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伟民: 是非功过交予后人评说

2018-05-28

检察风云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同盟会伟民黄兴

民主革命家黄兴一生为国家民族不计私利,并以“笃实”“无我”教育子女。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依然牵挂的是自己的战友及革命事业。他的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为了革命不惜变卖家产

《检察风云》:您的祖父黄兴先生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外界一般以“孙黄”并称,据您了解,他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

黄伟民:我的祖父应该说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曾入城南学院读书,也就是现在的湖南第一师范,后来因为成绩好,被选拔到两湖书院。两湖书院是张之洞办起来的,师资力量很强,祖父在那里学习成绩也很突出,他在12次大考里6次排名第一,院长梁鼎芬对他赞不绝口:“品学兼优,智虑精明,文似东坡,字工北魏,诗尤豪气磅礴。”因此,1900年,他被派往日本考察学务。当时的中国可谓内忧外患,时常挨打,他把学习考察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认为只要学好文武两种本领,同时常存“亡国亡种之心”,那么,“天下之事皆可任也”。那个时候,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唐才常策划的自立军起义也遭遇失败,给祖父的刺激很大,他逐渐认识到,不推翻专制的清王朝,很多事是办不成的。

因此,他就想办法成立革命团体。1903年11月4日,祖父借寿庆之名,邀约爱国志士陈天华、张继、吴禄贞、周震鳞、秦毓鎏、章士钊、翁巩、谭人凤、刘道一、刘揆一、胡瑛、宋教仁、徐佛苏等20多人聚会于长沙南门外保甲局巷彭渊恂宅,以兴办矿业为名成立华兴公司。华兴公司以隐语“同心扑满,当面算清”为革命口号,并提出“倾覆北京,建瓴以临海内”。1904年2月15日,在长沙龙璋西园寓所(今长沙明德中学)正式成立革命团体——华兴会。推举祖父为会长,宋教仁、刘揆一、秦毓鎏为副会长,以“驱逐鞑虏,复兴中华”为革命口号,提出由湖南首先发难,争取各省响应的策略。随后大力招募会员,其后约半年时间,华兴会成员及外围组织人员有10万之众。这也为后来和孙中山先生共同成立中国同盟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后来的同盟会成员骨干多数是原来华兴会的。

《检察风云》:据说,华兴会刚成立就准备起义,但并无多少钱财,黄兴先生出了很大力。

黄伟民:要打仗,钱很重要,但当时确实拮据。为了筹款,祖父与他的继母易氏和夫人廖淡如商量,将凉塘祖居老屋和300石祖遗田产卖掉,所得到的款项一分为三:一部分用作筹办华兴会的经费;一部分用来购买距凉塘7华里的浏阳河畔石家河埠几间简陋的房子,作为家人居所;剩余一部分原打算补贴家用,可是,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亟需经费,他又将这些钱捐给了同盟会。这种捐钱的事,后来还出现过。我祖父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在乎私利,也就是他一直说的“无我”。

祖父主动选择救亡图存

《检察风云》:我们了解到,“笃实”“无我”是您的祖父定下来的家训,这个家训是如何来的?

黄伟民:1912年秋,我的父亲黄一欧和大姑黄振华由湖南都督府资送赴美留学。为此,祖父为父亲题写“笃实”二字,希望他为人处世谦虚谨慎,笃实厚重。后来,又写了“无我”赠给大姑。自此,“笃实”“无我”的家训便确立了下来。祖父是这样要求家人的,他自己更是这样做的。“无我”就是要牺牲“小我”,做到“无我”。“笃实”是做人要实在,不要搞虚华的东西,不去追逐名利。

《检察风云》:有哪些事情可以体现呢?

黄伟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日,湖北军政府电促黄兴来鄂主持大计。从11月3日至25日,祖父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领导民军在汉口、汉阳苦战20余日后,退至武昌。湖南率先响应武昌起义,相继争得20多省宣布独立,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2月2日,苏、浙、沪联军攻克南京。4日聚于上海的独立各省代表组织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公推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祖父始终以“笃实”“无我”自勉,以黎元洪为首义元勋,抑居副职,乃坚持大元帅不就。17日,各省代表改举黎洪元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并以副元帅暂行大元帅职。此时,孙中山电告黄兴,他已在回国途中,于是,祖父便决定不去南京就职。并说:“孙先生是同盟会总理,他未回国时,我可代表同盟会,现在他在回国途中,我若不等他到沪,抢先一步到南京就职,将使他感到不快,并使党内发生猜疑。革命同志最要紧的是团结一致。要团结一致,就必须不计较个人的权利,互相推让。”于是同盟会决定在南京设立临时政府。12月25日,孙中山回国。29日,各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类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因为祖父当时家里条件非常好,学习成绩也突出,如果去做官,是非常稳妥的道路,但他看到中国的现状,最终决定革命。他不是不愿过高贵安逸的生活,不是不想孝敬长辈、陪伴妻儿,不是不爱惜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在无国与无我的两难选择中,他宁愿选择后者!所以,章太炎曾称赞祖父说“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这是比较公允的。

父亲不愿我去宣传他

《检察风云》:您的父亲黄一欧很小就跟着您祖父参加革命,他是如何传承“笃实”“无我”的?

黄伟民:我在父亲身边生活了44年,感知到他一生奉行的原则是“认真做事,踏实做事,低调做人”。他一直告诫我,不要去宣传他。父亲从小就投身革命。1904年华兴会起义事泄,我家被军警包围。湘按察使抓不到黄兴,欲捕杀黄兴长子黄一欧。13岁的黄一欧于1905年被逼走日本。1907年,经孙中山和章太炎介绍加入同盟会,时年15岁,是同盟会最年轻的会员。

1910年年底,同盟会决定组织黄花岗起义,在香港成立统筹部。父亲奉祖父命从日本购运军火。1911年2月,通过同盟会会员、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关系,买到一批枪支弹药,由父亲运送至香港。这时,父亲随身携带着四大箱行李,里面装着50支驳壳枪,20支勃朗宁和1万多发子弹。为了掩护,他冒名宫崎龙介,穿着和服,讲着日语,摆着日本人的派头,通过重重关卡,顺利地把武器交给了由祖父任部长的同盟会香港统筹部。当时风声很紧,运送武器是一项艰难而危险的任务,可他从不向我们提起此事。黄花岗起义经过浴血奋战,终因实力悬殊而失败,父亲参加了起义,死里逃生,经香港至东京,是黄花岗之役少数幸存者之一。

武昌起义成功后,祖父电召父亲赴港,随即父亲奉命赴上海,参加光复上海之役,后往来镇江、杭州之间,联络各地,组织江浙联军,任沪军先锋队副司令。革命军与清军决战于武汉,为策应武汉,牵制清军,父亲黄一欧等率沪军,会同浙、苏、吴各地民军攻南京。当时祖父黄兴在汉阳前线,寄八字家书:“努力杀贼,一欧爱儿。”落款处盖有祖父常用的一个小章“灭此朝食”。父亲在战场上接到祖父的来信,深受鼓舞,“辄有中宵起舞,灭敌朝食之慨!”在战斗中,父亲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宫崎寅藏先生曾赞之曰:“诚不愧为其父黄兴之子。”

不能单纯以成败论英雄

《检察风云》:据史料记载,您祖父在弥留之际,关心的还是革命战友,有这回事吗?

黄伟民:是的。所以说,祖父直到去世,依然在践行“无我”。宋教仁大家都知道是被刺杀的,宋振吕是他的独生子,祖父得知他在上海出入黄街柳巷,曾嘱咐他与父亲同住,以便规劝。去世前一天夜晚,祖父嘱人把宋振吕叫到病榻前说:“你的父亲是我的好朋友,是为国家死的,只有你这一个儿子!我现在不能照应你了!你务必好好地为你父亲争气,我就死也放心了!”

《检察风云》:一个历史重要人物,往往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黄兴先生领导的军事行动多以失败告终,不宜评价太高,您怎么看?

黄伟民:我们家对待外界对祖父的评价,一向采取百家争鸣,是非功过,交给后人来评说。这也符合祖父一向包容的胸襟。具体到“常败将军”这件事上,我们也要具体、客观分析。祖父参与领导的几次起义的失败大多是由于准备不够充分、敌我力量过分悬殊、饷械不济而败,并非完全是军事指挥的失误。比如武昌起义后的阳夏战役,其失败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官长不用命”“军队无教育”“缺乏機关枪”。当然,也还有另外一些因素,比如没有得到黎元洪军政府的有力配合,甚至连军事指挥权也没有完全集中到他的手中,造成事权军令不一。

另外,我们不宜单纯以成败论英雄。有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打击了敌人,加速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和瓦解,也能够唤醒民众。如果没有这些前期的失败和教训,辛亥革命的成功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采写:闻涛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同盟会伟民黄兴
游黄兴公园
黄兴:具有真知远识的政治家
那一片红
轻轻的走近你
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黄兴:为“亲人”奔跑的“小幺妹”
同舟共济,统一战线
论陕西辛亥革命中同盟会的作用
兴中会与同盟会之异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