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只皮箱的故事

2018-05-28杨雪媛

铁军 2018年5期
关键词:皮箱火药箱子

杨雪媛

在抗日战争中,隐蔽战线是一个特殊的战场,没有硝烟,却时时面临着生死考验;情报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握抢,却用生命为抗战胜利保驾护航。

我们眼前的这只皮面破损、毫不起眼的皮箱,便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隐蔽戰线上那些潜伏英雄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

皮箱的主人叫徐笑奇。

1944年秋,为了顺利取得日军的情报,同时配合美军在浙江东南沿海登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何克希、政委谭启龙决定成立“400反间谍工作小组”,潜伏在日军驻宁波的宪兵队中。

这一年,徐笑奇20岁,她穿上旗袍、烫起头发,受命与400小组组长、化名为朱仁达的周迪道假扮夫妻,与其他7位成员潜伏于日伪各部门,在日伪魔窟中展开了一场出神入化的暗战。

一天,“400小组”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将上海地下党为四明山根据地搞到的一批火药运回四明山。

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日伪封锁盘查非常紧,别说运火药,想出宁波城都不容易。周迪道他们一筹莫展,又不遗余力地寻找突破口。

一天周迪道在翻译程明家闲聊,得知宪兵队特高课课长木场将带程明夫妇去上海玩,他忽然心中一亮,暗道:“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周迪道利用程明爱贪小便宜的弱点,跟他套近乎:“我们夫妻二人都是土包子,没到过大上海,很想去白相白相。你们如肯带我们过去,一切开销我统统包了。”程明一听很高兴,立即说服了木场……就这样,周迪道、徐笑奇二人顺利来到了上海。

好容易过了一关,又面临新的考验。火药接收了,如何带回去?他们绞尽脑汁,苦无良策。时间在一天天的逼近,万般无奈,只好铤而走险。他们买来这只女士皮箱,上、下各放两层衣服,中间藏着火药。

回宁波的那天,徐笑奇一手拎着皮箱,一手挽着周迪道的胳膊,紧跟在木场和程明夫妇身后。然而到了火车站,他们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火车站入口处两侧站着全副武装的日本兵,不仅对进站的中国旅客的箱子、包裹逐个检查,还要搜身。

徐笑奇心扑通扑通跳,挽着周迪道的手越来越紧,手上的箱子似有千斤重。久经沙场的周迪道沉着冷静地观察着四周,快速地思考着应对方案。忽然,他发现程明帮木场提着包,而木场两手空空!于是灵机一动,拎过徐笑奇手中的箱子快走两步来到木场跟前说:“请课长帮个忙,帮我把箱子拎上火车,谢谢您!”边说边把新皮箱交给了木场。木场毫无思想准备,问道:“朱人达,你怎么不自己拎上车啊?”

周迪道苦笑一声说:“您看看我这身打扮,你们日本人一定会找我麻烦的,叫我打开检查,岂不是耽误您上车的时间了嘛。”

木场掂了掂皮箱,感到份量很重,皱了皱眉头问到:“朱人达,你这个家伙搞什么名堂啊,是不是在做黄金生意发财啊?”周迪道挤眉弄眼地小声说:“我不做点儿生意,哪来的吃喝啊!您看我这次来上海逛了一趟,花了不少钱,得带点儿黄货回去补贴补贴啊。”

木场听了哈哈一笑,丝毫没有怀疑,提着皮箱大摇大摆地上了火车。

这一路上,还经历过多次检查。每次检查,都是一次生死考验!徐笑奇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但由于那只装火药的皮箱一直放在木场身后,日军的宪兵从未过问。就这样,周迪道巧妙地让木场亲自护送这一箱火药,顺顺当当地到了宁波,又经水路送给四明山的战友们。

抗战胜利后,“400小组”胜利完成使命,全部安全撤离,奔赴新的战场。

如今,当年“400小组”的潜伏英雄们已离我们远去,他们大多很低调地隐在历史之中。但这只传奇皮箱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它见证着敌我双方在情报战场,一个个智慧的博弈;它见证着“400小组”潜伏于敌人心脏,一次次的生死较量!它是共产党隐蔽战线斗争历史的浓缩,潜伏英雄们传奇经历的再现。

“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400小组”和无数潜伏英雄们的忠诚与信仰,牺牲与奉献,我们将永远铭记! (本栏目责任编辑 陶炳才)

猜你喜欢

皮箱火药箱子
炼丹的意外收获
没有应和就没有独白
“火药弟弟”
一模一样的箱子
箱子
魔鬼的皮箱
薄箱子
戏太少
领个箱子去街上
调包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