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过程中的难点与对策探究

2018-05-28崔朝晖张钟文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有机融合专业课程思政教育

崔朝晖 张钟文

摘要:本文立足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具体事例,思考分析了此过程中的难点与对策。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育的内涵把握不够;难以实现两者真正的有机融合;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量与时间难以明确化;因缺乏顶层设计,两者的融合存在随机性和重复性,难以形成线、面、体的立体结构。因此,课程思政的推进、大思政格局的构建还需要以提升专业课教师理论水平、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为基础,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专业课的课程内涵为根本,多方用力,多措并举,共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思政教育;专业课程;有机融合

目前,构建“大思政格局”,推进“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和“一体化”育人综合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着力点。把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必然要面临思政教育如何进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的问题,也必然要面临如何实现两者有机融合的问题。笔者所在院校——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正在开展相关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而且已经有了一个学期的基础。2017年的下半年,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数控编程实训》的教学过程中,发掘出以下难点和问题。

一、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政教育的内涵把握不够

俗语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非只会技能、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道德操守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孔子在课堂上讲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是在阐明这样的一些问题。然而在传统课堂上,专业课程教师只需要把专业课的相关知识讲明即可,他们只需要把课程的内容是什么、怎么研究讲清即可,却忽视了做学问须先学做人。因此,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是极其紧要的事情。

然而,面对“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很多专业课程老师面露难色,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教师,他们对“课程思政”了解尚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感觉无处着手。这是因为他们对思政教育的内涵并不了解,只能求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列出条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目前还存在一批老师不能够完整地将24个字背出,更不要提深入理解,并将其诉诸于学生。还有一些老师不关心时事政治,不清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这样也就无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

因此,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第一个障碍就在教师本身,他们理论水平有限或者理论学习不到位,导致他们无法将思政元素引入到课程当中来。

二、两者有机融合的目的难以轻易达成

若广大专业课教师能够读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等思政理论,那么他們将思考下一个问题——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地嵌入课堂中去。很多时候,专业课教师为了促成思政元素的融入,刻意地加入相关内容,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等原因,无法将思政元素不着痕迹地融入课程中来,这就造成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专业课教师可能找到了某些易于嵌入的点位,但是内容过渡生硬刻板,自然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思政内容的接受。因此,两者有机融合的目的看似简单,其实难以一蹴而就,还需要专业课教师有较为敏锐的洞察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功底。

除此之外,对于融合点位的寻找也需要专业课程教师深思,很多时候必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合作完成。

三、思政课与专业课的界限难把握

现代高等教育,各门学科相互独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思政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使命,专业课程则承担着培养专业技能、传授专业知识的使命。当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在一起时,实现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专业性人才的目标,但党两者融合时,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多少思政元素较为适宜,融入的数量和时间是否应该有一定的界定。若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地融入思政元素,学生未必会注意到此项融入;若花费很大篇幅、耗费很长时间去开展思政教育,无疑会淹没专业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专业课程也就不能称之为专业课,而会变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谓的专业知识就变为,为了更好地理解思政理论,列举的范例。

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势在必行,这关乎这高等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关乎这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也关乎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思政课与专业课的界限应有明确的界定,否则,很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这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应当注意而且必须有相关的限制措施。

四、两者有机融合的线、面、体结构难以形成

前文提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多采取点位式融合,也就是说,思政教育的融入是见缝插针式的,具有较强的随机性,更多地依靠专业课程教师自我的发掘与发挥,这就难免局限于一时、一地。

要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就必须在整体性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等顶层设计上下功夫、谋全局。以笔者亲身实践的《数控编程实训》为例,从整体上让学生明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笔者难以着眼的是该系、该专业的其他课程,又或者该专业的其他老师也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融合自身课程,这种交叉重复式的思政教育融入,无疑会引起学生比较强的反感。因此,将既定的思想元素分块分类、协调统一地融入整个专业的课程教学势在必行,也只有这样,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才是完整的、形成线面体立体结构的,否则就是碎片化的,学生接受的过程中也容易遗忘。

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道路任重道远,各项难点和问题都只是暂时性的存在,两者的有机融合还需要广大专业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推进实施,也还有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的报告.

[3]王雁鸣.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

[4]陆书.高职院校构建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有效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8(02).

[5]郭瑞.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以“参与式”五步教学法为例[J].学理论.2016(11).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编号:2017JY-Y02

项目名称: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

猜你喜欢

有机融合专业课程思政教育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中信息页的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