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立传 为劳动者塑像
——度钱松嵒《积肥图》
2018-05-30
“为时代立传,为劳动者塑像”,是美术创作的重要功能之一。劳动者的形象和他们所生活、劳作的场景,更是美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中外美术史上,出现了数不尽的歌颂劳动者形象的精品力作,妇孺皆知的如:米勒的《拾穗者》、库尔贝的《石工》、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刘文西的《陕北老农》系列等等,皆为具有经典力量的劳动者美术形象。
在画家的眼中,那些在我们看似简单枯燥的劳动场景不仅不显得乏味,反而是充满情调和艺术美感的。在他们的笔下,一幅幅人物与环境相互衬托、相得益彰的佳作不断地湍湍流出,并成为经典。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步入了经济建设的正途。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中国画作品,记录了国家建设从初期的百废待举、热情朝气到大干快上、欣欣向荣的质朴,以及改革开放的锐意进取和变革精神。这些作品中被塑造的美术形象,皆来源于劳动在三百六十行里的辛勤劳动者,以及我们可感可触、热情生动的生活场景,最终,通过画家的毛笔化成了世代流传的经典形象。抛开笔墨技巧不言,单从形式和内容、传统和创新上来讲,这批以劳动者形象为表现主体的中国画作品,已然超越了画面本身所体现的意义。
钱松先生可谓是那个时代美术创作者中的佼佼者之一。他的美术创作以山水著称,他喜欢游历并注重写生,同时坚持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形成了自身浓郁清新的艺术风格。他的创作立足整体气势、地方特征和时代精神,其中饱含了自己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炽热情感,其作品中的山石、树木、小桥、流水都焕发着人性的光辉,充满活力。1960年,他怀着无限的创作热情与傅抱石等画友一道,历经大江南北,进行了23000里的旅行写生。经过此次写生,他抛开了传统的拐棍,胸襟大开,气局拓展,创作激情如喷薄欲出的旭日一发不可收拾,随之涌现了一大批惊世骇俗的佳作。
经过不断的写生实践,他对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眼前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场景愈发生动、深深地融入他的艺术创作中去。他曾画过一批表现现实生活,反映当时工农业建设的盛大劳动场面的作品,将那个时代大干快上的集体劳动场面生动地记录于笔端,“为时代立传,为劳动者塑像”成了他创作的重要部分。他那种“为人生而艺术”的创作姿态,昭然笔下。
《积肥图》,是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的钱松先生的作品之一。他曾画过多幅以太湖积肥为题材的作品,皆真实自然,将人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定格在咫尺画幅中。所谓积肥,就是把一切可以腐蚀、发酵的物质,腐蚀、发酵后产生生物菌肥,以此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化肥,农业生产全靠土肥,且农业生产的模式是集体化,以生产队为单位作业,积肥也是一年四季的长期活计。无论春夏秋冬,积肥都是集体和农家日常的事情。
《积肥图》钱松嵒纸本设色 51cm×35.8cm 江苏省美术馆藏
此图描绘了太湖湖畔春暖花开、绿柳成荫的阳春三月,某个“集体”或者生产队成员于太湖挖淤泥积肥的情景。一起劳动的男男女女们满面春风,干劲十足,充满了劳动的激情。图中人物大致分为三组。近处的15个人为一组,其中又分为三个工序:5人负责将收集的杂草切碎,4人负责将切碎的杂草扔进打捞上来的淤泥当中,其余6人负责用长耙将打捞上来的淤泥搂到草屑上使其掺杂。中景,捞满淤泥的小船停靠在湖边,船上的两人正将淤泥卸上岸边,其中一只满载湖泥的小船正向岸边驶来。远景则是密密麻麻的挖泥小船,每只船上两人一组,正在紧张地劳作着。图中,人物形象生动,动作自然到位,画家将盛大的劳动场面真实、自然地描绘了出来。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中国画是“传情达意”的,是一种精神的表达。《积肥图》所表现出的,正是在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之后所隐含着的劳动者发自内心的生产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也是对当时全社会劳动者形象的塑造。
一幅《积肥图》,勾起了多少人的回忆——里面不仅有他们过往的生活经历,更是承载着那个年代无法寻回的快乐和激情。这就是美术作品本身的价值所在,也是超越咫尺画幅内容所承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