滥竽充数的。这些,都成为投资收藏当代书画作品的难点,需要投资者有一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慧眼。我们要练就一颗“平常心”,在鉴藏活动中逐渐修炼出平和的心态。面对一件藏品,只有心平气和才能慢慢品味其中的奥妙,这奥妙就在于你是否能觉察出作品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艺术价值。
鉴定鉴赏要量力而行、步步为营。相对于当代书画收藏,近现代书画和古代书画的收藏则难度要高很多,作品年代越久远,鉴定难度就越大。我们这代收藏家收藏的古画绝大多数都是假的,我们现在的收藏家收藏的古画也绝大多数都是假的。究其原因,就是不懂书画材质鉴定学,只相信宣传。目前,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是,近现代书画在拍卖公司拍出的也有相当数量是假的。以齐白石书画为例,拍卖公司成交1.6万余件,真迹不足1000件。因为上拍的齐白石作品有2.5万多件,私下倒卖的齐白石作品近10万余件,造假者还在不停生产,而齐白石一生留下的画作不过1万余件,且有6000余件在各个博物馆、文物商店收藏、保存。所以,市面上流传的绝大多数齐白石作品都是假的。李可染一生画了1000余件作品,上拍了8000余件,真迹也就几百件。傅抱石创作了不足2000件作品,有1000件左右在博物馆、文物商店,而上拍的却有8000多件,真迹也就几百件。溥心上拍了2万多件作品,真迹也就200余件,很多成交价几百万的作品全是伪作……而对于平时连看近现代及古代书画真迹的机会都很少的收藏者来讲,从不曾“上过手”的东西,现在又凭什么去判断一件书画作品的价值呢?当我们的知识和经验还不足以去应对眼前的作品时,还是要暂时先放一放。先学会去判断一个艺术家或一件美术作品的市场价值,才是一个好的收藏家或投资家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搞好艺术品收藏的一个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