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渗透与提炼 诗意的熏染与沉淀
2018-05-28吴延生
摘 要:风格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机统一中所表现出来的作家的创作个性。它贯穿于一个作家整个创作活动中。当代女作家叶文玲在其创作中逐渐彰显其创作个性。通过内容层面单向地就深厚的情感意蕴、明朗的抒情基调等方面,阐述其清新淡朴风格的成因。以期对叶文玲的文学创作做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当代小说 叶文玲 清新淡朴 个性探讨
从地域文化层面看,当代文坛女作家中,如果说迟子建的小说善于描写东北风光;王安忆对市民生活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写出了一系列反映上海和上海人的都市文化小说;池莉具有对人与人之间体察入微的至诚情怀,是当代小说中的一汪清泉,是“汉味小说”的代表;那么,叶文玲的小说创作重在心灵展示,从《心香》《小溪九道弯》到《无梦谷》等,无不孜孜于真善美的追求。她以纯情、唯美的写作引起文坛的关注,她以清新、诗意的情怀引起读者的青睐。从而建构起清新淡朴的抒情格调。
一、深厚的情感意蕴
凡杰出的作家,都是描写特定地区风俗画的能手。他们在自己的作品里勾勒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生活画面,在這些画面里表现了一定区域的独特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情和社会形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对提升作品的抒情力度会起到特定的帮助作用。
(一)乡土风俗的呈现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诸如语言、宗教、民族、节庆、风俗、建筑、服饰、饮食等的影响,具有客观性。但它在发展中,又受到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影响,而呈现出主观性。这样的双重联系深深地吸引和左右着人们对特定地域的认同,亦即生养地的认同。“结果是地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系物桩,拴住的是这个地区的人与时间连续体之间所共有的经历。随着时间的堆积,空间成了地区,它们有着过去和将来,把人们捆在它的周围。” [1] “因为从小生活在特定的文化圈内,受其熏陶和侵染,以及作家个体同生养地的文化母体无法割断的精神联系,正是使他们难以抹去深受地域文化传统影响的深刻印痕。” [2]吴越文化熏陶下的浙江作家叶文玲就是这样一位把地域文化风情描写得十分娴熟的作家。其小说在风俗描写上独树一帜,大量的风俗画、风景画,形诸笔端,作为小说的描绘背景、渲染氛围的支撑材料。宛若江南民歌小曲那样纤细柔和,婀娜多姿。1983年,叶文玲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长塘镇风情》,亮出了“风情”这个旗号。其故乡在浙东楚门镇,楚门镇成为叶文玲文学创作的民间化倾向的最主要的平台。她以流丽抒情的笔调写了一组以“长塘镇”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这幅风俗画长卷,徐徐展开。在长塘镇系列创作中,叶文玲把这个方圆不足两里,人口不足一万的小镇描写得极其秀美,如《小溪九道弯》中乡间小溪浣衣风俗图的描绘,显得绘声绘色:“一股清溪从山那边的峡谷中流淌出来,跳过岩头,越过涧石,到了樟树岙的山脚,分外曲曲弯弯,细心人从头一数,竟有九道弯;这曲曲弯弯的清流源头,本是个大龙潭,水势汹涌,颇有龙威,到了九道弯这儿,越发跌宕多姿了。”这一“跳”一“跃”,显现其无尽的活力。“缓急处如飞珠溅玉,平缓处若银湖泻波,错落有致,那抑扬顿挫的声响,就像一架经年弹奏的弦琴,真有说不尽的妙趣。”声情并茂的描写,从小溪的流淌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乡村那恬静的生活画面,而小溪引出来的正是一群浣洗的姑娘,她们的洗衣声、说笑声,以及小溪的流淌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一曲乡间劳动的歌声。《小溪九道弯》正像一首从清新的溪水上飘来的歌。语言的音乐感非常强烈,人物、画面、语言、旋律,都好像经水洗涤清澈明朗,一尘不染。那清亮亮的小溪、软软的柳枝、摇落的露珠、清明时节的青蒿、柚子花香,无不牵着作者浓浓的故乡的眷恋。再如《心香》村前的小溪、小院的矮墙、陶土瓦壶;《井旁的柚子树》中的担水佬的水桶、古井、柚子花开,象征着恬静、温润与纯洁。这一切反映了作者的故乡情结以及对故乡深深地思念。
(二)人性情感的表现
叶文玲对地域风情的专注,终极目的是人性关怀。作为女性作家,她对女性有着特殊的情感,善于通过自己去换位思考,结合自己的特殊经历,赋予笔下人物以自己“心灵的探索和观照”,把人物最深刻、最集中、最丰富的内心的情感借助于诗意的描写而呈现出清淑之气、阴柔之美,让读者分明看到作者的身影在时隐时现。这种带有“传记”色彩的构图设计,能够给人一种亲切感并将读者带入特殊的情境中加以体验与回味。这种探索是有益的。叶文玲在经历了坎坷和磨难之后,以如椽之笔戳击“人的生命形式和生存形态”,开始探索人的心灵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心灵在现实苦难撞击下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惑。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创作背景。叶文玲年仅十五岁就从中学辍学。原因是在复旦大学读书的哥哥叶鹏于1957年的“政治风暴”中遭受不公正待遇而错划为“右派”。作为妹妹也受到了牵连。作家以“传记”的形式把哥哥和自己的命运投影在长篇小说《无梦谷》里。“传记,就其真正含义来说,是生平的文学,特别是个人生平的文学,具有任何其他种类的历史无可匹敌的魅力。” [3] 《无梦谷》虽不是传记,却有作者的生活经历。出生在江南水乡的兄妹楚汉、楚涧,楚汉在D大学中文系读书,1957年的政治运动被打成“右派”,被发配到西北贫瘠偏僻的小山村接受劳动改造,并且经受了大学恋情的无情冲击:佟璇弃他而去并且嫁给了整他的政治小丑郑挚;而妹妹楚涧因哥哥受牵连,刚收到高中录取通知书就被无情地取消了入学资格。她回乡接受劳动改造。可在感情上顾平亮的自私、季东森的无耻又重重地打击楚涧脆弱的心灵。作者借助于描写把人物深层的隐痛、伤痛不忍心地揭开,而又无情的撕裂,让人物的心灵在撞击中痛喊,在扭打中痛哭,让人物的情感在相遇中无奈,在相识中煎熬,在相处中绝望。《无梦谷》是整个梦境的破碎,它解构心灵史是悲剧的象征。其目的是要在挣扎的命运里,默默祈祷新的梦境的出现,给心灵以一丝的亮色和润泽,以期有新的建构。
《此间风水》把生活中固有的美的生命、美的情感,弘扬到了极致。这个篇幅不长,人物也较少的短篇故事,是以作者熟悉的长塘镇风情为背景的,如果说无梦谷是楚汉兄妹的精神家园,那么故乡楚门玉环为模式的长塘镇就是作家叶文玲的理想之国。她不辞辛苦地在这片土地上挖掘美,她以宽厚慈爱的笔书写了长塘镇独具魅力的美。
二、明朗的抒情基調
文学创作必须有感而发,叶文玲小说撷取其故乡生活,也可能在生活中找不到原型,但可寻觅到他们的踪影。
(一)不加张扬的美善旋律
美与善具有相互的包容性,美的人物必然是善的,善的人物才是美的。或者说,美是形式,善是内容。叶文玲作为一个女性,在描写人物时大部分是以女性为代表,极力描写她们的人性美。如《心香》以回忆的方式写到我(岩岱)是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毕业前为完成毕业创作,来到一个叫大龙溪的山村写生,创作《溪边》。画中的少女即现实中的山村女孩哑女(我为她起名亚女)。回校待《溪边》发表后,得到了稿费,我给亚女一笔钱,结果原封不动退回来了。毕业之际,“因为油画《溪边》的成功,我在毕业生中成了风云一时的人物,分配到了理想的岗位——文化局的美术创作组。”可世事难料,一场政治风暴将我“补充”上右派。我跌下来了,而且恰恰跌落到成名之地——大龙溪。我“奉命到这个偏远的山村——大龙溪去插队改造时,则在六零年。我还是住在四年前的朱老太家。我得到了亚女的真诚的帮助。从我住下的第二天起,每到黄昏,她总要提着那把擦得干干净净的瓦壶走过来,先在我的搪瓷缸里注上一杯滚热的开水,接着,抽下盆架上的毛巾,把剩下的开水统统倒在木盆里,浅浅地朝我抿嘴一笑,然后就扯一扯围裙,脚步轻轻地走了。一周、两周,亚女一如既往的热忱,使我十分惶惑不安。我实在不配承受。当我涨红着脸,用各种笨拙的手势表明我如今的罪人身份,请她千万不要如此这般时,她却两眼乌亮地看着我,微微地摇着头。她是在用会说话的眼神向我表示:她早知道了。她知道这一切,但这一切对她无所谓。”她甚至为了岩岱不至挨饿,竟然用那把灰褐色的瓦壶从人民公社的食堂偷来掺了许多番薯叶子的稀饭给岩岱,而甘受他人凌辱直至跳崖,投进大龙溪,结束年轻的生命。叶文玲以底层的视角,以如泣如诉的文笔把亚女内心作为人性最柔软的部分呈现给读者。再如《井旁的柚子树》为了打捞朋友的一支钢笔而掏干井水的担水佬,朴实憨厚的山民竟有如此善良的举动。这种讴歌在此后的《小溪九道湾》等小说中依然执着而嘹亮。叶文玲是个“唯美式”的作家,她对于美有着特殊的敏感。“她的整个写作总是倾注着美的情愫,让美与诗意烛照生存的晦暗,剥示人性的邪恶,使残酷变得亲和,使苦难变得温馨。” [4]
(二)不事雕琢的纯朴本色
叶文玲以她宽厚慈爱的笔书写了长塘镇独具魅力的美,这种美是未经雕琢的玉石。如《晚香玉》中的一段描写:“小小的新房多么称心如意呵,虽然没什么漂亮的家具,可是,那上边粉成雪白,下边刷成奶黄的墙壁,那摆得满满却很整齐的书架,都叫人赏心悦目,连床上那图案素净的铺单、被面,也无处不透露出‘书呆子的新房所特有的朴素和大方。尤其雅致的是窗台上那只姜色瓦盆中的一株晚香玉,这株为新娘特别喜爱的花,新栽未开,碧翠欲滴的绿梗,亭亭玉立,生机无限。为了不使它太显眼,细心的新娘把它置放在窗台的边角,因此,它欲藏还露,在垂落的淡黄色窗帘遮掩下,只看到两枝娇绿的嫩茎。”生活本来平凡的居多,作家的本领就是能够小中见大,从这些琐碎平凡的东西中悟出其中的情味。《心香》《舅公》《浪漫的黄昏》《此间风水》等小说中的人物他们做着很平凡的事,却在平平凡凡中透射着一种质朴的美。叶文玲以她敏锐的观察和悟性,以真挚的感情与语言,呈现出亲切和香醇,奏出内心的旋律,道出生活的诗情,求得绕梁三日的弦外之音。
综上,可以看出,故乡小镇的生活,小镇风情的濡染,把她引导上文学创作之路。借助于文学创作又是对故乡的真诚的感恩和回馈。她的作品中始终保持着浓浓的泥土气息,对真善美的讴歌,对人性的终极关怀,无不彰显她的审美追求。这种追求终于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清新淡扑,富于诗意。
注释
?譹?訛 文中文本引用源自:叶文玲小说选[C].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
参考文献
[1] (英)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0-131.
[2] 吴延生.江苏“大学叙事”的文化抒写及地域特征[J].江苏社会科学,2017(6).
[3] 李健.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17.
[4] 洪治纲.叶文玲.寻找理想生命的聚光[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