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中的运用
2018-05-28曾艳
曾艳
【摘 要】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着重探讨分析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不同的人去完成同一件任务而所呈现出的结果却不尽相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说:“伸开我们的手看看,五根手指都不一样齐,更何况人呢!”我们用这种方式客观宽容地去看待不同的人,给不同的发展机会,令其有不同的发展空间,形成不同的发展水平。现在学生通过几年的小学学习后,就会出现不同层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不仅有学生自己的因素,也在很大层面上有家长的原因。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老师就需要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即针对每个班级不同接受或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类,并设计不同教学层次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给予不同的层次问题设置和作业要求,从而使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第一,要对学生分层
老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同时结合学生在平时的考试成绩上。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第一层次是语文成绩优秀,思维能力很好的;第二层次是语文成绩中上,思维能力较好的;第三层次是语文成绩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或学习品质不够好。第四层次是语文成绩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当然,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语文基础更扎实,语言思维能力要更强的语文尖子,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课外书,鼓励他们提语文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对于第二、三层次的学生更多的是强调他们对课文的把握,而对于第四层次的学生就是要求对语文基础字词的掌握。
第二,对备课分层
课前掌握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及特点,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案。要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针对学生好的第一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要求这类学生可以充分的想象空间;针对第二层次的学生,可以多从课本上让这类学生尽可能找到准确的答案,答题的内容要求一定要高;针对第三层次的学生,对这类学生的要求可以基本答到与文章要求的内容相符,不需要过多的要求;针对第四层次的学生,这类学生只要能找到题目要求的内容大概在什么位置就可以了。
第三,因人而异,分层评价
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文化知识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法、形式和标准,在应试教育中,人们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即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好,一切都好;文化成绩差,那就一文不值。结果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大量的学生被迫厌学、弃学,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给社会带来了极为消极的负面影响。它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的着差异,直接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而酿成恶果。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局面。可见,评价学生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四,对作业进行分层
我们知道作业做得好坏是直接检验学生在课后学习情况的基本标准,同时作业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因此,既然我们在课堂中做到分层教学,那么作业也一样要进行分层。第一层次为拔高题,这类题是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目的是拓宽这类学生的知识面;第二层次为能力题,这类题是为第二层次的学生而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提供他们的解题能力;第三层次为必做题,这类题针对的是第三、四层次的学生,这类题是基础知识训练,目的是及时巩固。
总之,通过对学生、备课与作业的分层,是为了能够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到达最大化。要想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有长足而持久的发展和提高,还得坚持不懈地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将分层备课在自己的课堂中更好地实施。
【参考文献】
【1】陈中山.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策略【J】.语文学习与研究,2016(18)
【2】陈剑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相关探究【J】.课外语文(中旬),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