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的底气
2018-05-29袁晓勇
○ 文/本刊记者 赵 玥/袁晓勇 杨 甜
长庆的底气,来自于勘探开发上的不断突破。
冰雪还没有完全消融,但井场没有四季的变化,从来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摄影/杜克勤
毫无悬念地,长庆油田2017年年产油气当量再次突破5000万吨。这是其连续五年年产油气当量持续稳产5000万吨以上。
至此,长庆油田五年已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超1.2亿吨、天然气超1800亿立方米,折合油气当量超2.6亿吨。
数据着实漂亮。然而,长庆油田并未敢松口气—新的挑战已经开始。接下来,面对投资缩减、资源劣质化程度加深和稳产增效的瓶颈,他们将怎样继续走下去?
答案来自今年春节后公司第一次生产例会。
在会上,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付锁堂把“高质量发展”五个字沉甸甸地抛了出来。他强调:质量问题是制约油田公司“稳油增气、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要牢固树立“质量是油田发展命脉”的思想,将质量强企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自此,长庆油田“质量管理年”的序幕全面拉开。
在十九大报告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被多次提及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而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曾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长庆油田用40多年时间建成我国第一大油气田;如今,栉风沐雨,砥砺前行,长庆油田每年的油气产量已占国内总产量的约1/6,为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伴随着勘探开发等多方面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注定是长庆油田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
资源为王
“压力很大!”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勘探室主任罗安湘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出生于南方的他扎根在长庆油田数十年,每年顶着巨大的勘探压力,偶尔感叹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资源为王。说到底,储量就是生存发展的根基。
而放在长庆油田身上,储量更是“难于上青天”。
被称为“磨刀石”的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特征决定了其油气藏的隐蔽性、致密性世界罕见。以陇东为例,大小不一的油藏不均匀地分布在数万平方公里地底下的几十个区块,就像一个个“土豆蛋”被埋藏在地下。
“现在寻找‘土豆蛋’越来越难。”罗安湘打了个比方。随着相对富集的油气区和主力层系的发现和开发,长庆油田将勘探目标不断向深层和周边外围展开。这些领域油气藏品位更低、储层非均质性更强、有效储层识别难度更大,给目标优选和井位部署带来极大挑战。
同时,步入5000万吨/年稳产的长庆油田,除了来自地下的挑战外,越来越严苛的环保安全等问题也令油田勘探难度陡增。
“地方上划了环保红线,各类保护区不能碰,怎么办?只能重新找,有时把已经勘探过的区域再评价一遍。”罗安湘的办公室里,最显眼的就是占了小半面墙的勘探图。一片又一片的浅橙色区域,是他们一次又一次踏过的地方。
如果说长庆油田的5000万吨是干出来的,那么长庆人的勘探发展则是逼出来的。“安塞下面找安塞”便是勘探上的一大突破。
在陕北油区,他们通过持续优化勘探部署,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优化生产运行模式,共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2亿吨,发现多个下组合含油富集区。其中,姬塬地区延长组多层系勘探获得整体突破,为姬塬地区建设大油田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
重重困难之下,长庆油田的油气探明储量依然在高速增长。
储量就是“家底”。长庆人知道,只有家底厚了,才会有发展。为解决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的诸多难题,长庆油田大力实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的“组合拳”措施,解决中生界含油砂体预测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和油水关系复杂等一系列勘探难题。
新突破和新进展,一步步夯实着长庆油田的“家底”。
针对特低渗透油田,他们创新了延长组下组合源下成藏理论及关键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浅水背景下砂岩储集体广泛发育的新认识,扩大石油勘探面积3.5万平方公里。
如果说长庆油田的5000万吨是干出来的,那么长庆人的勘探发展则是逼出来的。
“对于地质的认识总是在进步的。”勘探开发研究院天然气勘探室范立勇博士总结道。过去找不到天然气的区域,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发展,也许会蕴藏着惊喜。
如今,长庆油田的“家底”斐然。通过大力实施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攻克了一系列地质难题,实现了油气资源勘探可持续发展和油气储量稳步增长,从而确保5000万吨持续稳产的资源基础十分扎实。
无论从能源消费还是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国内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活动都不会放松。长庆油田在去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截至2017年年底,长庆油田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48亿吨,连续7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超3亿吨。
这一系列重大成果,形成了新的规模储量接替区,既有力地支撑了油田产能建设,也为长庆油田5000万吨持续稳产和提质增效进一步夯实了资源基础。
当年发现当年建产
油田过去流传着一句老话:“勘探报喜,开发报忧;产量报喜,资源报忧。”这说的就是勘探开发脱节的情景。
兵贵神速。
在过去,一口油井从勘探到评价到开发,整个周期最长达10年左右。眼睁睁地看着油气就在脚下却不能实现开发,罗安湘和同事们不是不着急。
鄂尔多斯盆地是典型的“三低”岩性油气藏,表现为“井井有油,井井不流”。超低渗给长庆人提出了挑战,一是要求超低渗油藏实现可动用,二是要求超低渗油藏实现有效开发。
因此,传统的“先探明、后评价、再开发”的思路,显然已不能适应储量高速增长的需要。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药方就是真正“实现勘探开发一体化”。
但是,夸张点说,“隔行如隔山”。勘探和开发原本是分散的、独立的两个不同领域,要使其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是一场从内到外的变革。
这场变革,囊括了信息共享、人才培养、考核评价,管理方式等各个方面。
“简而言之,就是勘探向开发延伸,开发向勘探渗透,变前后接力为相互渗透。”罗安湘说。
经过反复实践,其核心就是勘探在点上突破,评价全方位跟进,开发紧跟评价部署,迅速扩大油气发现面积。在实施过程中,评价与开发同步扩大油气面积,发现并获得成倍的油气储量。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使勘探、评价、开发同时部署和运行,大大减少了一个整装油气田探明的时间,缩短了从勘探到开发的周期。
慢慢地,开发周期缩短至数年。
如今,长庆油田勘探和开发的信息一体化共享平台已经建设完毕,各个环节的数据都能及时采用。罗安湘最直接的感受,是效率大幅提高了。
尽管依然是勘探专家,但他们已经打破了人为设置的勘探开发界限。
“从有重大发现的油藏探井开始,开发部门会在早期就介入勘探评价工作,及时跟踪勘探动态,以储量能否转化为产能为目标。勘探开发部门在方案部署、地质研究、信息共享、多学科共同参与、效益评价等重要的方面相互结合共同参与,进行开发可行性及技术评价。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建设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现在我们和开发的同事半个月开一次会,交流非常频繁。”范立勇说。轻描淡写的背后,是无数次地“恶补知识”。
要实现勘探开发一体化,意味着需要地质理论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有可能把新发现的油气储量迅速变成生产能力。
勘探、评价通过加强开发前期资料录取及开发试验,只有结合常规油藏工程研究,确定了相应的井网形式、压力系统及注水参数等开发技术政策,才能实现油田快速、规模、高效开发。
当年发现、当年建产,带来的成果就是缩短了投资回报周期,大大提高了勘探资金利用效率。这无疑是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缩影。
成本是设计出来的
在长庆油田,往往会遇到一些“神秘”的数字暗号,比如“36911”。
分拆开来,指的就是“3月启动,6月完成过半,9月实物工作量基本完成,11月储量计算工作全部完成”。这样紧凑的时间节点原则,既避免了冬休带来的工作时间损失,又能给第二年勘探工作留足准备时间。
数据显示,长庆油田每年的探井工作量占中国石油全年探井工作量的40%以上;另一方面,长庆油田勘探成功率持续提升,勘探成本一直低于中国石油平均水平。
归根结底,就是处处有“设计”。
为保证探井工作正常开展,避免各种客观因素造成已部署井场不能施工,长庆油田坚持“布一备二”原则,每年虽然实际打探井数百口,可要准备的探井井位必须更多。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总地质师刘新社这样描述分层级勘探部署策略:先要抓好亿吨级整装规模大油区和万亿立方米级大气区,提交规模储量;接着还要抓好盆地西北部、南部等石油天然气近期突破区,作为准备接替领域;最后还要“盯”上远景准备区,准备勘探后备领域。长庆油田在这3个区域按照7∶2∶1比例分别部署探井,既为当年提交储量提供了支撑,又为后备勘探区域明确了方向。
近几年,油田公司根据油田油气区分布情况及每年的油气勘探任务,按区域成立了“陇东石油预探”、“陕北石油预探”、“苏里格天然气勘探”及“天然气及区域勘探”四个项目组,通过给各项目组定投资、工作量、储量、质量及定安全环保等考核指标,让各项目组明确目标,自主组织生产及项目管理,整个生产过程均按照节点考核进度,激活了管理资源,形成了“勘探指标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责任体系。
“设计”来自长庆油田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
生产组织方面,长庆油田坚持“超前部署方案、超前制订计划、超前组织生产”的运作模式,积极谋划狠抓现场踏勘、井位部署、手续办理、钻前施工及生产作业等关键程序的衔接,勘探生产时效进一步提高。
精细管理、精准作业是实现5000万吨的重要支撑。 供图/薛 涛 宁国英
同时,长庆油田通过推行“监管分离”的现场管控模式,重点围绕井筒等六大关键环节,突出筹划并抓好材料验收、现场检查、激励引导和绩效考核等监管措施,工程质量持续提升。近5年长庆油田油气勘探综合成功率、评价综合成功率保持在较高水平,高产井比例持续上升。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内外配合。
为了减少无效等停时间,各勘探项目组在钻井、试油气、测录井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外部协调、提速培训以及正常施工中,建立项目组、采油采气厂、施工方及地方政府多方沟通的统一协调机制。
“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可以联手攻克生产运行中遇到的钻前优选、井场批办、特殊问题处理等各种难点,提高效率。”负责人说。
挖潜增气
低产井一直是长庆油田头上的“紧箍咒”。
长庆油田的五大气区属典型的“三低”气藏,在规模开发20年后,低产低效井逐年增多,日产5000立方米以下气井占总井数的55%,且每年仍以8%至10%的速度递增。气田开发后期排水采气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2017年以来,长庆油田围绕“提高增产气量、提高措施效益”目标,坚持“技术挖潜、规模挖潜、效益挖潜”思路,最大限度挖掘老井潜力。
技术必须与管理相辅相成。
以往,长庆油田都是“单井作战、单打独斗”的管理思路。近年来,他们借助重大专项、新工艺推广等项目支持,协调措施专项、冬季保供等专项资金,加强业务部门、科研单位、生产单位“三位一体”联动协作,全力推进乌5、苏西、苏6三个柱塞示范区和苏里格南、苏中两个速度管柱示范区建设,全面推广自动化排水采气技术应用和泡沫排水采气精准管理方法,形成规模增产效应。
据统计,光是依靠排水采气技术,6500余口低产、低效井便相当于挖潜出一个年产19亿立方米的“新气田”。
精细生产管理让长庆油田吃到了甜头。
2017年,长庆油田开展新工艺试验139口井,增产气量比上年增加1.59亿立方米,低产井日均产气量提高100立方米。
今年两会召开以来,长庆油田靖边、榆林、苏里格、子洲、米脂、神木六大气田共有1万多口气井满负荷生产,日产气达1.09亿立方米。其中,向陕京管道日送气量达6450万立方米。
高负荷的背后依然是精细管理。
以负责开发榆林、米脂、神木等气田的采气二厂为例,他们采取的是“一井一工艺”,执行泡排计划及间歇井开井生产制度,以发挥每口井的潜能。
而在苏里格气田,各采气单位为数千口气井建立“体检档案”,利用“一区一块一政策,一类一法一工艺”精细差异化管理,分类施治,发挥气井最大效能。
今年,长庆油田将继续围绕“四个转变”,即“由单井排水采气向气藏整体排水采气转变、由中后期排水向提前介入转变、由阶段技术研究向全生命周期技术转变、由人工管理向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转变”,强化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促进主体技术不断进步,推动技术系列日趋完善。
国家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末,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0%。“稳油增气”成为长庆油田的发展方向;在该油田的规划中,2020年,天然气产量需达到420亿立方米。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在勘探开发方面不停突破的长庆油田,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