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覆盖”助推脱贫攻坚
——淅川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显著
2018-05-29景占清
文 l 景占清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也是全国移民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国家扶贫重点县、河南省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集山区、库区、贫困区于一体,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全县土地总面积28.2万公顷,辖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口67万。现有贫困乡镇15个、贫困村122个、贫困人口60492人,脱贫攻坚的难度大、任务重。
2017年以来,淅川县抢抓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机遇,通过全面落实“四个全覆盖”,积极开展A类宅基地复垦券交易,强力推进贫困户宅基地拆旧复垦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县2016年1448户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任务全部完成;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2367户8850人,提前完成搬迁安置385户1343人,拆除旧房385户,搬迁后的旧房已全部拆除。
拆旧复垦全覆盖。该县组织专业测绘队伍,对2016年1448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老宅基地进行实地勘察,确定可复垦的土地面积,完善相关信息,登记相关要素,达到“人地精准、一一对应、精准无误”的要求,为开展分类处置打下坚实基础。随后,淅川县按照“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生态则生态”的原则,根据每块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分类确定拆旧复垦处置方案。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淅川县在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之初,就要求乡镇和搬迁户逐户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县政府和乡镇签订复垦处置协议,严格落实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责任,确保拆除复垦责任夯实,明确到位。在确定面积、处置方式的基础上,逐户建档立卡,建立县、乡、村三级拆旧复垦工作台账,明确拆除时限、复垦标准、复垦面积,分类建档,定期跟进。淮滨县委、政府将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县政府文件将拆旧复垦任务下达到各乡镇,确保拆旧复垦工作有人抓、有人干、进度快。
督查推进全覆盖。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开展督导检查,采取“定人、定点”分包措施,组织发展改革、国土、规划、农业、林业等部门人员,组成3个督导组,督导各乡(镇)的拆旧复垦推进工作。结合全县14个乡(镇)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督导组在每个乡镇成立一个检查组,责任到人,定期检查。每个组分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对应到村、定人到户、一包到底。在督查措施上,该县要求督查人员必须亲自到拆除复垦现场,到场后必须实地拍照,拍照后须在督查确认单上签字,确保督查结果真实有效。自2017年7月份开展拆旧复垦工作以来,该县从最初的一月一次督查提高到现在的一周一次督查、半月一次现场观摩,每次都是地毯式、全方位、逐村到户进行核查,让县、乡(镇)、村时刻紧绷拆旧复垦这根弦,一刻都不放松,从而加快了拆旧复垦的步伐。
评比奖惩全覆盖。在定期督查的基础上,该县严格按照督查结果实行评比奖惩。所有承担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乡镇,全部纳入评比奖惩范围,按照旧房拆除率、拆除清场率、复垦到位率、质量合格率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排名。对排在前2名的乡镇,每次奖励2万元,后两名的每次罚款2万元,并在全县通报批评,乡镇主要领导在督查推进会上进行表态发言。目前,该县已召开评比推进会5次,现场观摩会3次,大大提高了各乡镇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与此同时,该县还对工作进展较快的乡镇给予经济奖励。对宅基地面积为600平方米以上的,拆旧复垦为耕地并通过验收,每亩奖补2万元;对600平方米以下且不宜复垦为耕地的,如果拆除到位且达到生态修复标准的,每户奖励5000元。通过这些奖惩措施,有效推进了全县拆旧复垦工作的开展。
产业扶贫全覆盖。在推进拆旧复垦工作的同时,该县结合各拆旧区的自然、人文等条件,因地制宜,将拆旧复垦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对复垦后的土地进行分类处置,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实现多方共赢,力促搬迁户脱贫致富。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2017年的宅基地拆旧复垦工作,复垦耕地面积12.3公顷,生态修复土地面积10.93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