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政府公信力为何有这么大差距
2018-05-28张蕴岭
张蕴岭
2018年度“爱德曼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之前发布,这份报告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满一年,美国民众对美国机构尤其是政府的信任度为33%,大幅下滑了14个百分点。而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均位居首位,其中普通民众对中国政府信任度达到84%,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对政府的信任度更高达89%。
那么,如何看待中美之间在政府公信力上出现的巨大反差?又如何看待中国国内一些焦点事件对公信力的损耗,与民众对政府的高度信任?
美国政府公信力为何低
这次调查是在全球选取28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的,受访者分为普通民众和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对本国(地区)政府、企业、媒体和非政府机构(NGO)的可信任度做出评价。在笔者印象里,这次33%并非美国政府最低的信任支持率,1995年这个数值曾跌到最低的25%。但正如这次调查主办者爱德曼公关公司负责人所说:“美国正承受前所未见的信任危机”,这是该年度调查开始至今,首次出现信任度骤跌与经济危机或重大灾难无关的情况。
尽管如此,翻看过去的调查结果,你会发现美国政府获得国内民众高信任度的时候并不多,由于在特朗普执政一年里,执政方式和政策变化太大,美国民众对很多政策的落地和未来发展抱有不确定感,所以受访者中美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其实,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经济的诸多指标在改善,经济增长加快,股市飙升,贸易出口增加,大幅度减税,就业改善等等,成绩可圈可点。在对外关系领域,特朗普也有不少政绩可言,比如在消灭极端的“伊斯兰国”上初战告捷等等。因此,对民调结果也要有分析,民调低并不意味着美国变得多糟糕或者美国陷入了大危机。
总的来说,政府公信力更多地表现为本国民众对国家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成效的认可度,而调查结果所反映出的主要是共性特征:其一,对执政者政绩的认可,如果民众感觉国家向好的趋势发展,则信任度就会比较高,反之则低;其二,对政策和局势的认可,如果民众感觉政策合理,局势稳定,可预测性高,则信任度就会比较高,反之则低;第三,对现任领导人的认可,如果民众认为领导人可信,有能力,特别是在处理重大事务或者突发事件上表现出色,则对政府的信任度较高,反之则低。民调结果往往不能反映全面,可能是一个方面的反映结果。
同时,各个国家的民众对政府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他们对“政府信任”的看法也不一样。以美国为例,民眾对特朗普政府的信任度低,主要基于三个因素:
首先,对经济状况不满的累积,比如,美国财富分配两极化加剧,中产阶级整体下滑,特朗普的减税被认为是首先有利于富人等等。
第二,对领导人的信心不足,特朗普“我行我素”,上台执政满一年,政府内很多重要岗位仍然空缺,不少政策反复多变,再加上特朗普与美国传统政治精英对立,让美国民众有一种不确定感。
第三,党派之争带来的影响。共和党与民主党势不两立,党派斗争加剧,都让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打上问号。
此外,美国主流媒体不认可特朗普的执政方式,报道特朗普多为负面,这也给民众造成不可信的印象,难以预知明天他会干什么。因此,我们还是需要有分析地看待美国政府的这种低信任度。
对美国的政治制度、政府运行方式也要有客观认识,比如,美国联邦政府“权力有限”,解决很多与民众息息相关的问题都是通过法律渠道,而不是政府,政府公信力面临危机时的解决方式是通过选举换领导人,尽管换人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由此,再出现对政府的不信任,下次选举时再换人。
相比之下,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为什么一直比较高?反映在三个共性特征上:一是中国经济实现稳定转型,按说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L型,转型难度很大,影响很大。但中国经济转型期没有发生大的危机,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势头,特别是新经济部分发展比较快,很亮眼。中国经济的运行与政府运行密切相关,这无疑提升了民众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度。
二是中国近年来反腐深得民心,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也在不断得到解决,对未来有期盼,对前景比较乐观。
三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民众有强烈的自豪感,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人的梦想。
四是民众高度认可国家领导人的能力、魄力,因此,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高也就在情理之中。
要用好“望远镜”与“显微镜”
如果说公信力调查像是用望远镜看,那么,公众对具体问题的感知就是用显微镜观察,而望远镜下看到的结果和感觉,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民调对总体的认知所反映的结果,与自媒体上所反映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反差。
还有,近年来所谓“塔西佗陷阱”理论成为一个热点,按照该理论,一旦领导者做错一件事,其坏影响就会扩及全面,也会存在影响很长时间,难以得到扭转。因此,政府公信力往往受到处理事件不力的过度影响。
在互联网资讯平台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网络媒体成为公开讨论这些问题的平台,负面报道和观点很多,这对政府的公信力有着不小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不满”已经是自媒体讨论中的主要话题,所以也会造成“负面效应”扩大。中国主流传统媒体的报道与传播以正面为主,对事件的报道理性、客观,因此也形成主流媒体与网络自媒体对问题反应的巨大反差。
在中国,民众对政府期盼度高,事实上,无论是经济运行,社会收入分配,还是社会安定,从大事到小事,都离不开政府,“有事找政府”这被认为是一种理所当然,所以对中国的政府公信力而言,既要有“显微镜”,也要有“望远镜”,这样才能反映出中国的实际镜像。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光看到个别事件及一些情况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还要看到政府在保证整体稳定、有序治理和不断改进的大公信力。(摘自《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