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的“公益元年”
2018-05-29整理陶晨
整理|陶晨
王莹(左一)
2008年被称作“中国公益元年”。汶川地震后,志愿者们以一种类似井喷的方式毫无预期地从全国各地涌现、聚集。而灾难过后,在这些“散兵”们开始为自己的志愿者身份找一个归属的同时,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参与灾害救援的志愿者们回到他们所在的城市后,很多人都将慈善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有的加入了公益组织,更多的是创办了全新的公益组织。这与他们的志愿者经历有关,他们将志愿精神与服务精神结合,为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王莹,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主任
2008年,我当时在学习心理学,四川地震了,除了伤心,不知道能做什么。这时,学校征集报名去四川做志愿者的人,我也报名了,之后没有回音,估计是没什么专长。“蘑菇头”同学黄卫平和我商量可以自己开车去,事后,被我家人阻止了。不久,黄卫平给我打来电话,一杯咖啡后,我们决定去四川。黄卫平找到了志愿队伍,我以宣传员的身份,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志愿服务,也没想到,黄卫平就是我之后临终关怀之路上的搭 档。
有一天,我在电脑边工作,有个孩子静静地站在我身后,一直站着,很久。当我准备回头看看她长什么样的时候,突然,一只瘦瘦的小手越过我的肩膀,伸到电脑旁,在我愣住的时候,手已经离开,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鸭蛋。
我回过头,一个剪着童花头的女孩子,瘦瘦的,腼腆地对我笑。我连忙把鸭蛋往她手里塞,说:“我们有带吃的,鸭蛋不能收。”女孩子不肯收,拉着我的手,直直地看着我说:“谢谢你!”“我们素不相识,也没为你做过啥,甚至没说过话,为什么要谢?”女孩子说:“我知道你们是从上海来的,能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和我们在一起,那就很好。”
这句话,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很清晰,它震撼了我的心:原来出现在那里,已是可以给处于危难中的人带来支撑;原来不言不语,也可以给人带来安慰。这些,都化成了之后开始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的核心,我称它为“陪伴”。
回到上海,又回到了以往的生活,不同的是,我们这群刚从四川回来的志愿者依旧激动,商讨着在自己居住的城市里也做些什么。
郝南,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
地震之后那几天,我24小时开着电脑和电视看报道,完全没心思干别的。就这样过了三四天,我觉得不行,一定得做点什么。现在想来,那就是被召唤的节奏了—我做出了人生中几乎是最重大的决定:去灾区。
请假,打包,添购设备,征集伙伴,联系一线,携带网友捐助的药品。在“5·12”之后的第九天早上,我在书柜里留下了一份遗书,搭上了飞往灾区的航班。
我就此踏上了公益之路。当时我入职还不到一年,刚在毕业的迷茫中成为母校校医院的小大夫—一名牙医。
到了灾区,很快地,我吃惊地发现,灾区和后方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海量的信息根本没有足够的有效渠道可以传递给全国其他地区的人们。
在快速梳理了一遍已知信息之后,我发现最大的问题出在中间协调环节。这个环节的人手严重不足,几乎所有志愿者都在往一线扑,或是徘徊在成都城内寻找到灾区去的机会,闲逛之余只能搬搬物资。而后方的大量援助因为没有引导,积压滞留在全国各个城市。
我在那个时刻做出了另外一个现在看来意义重大的决定:放弃到一线做医疗救助的念头。告别了坚持来时初衷的伙伴,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没有任何在地的熟人关系,我作为一名灾害信息员的道路开始了。北京募集物资的伙伴们、60多个飞机上收集到的电话、在机场和灾区间运送物资的小哥、5·12民间中心的NGO们、特别行动小队的信息、物资和救援队……这些资源在我手上开始汇集,迅猛地发生着化学反应,不断增殖和积累,马上织成了信息和物资、人力交汇的网络,展现为一条条救灾资源的通路。效率最高的时候,一分钟就可以把一车桌椅协调到汉旺镇的几所小学里,也可以通过几个电话让政府的抗震指挥中心调给驻扎都江堰的铁军医疗站一大批药材。
郝南
3天的不眠不休,在一笔笔物资、一组组志愿者通过我的协调输送到灾区一线的同时,我摸索出了一整套信息和资源的匹配方法。时至今日,我日后所成立的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的一整套运作体系和操作技术,几乎都是那3天里探索出的经验的延伸。
我回到北京后,京城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很多,有机会我都会参加,尤其喜欢年轻人的活动,希望能把灾害中学习到的经验传播给他们。
2010年4月玉树地震后,我和伙伴们创立了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这是第一个专门以救灾信息处理为工作内容的民间团队。它的存在,意味着只要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任何地点的志愿者都可以参与救灾,发挥每一个人独特而关键的作用。卓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次有民间力量参与救援的重大突发自然灾害。
在中国民间救灾领域甚至整个公益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的今天,行业内依然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能力不均衡。灾民需求的有效解决,依赖于整个社会资源的有序投入,以及参与救灾的民间组织的能力和数量。
回首当初,一切似乎在那个山崩地裂的下午就已经注定。当那个青年执意要到灾区去做一名志愿者时,他的公益生涯也就此奠定。
朱月旻,君爱公益发展服务中心创始人
朱月旻
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是通过电视了解到震区的情况,了解到有很多志愿者在一线参与救援。当时的我也只是通过网上捐款,尽一份绵薄之力。灾后重建第一年,也就是2009年时,我走访了四川灾后重建的几个地区:汶川、都江堰、汉旺、北川、什邡、彭州等地,内心觉得地震当时没能为同胞做什么,想看看一年后,是否还有可以尽力的地方。经过几处走访和考察后,我于2009年11月,选择绵竹市汉旺镇,当年地震的重震区,在新建的汉旺镇中心小学成立了“特殊青少年康复中心”,招募各地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志愿者,为学校在读及附近的伤残儿童青少年提供康复服务。
在发布招募信息后,收到了来自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武汉、重庆、内蒙古、黑龙江等多地志愿者的报名,前来提供志愿服务,协助伤残孩子康复训练、为灾区家庭提供心理辅导、为特困家庭孩子招募爱心助学等。在秋收农忙的时候,志愿者还帮助当地家庭干农活,犹如自己的家人,让我特别地感动!
康复中心成立之后,我一直往返于上海和四川两地,在家的时间少了很多。很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我能够安心开展四川的公益工作。2015年,我正式注册上海静安君爱公益发展服务中心,持续在四川开展帮扶工作,为灾区儿童青少年提供特困助学、医疗支持、身心关爱等持续成长支持,也为伤残青少年开拓学习和创业的自救之 路。
自从2009年起,我就和四川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要到四川4—5次,和四川工作站成员一起走访帮扶家庭,发放帮困物资、助学金……当时受灾家庭所急需的,除了经济、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需要获得重建家园的信心。君爱志愿者在当地持续走访和关心,让他们重燃了生活的热情,不再为孩子学习犯愁。虽然当时就业难、工作不稳定,但他们还是很努力地为生活打拼,不辜负社会爱心人士的鼓励和帮助。我们也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坚韧的生命力,勇于面对灾难的坚强意志。君爱见证了汶川十年来当地家庭的变化,也很欣慰能够陪伴他们一起渡过难关。
汶川十年,君爱九年。灾后家庭都已在关爱中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努力建设美好家园。孩子们在君爱公益及广大爱心人士的持续帮助下,有的从小学升入高中,即将面临高考;有的已经考入大学在读;有的即将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君爱团队也在九年的工作历程中不断壮大,持续有志愿者和爱心资助人加入,让我深感身边积极向善的正能量和无私付出所带来的社会意义,是我选择公益事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重要原因。
汶川十年,君爱九年,有付出,更有收获。付出的是时间、精力和财力,收获的是真情、感恩和希望。我们和四川家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感恩他们让我们有了表达和传递爱的机会,孩子们的成长不仅带给家庭希望,也让我们的社会大家庭充满了爱的希望。愿每一粒爱的种子都在心底发芽,愿每一颗被温暖的心都会再去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