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网络文学的肇始与兴起

2018-05-27陈定家

创作与评论 2018年1期

陈定家

摘 要:关于网络文学的起源与发展问题,一直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说法。但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最早开辟出文学网络化生存的通道,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网络文学的肇始与兴起,应该从最初的北美网刊中寻找源头与起因。回顾和整理网络文学的“史前史”,清理网文史上那些不能忽略的人物和事件,已成网文研究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网文起源;《华夏文摘》;《奋斗与平等》

关于网络文学的起源与发展问题,在其尚未进入学术研究视野之时,就已经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说法。在2018年举办的“网络文学20年的各种研讨会与庆祝活动中,也出现过一些质疑“20年”的声音,回顾和整理网络文学的“史前史”,清理网文史上那些无法思略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已成当务之急。

网络文学问世20多年后的今天,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中华网文“肇始于北美,兴起于台湾,繁盛于大陆”,中华网文与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游戏,是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中并驾齐驱的“四架马车”。 前一句话是对中华网络文学史按时空顺序划分的一种大写意式的描述,后面的判断是对中华网络文学在世界文化背景下的一种身份定位。这些说法或许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中华网络文学,从最初的“桃花三两枝”走向如今的“橙黄橘绿时”,也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在这个不算太长的过程中,网络文学实际上已经出现过无数惊艳绽放的时刻。无论从艺术的视角还是从市场的立场看,网络文学所拥有的潜力与前景,即便不能够说足以傲视大片、动漫和游戏,但至少可以说,并列其间是毫无愧色。与大片、动漫和游戏相比,网文无疑是后起之秀,但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王国里,网文却是名副其实的活水源头。

如前所述,有关网络文学的发生与发展问题,在其尚未进入学术研究视野之时,就已经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说法。关于网络文学的“史前史”,有很多重要事件是无法忽略的。例如,1988年,中国留美学生严永欣开发的汉字处理软件“下里巴人”,实现了简体汉字的“机上读写”功能,为中国文学开辟网络之路,铺垫了一块重要的奠基石。1989年,魏亚桂、黎广祥、李枫峰等留学生,研发和完善了简体汉字在互联网上的传输问题。海外中华儿女自主研发的这一款款铭刻着中华文化印迹的软件,为开启华文文学网络写作的重重门禁,打造了一把把神奇的金钥匙。

一、“奠基石”和“金钥匙”

毫无疑问,简体汉字的“机上读写”和网上传输这种“奠基石”和“金钥匙”的作用至关重要,无以替代。但网络文学这台大戏的主角,畢竟是网刊编辑和网文写手。可以说,海外学子中的早期网编与写手,既是北美华文网络的缔造者,同时也是网络文学的开创者。在中华网络文学“开创者”的行列中,不少初期写手的名字,注定会载入网络文学的史册,如少君、图雅、方舟子、王伯庆、百合、莲波、瞎子等,他们当之无愧地享有中华网络文学之先驱的美誉。

对于早期北美网络文学的研究,蒙星宇和施雨两位女性研究者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过专深的探究,她们的研究为相关问题提供了最重要的文献。蒙星宇指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具有内源自发性,它最早开辟出华文文学在网络世界的存在通道,率先显现出网络文学在写作模式、文学范式、文学精神等方面给文学带来的新变,是发源于海外,反哺中国,始于技术,滋养文化的特殊的文学现象,为华文文学在网络全球化时代的存在与发展指引了一条道路。”{1}蒙星宇的描述,言简意赅,定位精准,堪称是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评介的点睛之笔。但我们也注意到,迄今为止,关于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研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说,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还是一片榛榛莽莽的初生学术领地,正期待一群披坚执锐的拓荒者去大力开发。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研究者们一涉及网络文学的起源,都会从北美说起,但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界,对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详细情况,明显缺少应有的深度关注,迄今为止,研究成果十分薄弱,有分量的论文与专著屈指可数。整个研究领域可谓是“春寒料峭花期远,浅草未能没马蹄”。仅就为数不多的既有学术成果看,其研究视野还相当逼仄,相关文章往往局限于少君等少数作家和“新语丝”等几家网刊之上。

但是,如果从发展的眼观看,我们便会欣喜地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重要性。北美这个无可争议的网络文学发源地,无疑是一片异彩纷呈、风光无限的学术领域。稍作深入探究,便不难发现,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原野,优秀作家群体,有如仲夏夜的天空,繁星闪烁,令人目不暇接。如丁键、严永欣、阿羊、黄谷扬、少君、方舟、朱若鹏、张朗朗、散易生、图雅、百合、莲波、司静、阿待、亦歌、刘嵘、幼耳、笨狸、吴过、若玫、瞎子、王伯庆、风在吹、碧云天、秋尘等,他们都是曾在北美网络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或诗人。据统计,仅在《华夏文摘》《新语丝》《花招》等几家著名网刊中发表过文学作品的作者,就有数百人之众。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作者中的不少人,即便后来移居欧洲或回到中国,也依然会以网络写手的身份活跃在北美文坛,由是之故,人们还是习惯于将其归入北美网络文学写手的行列。

从网络文学发生发展的视角看,上述最早的作家全体和最初的几家网络平台如“华夏文摘”与“ACT”等,或许是我们建造网络文学历史博物馆的“奠基石”,以及打开网络文学最初那扇神秘之门的“金钥匙”。

众所周知,1979年美国就有了互联网的雏形,经过十来年的发展之后,曾经作为军事机密的网络已随着电脑普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990年代后,网络商业化、国际化的浪潮漫卷全球。在这种背景下,最早的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于1991年4月5日正式创刊,这一著名的电子刊物,最初只能通过电子邮箱订阅,且只能通过英文网络以附件形式,发送到订户的电子邮箱。在创刊号的首页,编者郑重其事地写下了如下字样:“全球首家中文电脑期刊,中国新闻电脑网络(CDN)主办。一九九一年四月五日创刊,每周星期五出版。”

当时在北美的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缺少及时了解国内新闻的渠道,这个“电子周刊”发挥了信息交流的作用。用少君的话来说,这份电子刊物,“在时代风云激荡的思国怀乡深情中应运而生。”{2}大多数文学研究者都把《华夏文摘》的创刊,看做网络文学问世的标志。当有关网络文学起源的资料存在着许多混乱的说法。经过大量相关资料的考证与比照得知,1993年6月28日,中国留学生在Usenet上建立了“alt.chinese.text(中文新闻组)”(ACT){3},中文网络文学以新闻的方式在全球互联网上传播。因为当时没有WINDOWS,基本上都是专业学计算机的才能用电子新闻组。由于不是中文系统,写汉字都要转成图片贴上去,读与写都不胜其烦。直到留学麻省理工学院的严永欣等人开发出中文软件“下里巴人”之后,汉字输入问题才开始得到解决。

资料表明,1990年代初,美国各地中国留学生相继创办一些综合性中文电子杂志。实际上,不仅在美国,在世界其它地区,如欧洲、日本等地,留学生们也都创办了自己的中文电子杂志。大家为了更有效地交流思想、联络情感、消愁破闷,利用网络建立母语沟通渠道,这几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ACT的流行,忽如一夜春风来,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纷纷仿效,300多个中文网站魔法般“从天而降”,一番“耀世绽放”之后,这些草创期的的留学生网站,如今大多已经消失于网络空间的茫茫星际之中,但其中也有一些坚持至今的佼佼者,它们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或浓或淡的一笔。例如,方舟子于1994年创建的《新语丝》是最著名的网络文学网刊之一,迄今为止,“新语丝”仍然不失为一份有影响的网络文学網刊。早期著名的文学网刊,除了“新语丝”外,还有1995创办的专注“诗歌”的《橄榄树》,以及1996创办的专注“女性文学”的《花招》等。{4}

二、“文化震撼”与“海外写作”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网络文学的出现,是全球化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没有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就不会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汹涌澎拜的留学潮;没有那一波又一波的留学潮,就没有那么多莘莘学子“立在地球那边放号”,就没有那么多华夏儿女远离父母之邦,就没有那么多的乡情乡思需要倾诉;就没有《新语丝》《橄榄树》《花招》;就没有如繁星闪烁的诸多网刊与网页,就根本不会出现所谓的网络文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正是中华海外学子们的催促和引领,中华网络文学才得以在北美诞生。用马季的话来说:“海外网络文化的领先优势和游离于汉语母体的留学生对中文的依恋,使他们乐于用自己的母语在互联网上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因此说华文网络文学的产生既是偶然,也是必然。”{5}总之,网络文学的呱呱坠地,既是各种历史机缘的巧合,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结果。

在早期留学生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个主题,那就是远离祖国和亲人的留学生最初遭遇的“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即《北京人在纽约》等作品中所展现的那种中西方文化碰撞所造成的内心冲突。异质文化之间的矛盾,对许多初出国门的华人,往往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挫折与伤害。如一些移民学生“初次踏上花花世界,耳目全新。走亲访友,目睹家家以车代步,屋里堂皇富丽,电脑设备样样俱全,而且有的还拥有数幢房屋。反观自己两手空空,对比之下使人惆怅异常。”{6}一旦遇到更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无端遭遇心情灰暗的时刻,美国这个曾经“千万里追寻着”的天堂,仿佛突然变成了冷漠无情的地狱。当他们从这种异常失落的心境中醒悟过来之后,那种令人憧憬的西方文化神话顿时黯然失色,“美国梦”的诸多神话,也随之纷纷破灭。

当两种文化的冲击终于尘埃落定,一度受抑制、被忽略的母语文化,悄然变成了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以及情感寄托之所,及时给他们带来亲切可靠的心灵慰藉。关于这一点,在少君以留学生为题材的小说中得到过相当充分的表现。聂庆璞在分析少君的作品时指出,少君笔下的中国留学生、新移民们在席卷大陆的留美风潮的裹挟下,飘洋过海来到“天堂之地”——美国,起初在文化价值观的取舍上,不约而同地倾向西方社会、西方文化。然而在追求自身真正的精神家园,在真正想得到灵魂的休憩时,母国文化、传统文化才是最温暖、最恬静的港湾。他们只有从对祖国的情感中,才能找寻到自身在异国文化中的位置,这种不可替代的爱,是他们生存的支柱,也是他们获得勇气和目标的源泉。中国知识分子包括第一代美国华人作家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不能以理性的现代人的身份在异国社会和文化中从容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时,在徘徊于两种文化之间又难以扎根的困境中,茫茫大洋阻隔,望断天涯路,回想过去,思乡不断,寂寞、漂泊、流离、苦闷之感油然宣泄而出。{7}

陈九在《海外中文写作和我自己》中写道:“我在纽约从事中文写作20余年,经历过很多写手走了来、来了走,潮起潮落的过程。但无论如何,仍然有不少人执著行走在这条无助的寂寞之路上,包括我自己。有人说文学的本性是功利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我看未必。我的感觉恰恰相反,海外中文写作虽说不伦不类,没皮没脸,但起码有一利,我们写作的动机是纯粹的,因为热爱,为构筑生命而记录情感,能发表固然好,即便无人欣赏,只贴在自己博客上,还会继续写下去,这正是海外中文写作经久不衰愈演愈烈的原动力。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对孤独的逃避,一种内敛自省的苦渡,清风明月的独白,是无边无际的安静与放手,是为保持内心平衡,不被平庸的居家生活逼得去偷情或到大街上放枪,而给自己创造的宗教。”{8}

物质贫乏现象或许很快就能够得到改观,精神的困顿与迷茫,则只能依靠精神的方式得以救治。从某种程度上说,早期的网络写手都或多或少是出于精神的渴求才投身网络写作的。在最早的一批写手中,少君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少君,原名钱建军,1960年出生于北京一军旅之家,18岁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声学物理,毕业后当过《经济日报》记者,参加过政府一些重大经济策划与研究工作。1988年赴美德州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学成后历任美国两所大学的研究员,并兼任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南昌大学教授等职务,1998年被《世界华文文学》选为年度封面人物。2000年,40岁盛年时,他宣告退休,专事游历写作。

关于少君的作品及其相关研究文字,据《网络少君》一书统计,出版作品有《现代启示录》(1991)、《未名湖》(1996)、《奋斗与平等》(1999)、《人生笔记》(2000)、《网络情感》(2001)、《西城东城》(2001)、《人生自白》(2003)、《天府成都》(2003)、《约会周庄》(2007)、《人在旅途》(2010)等各种版本的著述近40多部;编著作品主要有《北美华文创作的历史与现状》(1999)、《海外新移民文学大系——北美经典五重奏(五卷本)》(2006)等30多种,收录其作品的各种文学文集更是不计其数。

上述作品,大多是少君网络上颇有影响的文字的结集。例如,网上流行的《网络情感:旅美作家少君网络文学精品》一书,是少君网络文学作品系列中的一种,所收录的小说主要有:《大厨》《图兰朵》《爱是什么》《我先生》《告别》《ABC》《破车》《爱是不能忘记的》《新移民》《经济学家》《歌星》《大陆人》《初恋》《洋插队》《绿帽子》;散文有:《爱在他乡的季节》《因为爱你》《她》《殉诗》《荷花》《张家界》《牌坊》《缘思》《大陆纪行》《秋叶》《躲他们远些》《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父子情深》《女朋友》《上海印象》《无悔》《网络哈佛》等。书中附录的三篇文章——《网络作家少君》《“网”上走来一“少君”——记旅美网络作家少君》《追求“不朽”的少君》都是评介少君其人其作较有代表性的文字。

按照少君自己的说法,出国前,他曾是《经济日报》的一名记者,那时20出头,风华正茂,从事着令人羡慕的职业,但当他获得了留美深造的机会时,他毫不犹豫地放棄了记者这个时称 “无冕之王”的美差。就这样,他从“天堂坠入地狱”,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美国重新开始奋斗,而且越是离家乡遥远,越是对故国文化眷恋,却又找不到宣泄的方式。1984年,网络开始在美国流行,于是少君将自己的感触输入计算机通过网络传输给同学朋友们,而当时的计算机还是UNIX系统,转换成中文格式程序复杂,因此第一批网络文学作家均是如他一样出自物理科班生。1988年,少君开始了网络写作,多是以随笔方式,书写打工、读书方面的感受。1991年《华夏文摘》第一次刊登了他的作品《奋斗与平等》。而直到1998年,少君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一名作家,那年他受邀出席中国作家协会在福建举办的文学座谈会,会议内容就是方方、铁凝、陈世旭等一批国内最知名作家向移民作家们学习。{9}

三、“网络少君”的《奋斗与平等》

作为传统作家的少君,虽然也写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但在当代文坛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在群星璀璨的当代作家群体中,“集体的光亮”使得任何个体都显得相对“失色”。当对于新兴网络文学来说,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对北美网络文学有过深湛研究的蒙星宇在《网络少君》一书中宣称——少君是“全球中文网络文学第一人”。

首先,少君是第一篇中文原创小说的作者,1991年4月,他在美国网站上发表了全球第一篇中国原创小说《奋斗与平等》;其次,少君还是第一位评介网络文学的学者,他在1998年10月中国作协召开的“北美华文文学作品研讨会”上,首次向中国学术界介绍了网络文学,根据会议发言整理的论文《华文网络文学》是中国第一篇关于网络文学的历史、特征,对传统文学冲击挑战问题的学术论文 ,网络文学从此首次进了中国学术界的研究视野。第三,少君也是中国第一批成功进行商业化写作的网络作家。1999年至今中国大陆、美国、台湾地区等各大出版社争相出版他的40多部网络作品集。他在中文网络上笔耕了20年,以卓越的网络文献实绩和文学实践,率先创造出大规模的高品质的网络作品:100篇原创网络短篇小说《人生自白》系列,开创了网络“自白体”的先河。这些理由已经很充足了。

但是,少君对网络文学的贡献还远远不止这些。事实上,少君还率先引领了网络时代文学范式的两次重大变化,即网络自娱写作和网络两栖商业化写作;率先展示出网络时代的文学精神:游戏精神、个体精神,他充满游戏精神的网络文学作品,不仅以随心自娱的写作心态突破了文学创作的范式,更以“流浪者”的深刻调侃和超然的“玩家”精神,为商业化浪潮中的文学僵局带来了一股另辟蹊径的清源。他充满“个体精神”的写作,以理性的个体自我意识和自然的个体情欲之美,补充了中国文学的创作规则和审美范本,为一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精神的中国文学带来重要补充和有益启示。有鉴于此,蒙星宇认为,少君应该是一个被中文网络文学永远铭记的名字,也是应是被中国文学史铭记的名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少君的网络文学作品是全球中文网络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10}

少君的经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首先,少君是在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的1980年代末期的留学潮中走出国门的年轻俊彦,是真正践行“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之理想的“八十年代新一辈”。其次,少君兴趣广泛,而且多才多艺,在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都颇有心得,这种百科全书式的“多能”,在他的创作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示。尽管他是一个非文学科班出身的人,但他在语言的领悟和写作技巧的把握方面,丝毫不逊色于专业人士。在他的笔下,大千世界,栩栩如生;人生百象,跃然纸上。

少君描绘人生世相的著名作品是《人生自白》。这部作品主要内容是对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百态人生的描绘与评述,作者思考的主要问题是中国人在致富奔小康的同时,如何提高与保持健全心灵与健康心态?这部使少君扬名海内外的短篇集,“以对平面化的世俗人生的描绘,丰富信息的提供和真实的虚构、冷漠的抒情的笔法,构建出一道后现代的文化快餐”,同时也为当代人提供了一幅审视人生世相的时代长卷,有人称其如“一幅‘清明上河图般的浮雕面影”,从作品所涉及的题材之广泛、人物之众多、世相之迷离、心态之繁复等情况看,将《人生自白》视为当代“清明上河图”似乎也不算夸张。

最早研究少君且出版过《解读少君》的陈瑞琳说:“少君是一个人格建构非常成熟的作家。在他身上,正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时代变迁的风云,而且是博采中西芳华,融现代科技资讯于一体,同时他的笔又是饱蘸着生活的源流!这,才是少君的创作之所以如此具有张力且一发而不可收的根本所在。”{11}

少君自己也认同这样的说法:他之所以下笔万言,文思奔涌,真正的源动力是其内心深处一直渴求着一种“灵魂的宣泄”,从而舒弛经济运作带给他的精神羁绊。他并不愿成为一个纯粹的学者、企业家,他要在文化的意义上塑造自己的人格。“宣泄”二字,无疑是少君早期小说的关键词,同时也是早期网络小说的主要特征。

学兼文理、道贯中西的少君知识之渊深,见闻之广博,在早期北美写手总是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在《人生自白》后记中,少君也坦言了“以文泄气”的宣泄动机:“一时冲动地来到美国,一下子从行走中南海的年轻学者变成中餐馆端盘子的小侍者,从指点江山的青年理论家变成美国二流大学的留学生,其中失落与痛苦的情感真是罄竹难书。”“我开始抱着眼不见心不烦的理论搞经济研究,以后来到美国留学,大学任职,又下海经商,堵在心里的那股气,始终难以释放,后来去了次佛光山,经高人指点,就开始了以文泄气,修身养性的漫长生活。我不能不写作,写作使我在与金钱游戏的压抑中得到释放,写作也使我在异域的漂泊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所在。”有评论说,少君把文字中的故国之梦,变成了治愈“边际人”心灵深处矛盾、困惑的良药。对他来说,如果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心灵的困境是他需要宣泄的原因,那网络写作则是一种宣泄的途径,所以他喜欢称自己的《人生自白》为“宣泄文学”。{12}

有研究者认为,少君在《人生自白》中所体现的那种敏锐观察和绘声绘影的叙述风格,具有一种寓大义于微言的优势。以此优势进入散文,加上少君无论对于故国还是对于世界无所不能涉足的开阔视野,便构成了少君大散文的基本态势,从小说到散文,如少君充满奇遇的戏剧人生,从一个高潮走向另一个高潮。少君的这些散文,就如同“人生自白”一样,不是想要影响别人的灵魂,也不是为了稿费,而“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文化的爱,是一种心灵需要的喷发,是一种精神希望的寄托。”{13}

关于少君的诗歌创作,也引起了网络读者较大的兴趣,少君的诗歌,数量虽然不太多,且散布于各种诗歌网站,如大陆的《海外学人》、台湾的《中央日报》和《联合报》、美国的《世界日报》和《达拉斯新闻》、日本的《中国》月刊等,但其影响却不容忽略。这些诗歌不仅形式别致,而且内容相当广泛,有研究者将其归纳为三大类别:一是对人生的亲情、友情的歌唱。二是对忠贞爱情的歌唱。三是对各种各样复杂人生的情思。少君的诗歌又有较深刻的哲理性。如他的《人生五步曲》《护士的眼睛》《北斗星》《一个病人的短语》等诗歌,就熔铸著诗人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感悟。他的短诗《生活》《梦》《醋》《太阳》《广告牌》在网上颇为知名。{14}

有研究者指出:“少君的小说,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自白体先河,他怀着忧虑的震惊,深切地关注着同胞在生命激流中的摸爬滚打和惊慌呐喊,把每一个个体人生的悲剧和喜剧都演绎为生命选择的必然结果,凸显了他作为经济学者的理性思辨,从而独树一帜。他的散文,融漫长的历史沿革,丰富的风俗民情,如画的自然风景于一体,气势恢宏,境界开阔,积淀厚重,语言纯美,纵横捭阖,恣肆汪洋,字里行间闪烁着灵动,充盈着飘逸,涌动着温情,是当代作品中少见的文化大散文。”{15}对于一个以网络文学闻名的作家来说,这样的评价或许有人怀疑评论家有拔高的嫌疑,但对少君作这样一个纸网两栖作家来说,这种评价还是恰如其分的。除了“开创自白体”或有争议以外,蒙星宇对少君的总体评价,相信那些认真读过少君作品的人定会深表认同。

我们讨论中国现代文学,人们往往把鲁迅的《狂人日记》作为开山之作,我们讨论新时期文学,刘心武的《班主任》似乎被认为是“第一声号鸣”。对于网络文学来说,究竟谁是开山之主?第一声号鸣于何人?这些问题,至今没有定于一尊的答案。但大多数人认为,中华网络文学的第一篇小说,那个相当于现代文學之《狂人日记》和当代文学之《班主任》的小说是《奋斗与平等》。当然,这只是一类比的说法而已,至于恰切与否,则是另一个问题。

少君的《奋斗与平等》,发表于1991年4月26日出版的《华夏文摘》第4期。小说开头交代了背景:“去年圣诞节,我应美国新闻记者协会之邀到大峡谷渡冬假。我们住在峡谷西边一栋庭院式的高级度假别墅群中。”在这里,他与一位“一口上海话”的中国留学生闲聊开了。他对这个落魄的大陆留学生侃起了自己如何在“人人平等”的美国全靠“个人奋斗”而走向成功的故事。

小说中的言论,今天看来,仿如隔世,但在当时,却比较真实地反映出部分留学的心态:“我觉得从八零年大陆开放改革而大批往美国派留学生,十年过去了,本来早该涌现出众多的科学家,企业家和百万富翁。但当你在大陆人圈子中扫视时,你会伤心地发现绝大部分留学生仍然生活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发达、最自由的社会中的最底层,他们日复一日地在餐馆里端盘子、送外卖,在图书馆扫地、在仓库当壮工。为什么?!是这个社会不平等,还是我们这些同胞的心态不平等?”

小说从“我”的求学求职经历中,说明美国社会讲究的是公平与竞争。几年来,“我”从没有感到许多中国人所担心的种族歧视,“我”甚至觉得中国人倒是更具有一些种族歧视的观念。如在“我们”公司中的华人工程师,看不起印度裔和中东来的一些学者,张口闭口“老黑”“洋鬼子”,面对自己工作不努力,升职调薪却怪罪于美国人的“排外”心里。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全世界还有哪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能容纳这么多民族的移民?中国人的悲哀就在于对别人苛刻,对自己纵容,而且还常常夜郎自大。

小说中的“我”很不喜欢大陆人对社会的抱怨,他们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之外,甚至把自己放置在一个低层次的社会阶层中,然后又怨天尤人。“中国旅美学人有七、八万之众,如果能振作起来,重视自己和重视这个社会给每个人的平等权力,我就不相信会比犹太人差。今天我能住得起每天二百美金的房间,能花个四、五千度一次圣诞假期,是因为我奋斗的结果,付出和所得是等值的,动量守恒定律是永恒的。我不怕你心中骂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利用了这个社会的平等机会,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而你没有,我还要骂你太懒太散,为什么不去奋斗呢!”{16}

从信奉平等、强调奋斗的角度来说,这篇小说可谓是“满满的正能量”。但这篇小说在选材立意和价值导向方面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空间,至于说创作方法上的概念化说教,语言表述上的质木无文,以及情节设置上的波澜不惊,如此等等都说明《奋斗与平等》并不是一篇成熟的小说。当然,我们不能以鲁迅的标准或刘心武的标准去要求少君,我们甚至也不能用当下网络文学创作的的标准要求少君,因为那时的少君,根本就没有创作一篇开启网络文学新世界的心理准备,尽管后来他被幸运地看做是“世界中文网络文学第一人”。

值得注意的是,少君的作品的缺陷其实也是早期网络文学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的缺陷,毋庸讳言,当我们以传统纯文学的审美标准来要求少君时,上述作品的文学史价值显然会大打折扣。即便我们承认他的《奋斗与平等》是网络文学史上第一篇小说,那么充其量也只能说是这是一篇瑕瑜互见的早期草创之作。事实上,该小说在其发表之初,就受到了读者的严厉批评。在《华夏文摘》第5期“读者来函”中,一位署名牛异的读者说:“自该刊开办以来,每期我都翘首以盼。但四月二十六日第四期所登一篇文章《奋斗与平等》(作者马奇,原载《中国之春》),我读后觉得十分反感。”牛异首先怀疑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并对小说主人公的“炫富”表示强烈不满。如“今天我能住得起每天二百美金的房间,能花个四、五千度一次圣诞假期,是因为我奋斗的结果,付出和所得是等值的,动量守恒定律是永恒的。”牛异认为,马奇对中国留学生乃至中国人的评论也是很不公正的。牛异批评说:“你就是再发了,变成个百万富翁,也大可不必这样趾高气扬地对同胞说话。”此外,这封读者来信,还列举了小说的一些其他知识性和逻辑性方面的错谬。有趣的是,牛异在落款之后,特意标明此信“写于尼亚加拉度假村 (NIAGARA FALLS)”。平心而论,牛异的批评虽不无吹求之嫌,但也的确触及到了《奋斗与平等》的软肋。

注释:

{1}蒙星宇:《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见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2}钱建军:《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创作的回顾与展望》,《中外文化与文论》1999年第8辑,第158页。

{3}关于ACT建立的具体日期,多数相关著述都比较含糊,但也有极少数相对明确的说法,例如,1998年12月26日《中国青年报》“电脑周刊”发表的方舟子《ACT的兴起》一文认为,ACT是在1992年6月28日,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魏亚桂请该校的系统管理员建立的。魏亚桂提了alt.zhongwen, alt.chinese.text等几个名称供管理员选择,该管理员不懂中文和汉语拼音,于是就挑选了alt.chinese.text这个英文名称。

{4}维基百科“网络文学”条目,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

{5}马季:《读屏时代的写作》,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6}少君:《一只脚在天堂——在美中国人的告白》,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7}聂庆璞:《网络写手名家100》,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8}杨常胜:《百年海外华人作家创作扫描》,《中国新闻网》2013年1月24日。

{9}少君:《在首届新移民作家国际笔会上发言》,见http://www.jxnews.com.cn/oldnews/n1058/ca730777.htm.

{10}{15}蒙星宇:《网络少君》,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封三。

{11}陈瑞琳:http://learning.sohu.com/20000427/100134.html.

{12}聂庆璞:《网络写手名家100》,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3}曾慧燕:《北美华人移民文学的发展》,《世界日报》2005年12月9日。

{14}顾圣浩:《网络作家少君》,见http://www.my285.com/gt/shaoj

un/009.htm.

{16}馬奇:《奋斗与平等》,《华夏文摘》199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