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闹事村”的转变
2018-05-28王燕
王燕
在梓潼县,有这么一个地处偏僻,用水不便,带着红色历史印迹的村子,它叫共和村。2000年前后连续五年未种一粒稻,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贫穷成了压在共和村百姓心头的一块石头。俗话说“人穷撒赖”,一时间,村民把气都“撒”在了村干部身上,从此共和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闹事村”。
2014年,共和村被确定为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2016年梓潼县县纪委书记作为定点联系帮扶的县级领导,为共和村的发展操着心。
帮出气、停闹事
“以前我们共和村的干部,都是我们告下去的……”像这样的“闹事”,已成了“家常便饭”,接二连三的发生,严重阻滞了共和村的发展,面对新机遇,一个又一个项目被滞放,村“两委”也难办事。
从联系共和村第一天起,县纪委就把捋顺干群关系作为突破口,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对共和村村民反应的问题展开了持续半年的调查核实。
“你们反映的村干部财务问题,经过核实都不属实,主要原因是公开不够,你们缺少了解……”调查组负责人县纪委干部罗小超在村民大会上解释道。
“你们这就是包庇,村财务肯定有问题,我不服……”没等解释完,村民罗崇金就开始反驳。
“罗大爷,这是调查的真实结果,我们已经责成乡村“两委”公开村上账目,并开会逐一为大家解释收支情况。对村干部我们已经进行了谈话提醒,并要求他们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罗小超再次耐心地给老罗解释起来。
为了打开村民心中的“锁”,县纪委干部三番五次深入村民家中,为村民宣讲政策、交心谈心、让他们慢慢转变思想观念;乡村干部杨子健、苏生奎,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检讨,并因工作态度不好向村民道歉;村社干部也迅速通过广播、墙上公示栏、坝坝会等方式及时公开村务信息,让工作都在阳光下运行。
“感谢县纪委领导为我们出气,耐心为我们解释,视我们如亲人,我们现在气顺了,也懂了很多政策,乡村财务也实行一事一议,一切都明朗了。”信访专业户罗崇金拉着县纪委领导的手说道。
定制度、激动力
为了更好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县乡村三级帮扶干部组织36户贫困户代表到邻村去参观、学习和培训,实地了解发展的情况和相关政策,让他们吃下“定心丸”。
县纪委干部根据包片分工逐一走亲戚,经常深入亲人家中做思想工作,聊天了解情况,为亲人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深入理解习总书记讲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精髓实质,逐渐凝聚和达成亲人们想脱贫的共识。
聚共识促发展,县乡村三级干部与贫困户多次商议并最终以形成“好风气”为目标,制定了贫困户每月参加2次“农民夜校”集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养殖技术等学习教育管理制度。该项工作2017年得到了市县组织部门充分肯定。
以过上“好日子”为目标,制定了贫困户年从事义工不低于30个的管理制度。36户贫困户都把养殖场当成自己的产业,大家集体劳动,种植了40多亩“大雅1号”杂柑。
以养成“好习惯”为目标,制定了贫困户生活环境整治管理制度。将贫困户落实学习、劳动和环境整治制度情况与代养场和产业基地建设收益分红挂钩,大大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和干事热情。
借外力、促脱贫
“随着群众心中的怨气消散,干群关系改善,村民内生动力增强,有了主动脱贫的强烈意愿,我们要抓住这时机趁热打铁,积极争取绵阳市交发集团‘外力支持”。县纪委负责人在与县食药监局等扶贫帮扶工作组成员座谈时强调。
去年1月。新建1.05公里通社水泥路和1公里泥结碎石路;4月,完成扶贫代养场道路建设;8月,硬化全村水渠6500米、新建蓄水池2口,精修塘堰1口……“从2016年开始变化非常大。”今年68岁的贫困户赵维虎如数家珍地说起这几年共和村的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现在的共和村已经“改头换面”了,村民们住有宽敞明亮的住房,行有方便快捷的水泥路,整个村落环境越来越美、民风越来越纯,生豬代养场即将分红。
“我们有县纪委这门亲戚真好,处处为我们“谋利”,我相信我们村很快就会甩掉‘穷帽子了”共和村支部书记苏生奎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