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自信心

2018-05-28次仁达瓦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鼓励自信心尊重

次仁达瓦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学生心理极不稳重的时期,我们会遇到学生多样的心理状态,或自暴自弃,或积极进取,或自卑自怜,或封闭反叛....然而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学习成绩较差,常常受到家长、教师的指责,造成心理意志薄弱,总以為处处矮人一截,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甚至产生辍学心理。针对这些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自信心;培养;尊重;鼓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230-01

培尔辛说:"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自信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出了尊重、信任学生,鼓励、赏识学生,科学评价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它就像滴滴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渗透于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也渗透于学校的管理之中。

1.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原因

1.1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意义。自信心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一种信念、一种态度、一种评价。它是个体内在的精神动力,强烈的自信心可以驱使个体不断超越、勇往直前。正如美国作家爱默生所说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21世纪是知识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自信是成才的重要条件。当前,许多国家都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我国提出的少年儿童应具备的"五自"中就包括"自信"。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高素质的自信人才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责任与使命。

1.2 学生自信心发展的现状。

首先,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和体制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发展。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强调一种绝对的服从与尊重,不少教师以"权威"自居,导致学生有"畏师"的心理,学生在学习上没有自信,甚至不敢自信。此外,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以分数论优劣"的单一的评价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学生自信心的发展。其次,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阻碍学生自信心的发展。我国大多数家庭中的父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他们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这种无形的压力和最终的失望无疑会极大地削弱孩子的自信心。学生的不自信通常表现为:在学习上不敢踊跃发言,不愿表达自己的见解,情绪低落、消极、懈怠,在生活中不敢直视他人,不敢尝试,害怕挑战和失败……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一项义不容辞,甚至是需要倾注全力去完成的工作。

2.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策略

2.1 学会尊重、信任学生。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有越来越强烈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内在的潜力与能量,不讽刺、挖苦学生,不轻易否定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不害怕、不退缩,对知识产生兴趣,愿意努力探求,继而在这片沃土上获得自信。

2.2 善于鼓励、赏识学生。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谁不爱听到表扬呢?我们的老师上课时,面对孩子眼睛流露的是亲切、和蔼的目光,评价学生的语言都是鼓励性的。鼓励和赏识是一门艺术。例如:对学生的答案或见解,回答正确的,教师可以用"你太棒了"、"你比老师要聪明"、"你的答案比我好"等示弱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回答错误的,可以赞赏其答题方式、思考角度,甚至是声音或勇气,之后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理解并纠正,纠正后更要肯定学生的进步。

2.3 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个体的自信心水平。因而,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必须改变单一的以"分"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学会积极地、多角度地评价学生。首先,教师给予学生的肯定、微笑以及鼓励,能够对学生产生期待效应,因而我们要重视肯定性评价的力量,要尽量多地给予学生肯定性评价。例如,一些学生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已经努力了,但结果还不够理想时,教师要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其次,教师要学会从多角度评价学生,改变以学科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单一模式,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而若单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会导致"学困生"出现兴趣和心理上的波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习的进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自信心。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还要注重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如看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劳动能力、兴趣特长、人际关系等等。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2.4 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有人说,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然而,如果没有从小到大无数次小小的成功,又哪来的自信心呢?其实,每个孩子都在他们单纯的小世界里追求着成功,对他们来说,称赞的话语、作业本上的"优"、一面小小的红旗、运动赛场上的名次等等,这些都是成功的体现,而这些成功的体验也在一次次地鼓舞着他们,给他们自信的力量,让他们变得更好。因此,教师要把握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时机,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自信心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是取得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复杂、长期的工作,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信心的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作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遗余力地渗透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猜你喜欢

鼓励自信心尊重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