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生态好坏,这几把尺子来衡量

2018-05-28任建明洪宇

廉政瞭望 2018年5期
关键词:政风腐败干部

任建明 洪宇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政治生态”或“党内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成为中国政治生活和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

什么是政治生态?判断政治生态好坏的標准是什么?政治生态恶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人们系统地分析中国政治生态整治的成效和经验。

衡量标准:从政环境、反腐状况、管党治党成效

笔者认为,政治生态是对中国腐败程度与反腐败形势、政治系统状况及环境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对政治生态,现有的衡量好坏的标准多为形象的比喻,如“风清气正”“山清水秀”等,缺少操作化的标准。整体而言,政治生态的好坏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

从政环境。从政环境的优劣是政治生态清浊的直观反映。从政环境又可细分为选人用人和作风建设。在选人用人方面,是选拔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还是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其所产生的政治生态是截然不同的。在作风建设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治理反映了政治生态的纯净度。

反腐状况。纯洁的政治生态则有利于形成廉洁文化,减少腐败的发生。习近平强调,净化政治生态,要持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反腐败斗争的成效亦是政治生态状况的一面镜子。

管党治党成效。党内政治生活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两方面。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清爽干净的干部关系能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问题则会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法规制度越完善、越能得到有效执行,制度的笼子扎得越紧,政治生态就越好;反之,对干部的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政治生态就会越污浊。

与领导人的论述相比,学界对政治生态衡量标准的研究较少。学者高振岗依据国家政权理论、政治生态理论、政治制度理论等理论构建了党内政治生态评价体系,从党内规章制度、政党文化、党内政治生活、党内外关系、党内外监督五方面设计了20个指标来评估党内政治生态的好坏,对中国整体政治生态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消灭三个“污染源”

整体而言,可以将政治生态恶化的污染源分为行为层面因素和思想层面因素。

行为层面的因素是指党员干部违反纪律和法律的失范行为,包括腐败、官商勾结、任人唯亲、买官卖官、结党营私等。

思想层面的因素是指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缺失、思想滑坡、腐化堕落,以及对腐败文化、官场潜规则的认同。行为层面和思想层面的因素互为表里,导致了政治生态的恶性循环,并进一步危害社会稳定和党的执政合法性。

结合领导人的论述和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三个政治生态的污染源,它们既是政治生态恶化的原因,也是外在表现。

腐败。腐败是政治生态最大的污染源。从十八大之后高压反腐的结果来看,党的高层以及各个省市的领导班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区域性、领域性腐败并存,腐败窝案、串案频发,腐败形势非常严峻。腐败分子担任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各项规范和限制权力的制度就会失效,形成极坏的示范效应,使投机钻营、利益交换等潜规则盛行官场。

不健康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不健康的上下级关系、政商关系以及有关的私人关系。

不健康的上下级关系,首先是指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部分领导热衷立山头、建庇护网络,导致部分干部不以干出成绩为要,而是忙于站队、搞关系、走后门,上下级关系异化成了人身依附关系。某些干部不再是党的干部,变成了领导的家臣。而那些勤恳干事的老实人却很难得到升迁。

其次,不健康的上下级关系也包括高级干部结党营私、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如周永康的“石油帮”、令计划的“西山会”等。这种团伙勾结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党的形象,甚至威胁政权稳定。从中央巡视组反馈的部分地方、领域肃清“大老虎”流毒的效果不佳也可以看出,其对政治生态的危害是广泛和深远的。

不健康的政商关系指官商勾结进行利益交换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公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导致的。部分官员的价值观扭曲,贪图私利而被商人“围猎”。

不健康的私人关系主要指官员利用特定关系人作为腐败的中介,利用影响力为配偶、子女、亲属谋取私利,以及默许、纵容亲属以本人名义谋取私利的现象。家族腐败往往与官商利益联盟紧密联系,使官员的商业版图和商人的政治资源不断扩大,不仅污染政治生态,还危害经济生态,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不正之风。这个风气不仅包括党风政风,还包括社风民风。党风政风方面,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规范,党纪松弛,部分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独断专行、庸懒无为,党政部门“四风”问题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政治生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到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影响。当前社会中存在着一种不健康的风气,将侵蚀政治生态,即平日里,都表示公务员应该清正廉洁,不应享有特权,但有的人在涉及自己利益时,不再讲公平公正,而希望能通过关系等渠道获得优待。此外,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正也会导致家族腐败,对政风社风造成极坏示范效应。社风民风与党风政风相互影响,使政治生态变得污浊。

针对政治生态的污染源,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了相关制度,政治生态整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而言,十八大以来政治生态整治的经验包括:提炼“政治生态”这一核心概念;领导人坚定的政治决心;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把纪律挺在前面等。

重构政治生态,要吸收当前阶段的经验,坚持违纪必究、问责必严,常态化开展“零容忍”的反腐败工作;同时完善制度建设,以行动自觉促思想自觉。重构政治生态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否则当前政治生态整治的成果便会功亏一篑。(作者分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管学院教授、博导,该校博士生)

猜你喜欢

政风腐败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廉政文化涵养廉洁政风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
——全省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调查侧记
乘长风兮破万里浪
全省农机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会议在泰安召开
腐败至死怎么死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