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善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2018-05-28周增金
周增金
摘要:康托尔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我们应善于设置矛盾问题,善于避免模糊的提问,善于精炼问题,善于延时回答,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关键词: 课堂提问;数学;有效;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153-01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種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把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矛盾揭示出来,作为一种启发信息提供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获得新知。
1.善于设置矛盾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善于设置矛盾问题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数学教材中隐含着大量的矛盾,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揭示这些矛盾,以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例如在教学不规则物体体积时,在复习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后,教师提问:"一张A4纸有体积吗?""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引发学生的知识矛盾:曾经一度认为是长方形的A4纸有体积吗?在学生的头脑中掀起了波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动力;进而想到利用整叠A4纸(长方体)来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接下来再提问:"一个西红柿的体积你有办法算出来吗?"让学生再次产生了矛盾: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怎样计算?能不能转化?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经过观察、交流、讨论、分析、概括,就找到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简单的两个与旧知有矛盾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2.善于避免模糊的提问,给学生正确的导向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触发其思考活动的刺激物多为具体的事物,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避免模棱两可、模糊的提问,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培养他们围绕的问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提问:你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当时是怎样推导出它们的面积的?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分别沿一组对角线剪开,分成什么图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形状有什么关系?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否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面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这些图形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进行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经过观察、交流、讨论,得出了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像这样清楚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给了学生正确的导向,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善于精炼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吃透教材,然后围绕知识要点设计一些精炼的问题,严格控制问题数量,提高问题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一上课就提出提问:"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知识很快想到了所有的车轮都是圆形的,脑子里也马上开始思考为什么没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呢?圆形的车轮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好处呢?也许有些学生会认为是因为正方形、三角形有角所以不行。这时再提问:"那么椭圆也是没棱没角的,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学生进入深思,这时教师顺势引导,与学生一起研究圆的特征。这样高质量的提问,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效率。
4.善于延时回答,增强学生的信心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可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学生的"现有发展区";第二种是正在形成而尚未形成的发展水平,即"最近发展区"。正是这种潜在水平与现有的矛盾,成为推动学生发展的动力。但是有些教师上课时担心学习一般的学生答不出问题而影响教学进度,喜欢提问那些回答问题完整的优等生, 避开后进生。这就使后进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参与,而是消极等待,甚至把自己当作是局外人,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最终导致其思维能力衰退。有这样想法的老师不妨试试延时回答,让后进生有更多准备的时间,增强他们的自信。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教学数学广角--生活中的数学时,教师问:"用三张数字卡片3、7、9摆出不同的三位数,能摆几个?"教师不着急让学生回答,而是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后再请学习一般的学生来回答,这时,学生已经通过自己摆一摆的方式得到了答案,可以自信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接下来再问:"为什么这三张卡片能摆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学生自然可以回答:"因为卡片上的数字不同,每一个数字与其它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两个不同的三位数。"接下来问:"如果是换成3、0、9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三位数?"相信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有6个,此时教师不着急让学生回答,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摆出来,然后请学生来回答。相信这时候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刚才想当然了,而此时站起来回答的学生肯定能答对问题。一次次的用实践证明自己的想法;一次次的正确回答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的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在课堂提问中遵循以上"四个善于",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
参考文献:
[1] 何明建.课堂提问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浅析 [J].教改聚焦,2015(5)
[2] 游爱霞.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科教研究,2016(6)
[3] 杨惠娟.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误区及其对策 [J].小学教学研究,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