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2018-05-28陆婷婷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儿童幼儿园

陆婷婷

摘要:幼儿园时期是儿童人格和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攻击性行为普遍存在的一个时期。可以说,幼儿园时期对儿童日后的行为和性格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看待这一时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如何正确处理这种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主要阐述了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并就此提出了几点干预和控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攻击性行为

1.幼儿攻击性行为概述

攻击行为是在幼儿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影响着幼儿人格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是其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幼儿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两类。主动性攻击即幼儿在没有受到他人干扰时主动发起的攻击行为;而反应性攻击主要就是幼儿在受到他人攻击以后而做出的反击。

2.幼儿园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2.1生理因素。

攻击性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外在表现上,不同的幼儿表现出来的情况不尽相同。研究表明,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其大脑处于非均衡状态,大脑的左半球抵抗干扰的能力较差,而右半球完性认知能力较弱,这是由于他左右两半球处于非均衡状态造成的,以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才会毫无目的地对其他小朋友进行人身攻击。

2.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孩子长期处于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言行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以及处事方式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在专制家庭,父母一般比较暴躁,对儿童的教育方式也以打骂为主。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长期受到父母的压制,一旦脱离父母的控制,便会通过控制他人来释放压力,主要表现在对他人的攻击行为。

其次,有些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不能正视孩子的错误,而是一味采取包庇的态度,导致孩子在家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霸王,出门在外也收敛不了自己的性子,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宠着他,都应该以他为中心,长此以往,性格会变得嚣张跋扈,攻击行为较其他孩子更为明显。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会缺乏平等意识,从而与其他小朋友之间处于一种不平等的状态。

2.3模仿因素

班主任强调,人的很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习得的,尤其是对幼儿来说,模仿的作用较成人来说更大,这些观察会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帮助他们模仿行为。其中,父母和老师是他们最主要的模仿对象,一旦父母和老师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暴力倾向,孩子便会不自觉地加以模仿,认为自己也可以打骂其他人而不用受到惩罚,从而助长了儿童的攻击性倾向。另外,目前很多动画片也有暴力倾向,幼儿对动画片有种天生的热爱,一些打斗类型的动画片和电视会让幼儿内心产生打斗的欲望,并将这种欲望发泄在其他小朋友身上。一旦这种行为没有受到父母和老师的适当关注,幼儿的这种欲望就会被强化从而形成稳定的攻击性行为。前段时间国家广电局紧急令优酷等网站整改,就是因为有许多有暴力倾向的视频由国外视频网站流入,一旦被儿童看到,会给儿童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2.4幼儿园教育

除了家庭之外,幼儿大部分其他时间都呆在幼儿园,因此,幼儿园教育对幼儿性格和行为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幼师的作用更为明显。在幼儿园,有的教师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尊重和理解,孩子一出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恐吓,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幼儿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会嫉妒同伴,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预防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措施

3.1及时制止攻击性行为

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教师一定要予以关注,及时干预和制止他的行为,引导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处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剥夺法。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教师可以采用剥夺法来处理。如儿童在玩的过程中互相争抢玩具,以致出现攻击行为时,教师可以暂时禁止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继续玩玩具,使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合理的,是会对其他小朋友造成伤害的。但是这种方法不宜经常使用,而且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以十几秒至几分钟为宜,以防儿童出现心理阴影或出现更加极端的行为。

其次,正强化法。正强化法是指教师及时对儿童表现出的亲善行为做出肯定和表扬,如果与剥夺法一起利用,效果会更好。这样可以让儿童知道什么行为会受到惩罚,什么行为会受到赞赏,出于想要得到认同的心理,让他会有一种趋向性,即更容易表现出大家认同的行为。研究表明,两周之内,这种方法可以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大大减少。

再次,冷处理法。幼儿园期间的儿童大都希望获得同伴、老师以及家长的关注,因此他们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现。基于此,教师在处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时,可以采用冷处理法,即将更多地精力和关心放在被欺负的儿童身上,同时既不大声呵斥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也不理睬他,使他想要受到关注的行为不能实现,从而使其自动放弃这种攻击性行为。

最后,榜样示范法。对于有欺负行为的幼儿,教师应有意地将他们放在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群体中,防止他们接触有欺负行为倾向的同伴,減少他们对欺负行为进行学习的机会。同时,老师还应多多关心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观察他们的行为变化,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

3.2营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大多是由于玩具的争抢或活动时的碰撞产生,因此幼儿园可以适当增加玩具的数量,增大儿童的活动空间,以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同时,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强化儿童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使儿童可以在这个集体中感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减少攻击性行为。

3.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与学校的作用同样重要。首先,教师要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当孩子受欺负时,应告诉孩子找老师帮助解决,不应私下施暴和偏袒;其次,家长应该主动幼儿园保育老师、主班老师取得联系,及时沟通,了解子女身心发展状况和在园时间的表现,为预防欺负行为提供家庭教育支持;最后,教师要配合家长指导幼儿的精神生活,多给孩子看有意义的节目,通过节目对孩子的价值观进行正面引导。只有将两种教育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4.结语

幼儿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这个时期的儿童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但是仍然需要家长和学校足够的关注,以引导儿童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世观。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既有不可控的因素,也有可控的因素,需要教师和家长抓住这些可控的因素,及时制止和干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由于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因此家长和教师也不必过度紧张,切不可操之过急,防止对儿童造成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参考文献:

[1]胡美玲.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应对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03):68-69.

[2]管红云.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6.

[3]朱秀原.幼儿攻击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A].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2002:1.

[4]王益文.3~4岁儿童攻击行为的多方法测评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攻击性行为儿童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一例攻击性行为学生的个案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