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立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
2018-05-28林竹盛
林竹盛
市场经济其实也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建立,是市场平稳运行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以说,信用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商务作为市场的核心,其信用的建立又是整个信用体系的重心,只有建立良好的商务诚信,才能真正确立信用经济,才能实现真正的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运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规定了商务诚信领域主要从安全生产、金融、税收等14个重点领域展开,要求用信用的手段从各个方面、各个主体、各个环节解决市场失信问题。国务院多个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快商务诚信建设”的总体要求。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也做出工作安排,提出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分步实施、分级共享”的原则,引导建立市场化信用标准体系,保证商务诚信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显得尤为重要。
商务诚信建设需要信用标准体系作为基础。信用制度是整个商务诚信建设的基础,包括信用制度体系建设和信用标准体系建设两部分,前者为社会信用体系合法合规建设提供法律法规,而制定统一的信用标准体系,则是为保障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提供统一规范。作为信用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标准体系的搭建是推进商务领域信用信息应用、规范信用服务市场、提升政府商务监管能力的关键技术制度,对建设商务诚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统一的信用标准体系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快速发展,使各省市县区域、不同系统之间实现接轨,保障不同网络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数据信息的可比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信用信息的开放和规范商务诚信平台信用服务,界定需要强制公开的信用信息,节约政府和企业的投资成本,提高信用信息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此外还有利于促进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良好的商务信用环境的形成,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形成统一的守信与失信的评价标准和依据,提升信用道德,促进良好的商务信用环境形成。
商务诚信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
标准体系的建设要遵循一致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原则,结合市场主体分类、商务信用具体工作的需要来设计和实施。
目前,商务诚信信用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可分为三层结构,分别是基础框架及系统设计(基础层)、通用规范类标准(通用层)和应用及其他类标准(应用层)。处于标准总体框架不同层次的信用标准,按照相互支撑、协调一致的原则应用在各领域,最终为实现商务诚信建设标准化进程提供支撑。
1、基础框架及系统设计。基础框架及系统设计属于信用基础类标准,处于公共服务平台标准总体框架的最顶端,统筹规范和支撑标准体系的基础标准化工作,是建立完善各个重点领域标准体系的基础,我国在正式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前就已经发布实施了《信用基本术语》《信用标准化工作指南》《信用主体标识规范》三个基础性国家标准,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了部分修订。商务诚信基础性标准主要包括商务诚信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框架、商务诚信主体标识规范等。
2、通用规范类标准。通用规范类标准处于标准体系总体框架的中间层,规范和支撑信用信息基本管理流程等阶段,是适用于不同领域、不同主体的普适性标准。目前,我国通行的通用层国家标准仅有《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规范》,亟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商务诚信通用层标准主要包括信息采集类、共享与交换类、数据处理类等。
3、应用及其他类标准。应用类标准是针对信用产品应用和信用管理的规范集合,处于标准总体框架的最下端,分别面向不同主体规范不同领域信用信息管理过程。目前,我国发布的应用层国家标准有《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指标》等10多个,但商务领域涉及子领域众多,现有的国标难以满足应用需求,还需进一步完善,形成体系化标准制度。商务诚信应用层标准主要包括行业信用评价、行业信用报告编制、商务等级划分、信用产品使用规范、商务信用信息数据管理等。
商务诚信标准体系框架图
基于VCS技术的商务信用标准框架内容
VCS理论是基于企业信用价值评价的3C理论,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和信用行业实际情况,将信用要素分为价值观(Value)、履约能力(Competitiveness)、社会责任(Social ability)。从市场主体的价值观、竞争力和社会责任三个维度出发,信用主体在信用交易中所产生的信用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参照存在于信用主体之间的频繁模式、相关性或因果结构,进而探求受评主体的信用风险形成因素,就信用主体的不同类别分别构建信用标准。以上对标准框架的三级划分,分别进行内容要求设计,充分发挥标准的指导、规范作用。
1、顶层设计。包括《商务诚信标准体系总框架》,用以规定商务主体公共信用信息标准化的总体框架和相关要求,对具体标准的研制起顶层指导作用;《商务诚信主体标识规范》用以规定信用主体中组织和自然人的标识构成及标识唯一性的确定。可以说基础层标准主要起总领性作用,因此内容编制上要注重宏观性、广泛性、适用性。
2、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是前提,是基础,也是保证。通过对商务诚信信息资源分类、目录和编码的标准化设计,对商务诚信主体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基本原则进行规定,对基础数据项描述、数据项目录规范、数据项的扩展原则等进行规定,明确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的范围、原则、要求和方法,夯实“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建设商务诚信的基础。
3、应用阶段标准。根据商务诚信主体分类以及应用阶段不同,分别研制包括主体术语和定义、信用评价规范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信用报告编制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信用等级的划分要求和依据、联合奖惩工作规范、信用服务机构服务管理规范、数据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管理、信息安全与保密技术规范等内容的专门性标准,从实施层面对商务诚信建设工作加以标准化、统一化,促进商务诚信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全面落实。
商务诚信标准体系的研制,不仅能够有效从制度规范上保证各商务领域诚信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为地方建设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即以标准化制度引领具体工作贯彻实施。
从国家层面发出,在遵守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范要求,识别商务诚信建设过程所需提供的不同服务需求,把握建设流程的关键环节,搭建商务诚信的标准体系框架,推进落实各类标准的研制及宣贯,是目前各级政府部门开展本区域内商务诚信建设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