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锅庄舞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以拉萨为例

2018-05-27官黎

西藏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锅庄拉萨藏族

官黎

(西藏拉萨市达孜区中心双语幼儿园,西藏 拉萨 850000)

西藏文化旅游起步较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存在着低层次性和一定程度的浪费。从开发的旅游产品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还基本停留在以前的旅游资源为主的观光旅游层面上,且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较少,文化的区域差异性没有充分体现,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休闲项目、趣味项目等可参与性项目的综合开发程度总体较低[1]。

西藏地域辽阔,民族文化丰富灿烂,锅庄舞作为藏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藏族民间又称:“卓”“果卓”“歌庄”等,藏语均含“圆圈歌舞”之意,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2]。锅庄是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开理解藏族文化的一把钥匙。因此,把锅庄舞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研究,对于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以及藏民族文化传承是十分必要的。

西藏致力于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保持本民族自身的特色对拉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现代旅游从自然观光走向文化欣赏,更强调游客的参与度,锅庄舞作为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是让人们深入了解藏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将锅庄舞作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并大范围推行,对促进西藏旅游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传承和保护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锅庄舞现状分析与研究

1.1 锅庄舞的综合价值

藏族是个古老且跨界而居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文章着重讲的是广泛流传于广大农牧区的自娱性的集体歌舞,比如在节日期间或茶余饭后,伴着歌围成一圈开始跳舞,又或者在茶余饭后几人围成一圈跳舞等,锅庄舞是很随性的舞蹈,节奏欢快,脚步多变,膝部颤动,腰胯扭动,有的步伐单一,反复跳动,有的舞步却多变且活。但并不是指所有的锅庄舞都是欢快、活泼的。

锅庄舞发展至今,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采,其综合价值主要表现在历史价值、民俗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等方面。

1.1.1 历史价值。锅庄舞历史悠久,藏族人认为它是藏族最古老的民间舞蹈。根据民间传说和昌都县锅庄舞的唱词,这种历史悠久的舞蹈形式,早在吐蕃时期就已存在。在《西藏图说》中有记载:藏民“俗有跳歌桩(锅庄)之戏”。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刊印的《卫藏图识》记载:“俗有跳舞桩(即锅庄)之戏,盖以妇女十余人,首戴白布围帽,如箭鹄,著五色彩衣,携手成圈,腾足于空,团奕歌舞,度曲奕靡靡可听”[3]。这充分证明了锅庄悠久的历史,为探讨藏族锅庄舞的起源以及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对锅庄舞起源的探究有助于捋清藏族锅庄舞的分布区域以及与周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交融。

1.1.2 民俗价值。在一些重要节日,例如结婚、丰收、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族人民会穿上盛装,一起围成圈跳锅庄舞。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有时间,三五成群在空旷场所跳锅庄舞。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休闲活动,也起到了健身娱乐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锅庄舞基于传统,与现代流行相结合,逐渐衍生出独特的舞蹈类型。除了一些重要的节庆活动,参与者必须穿着传统服饰之外,锅庄舞在场所、服饰等方面上都没有什么限制。就拿场地来说,在拉萨市区一些人口较集中且空间开阔的区域,如市民服务中心广场、药王山公园、宗角禄康公园等地,早上或傍晚,市民都会自发聚在一起围成圆圈跳锅。除了这样一些自发的锅庄舞场外,拉萨市的一些中小学还将锅庄舞这一形式引入到课间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锅庄舞在保持原有传统风格的同时与时俱进融入现代元素,在内容上不断地丰富。

1.1.3 社会价值。锅庄涉及居民日常生活、文化、娱乐等多个方面,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也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通过舞蹈形成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再认识,比起枯燥乏味的说教,参与式的教育更容易被接受。

锅庄舞是一项有氧运动,舞蹈分四段:序舞、慢板锅庄、快板锅庄、结束曲,整个运动过程符合人体运动生理的规律[4]。锅庄舞适合不同的年龄阶层,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运动量的大小,达到锻炼健身的目的。

锅庄舞参与的人数不受限制,在一些大型节日或者活动开、闭幕式上,经常能看到锅庄舞的表演。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及其影响力的逐渐加大,人们对锅庄舞从不知道到了解,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参与锅庄舞,对锅庄舞的传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也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1.1.4 旅游价值。旅游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现代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型旅游,他们更追求一种深度体验旅游,更注重参与性与融入性。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增加以及对深度体验兴趣的提高,使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西藏体验旅游很难满足游客的需求。锅庄是西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锅庄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游客对于深度体验旅游的需求,更能为本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1.2 数据分析

1.2.1 数据来源。笔者在拉萨市区人口较集中的地区分发问卷,针对本地居民对锅庄舞的参与程度、将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看法与建议等提出问题,以及游客对锅庄舞的认知程度、参与意愿以及意见建议。主要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在当地居民有效问卷的统计中,女性比例(58.1%)要高于男性(41.9%);受访者民族藏族(71.6%)多于汉族(28.4%)。在游客有效问卷的统计中,63.7%学历为大专或本科,11.6%为研究生及以上;37.7%月收入为5001-8000元,19.9%为8000元以上;88.4%的游客为汉族。此外,在两份问卷中年龄主要集中在19-55岁之间,受访者职业、婚姻状况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具体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 拉萨本地居民受访者人口特征

表2 拉萨游客受访者人口特征

从图1可以看出,当地居民和游客比较希望锅庄舞在晚上(19:00至21:30)进行;图2说明游客对锅庄舞的期待很高。图3说明游客和当地居民对锅庄舞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图4可以看出游客来藏旅游的目的多元,主要是观光和体验文化。具体数据见下表,以下数据均来源于问卷调查统计。

图1 拉萨本地居民及游客受访者希望锅庄舞安排的时段

图2 拉萨游客受访者对锅庄舞的期待程度

图3 拉萨本地居民和游客受访者认为将锅庄作为旅游资源敬献开发的作用

作用一:具有娱乐、健身交际功能;作用二:展示藏民族文化,引起重视从而传承文化;作用三:对地区旅游热的带动,从而增加旅游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作用四:对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推动;作用五: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

图4 拉萨游客受访者来藏旅游的主要目的

1.2.2 数据分析。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来藏游客年龄主要集中在19-55岁,且对藏族传统文化之锅庄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期待程度很高,说明现代旅游开始从传统走马观花的形式,慢慢向深度体验旅游转变,也更加重视传统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传承。在拉萨城区,锅庄舞主要是在早晨和晚上两个时段跳,在分析过程中本地居民和游客都表现出希望主要在晚上跳锅庄,夜晚是上班族和学生的相对空闲时段,游客参观景区景点的行程主要集中在白天,所以将锅庄安排在晚上进行,受众群体较多,便于上班族和学生在经过了一天紧张的工作和学习后放松心情,老人在茶余饭后锻炼身体,游客则可以领略并参与到藏族民俗活动中来。

两份问卷均设置了开放性问题。本地居民认为把锅庄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能很好地传承民族的文化,从而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也能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望由政府出面运用现代媒体推广,拍摄关于锅庄舞的宣传片。由于受访游客超过60%为第一次来藏旅游,不了解锅庄舞,所以希望能有关于锅庄舞的宣传资料(宣传手册、宣传片);知道锅庄舞但没参与过的希望政府能给予一定的自由空间增设跳舞地点,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参与过锅庄舞的游客希望动作不要太繁琐,在形式上能有所创新。

2 结论

2.1 锅庄舞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1.1 文化效益。锅庄舞是藏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全人类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锅庄以传统文化体验为载体,结合乡村旅游,能推动藏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密切各民族文化交流,对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1.2 社会效益。锅庄舞是集历史价值、民俗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等为一体的西藏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得天独厚的休闲健身资源,把锅庄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满足现代游客对旅游的深层次需求,区别于传统的观光式旅游,给予其深度体验,对城市文化旅游的发展、城市形象的改善,以及居民休闲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2.1.3 经济效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藏族传统文化是神秘而具有吸引力的。锅庄作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推行,能让藏文化随着旅游价值的实现而得到更好的呈现,推动旅行社进行产品创新及管理方式的创新,完善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同时也为游客提供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强调游客参与度,使游客和本地居民达到深度交流的同时又可以锻炼身体。让更多的人了解锅庄舞,了解藏文化,增强旅游目的地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增加当地旅游经济收入。

2.2 锅庄舞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以传统文化体验旅游为载体推行锅庄舞,在政府带领与旅游相关部门及旅行社协助下进行产品及管理方式的创新,并与拉萨现有旅游资源整合,形成文化旅游综合体,为拉萨市全域旅游的形成及发展奠定基础。旅游相关部门及旅行社以纪念碑广场、八廓商城以及拉萨市各大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试点,设计新的旅游线路,以此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为拉萨旅游带来新的生机,同时推动西藏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城市文化旅游的发展。

2.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发展的硬性条件,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安全、便利程度,它贯穿于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如果在旅游六要素中旅游者都能享受到安全、健康,那么他们就会获得愉悦的旅游体验,才有可能有意愿深入地去参与各式各样的旅游项目,所以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者获得美好旅游体验的前提条件。

2.2.2 增大宣传力度锅庄。舞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西藏一种新型文化旅游资源,加上政府和新闻媒体以及相关旅游企业的良好运作,会使游客对锅庄舞产生一定兴趣和好奇,从而来藏旅游。针对锅庄舞拍摄宣传视频,在拉萨市内各大游客集中的地方循环播放,可同相关航空公司合作,以高频率的播放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锅庄舞。同时,西藏旅游发展委员会可以联合旅游社推出藏族传统文化旅游锅庄舞体验项目,加入到诸如拉萨一日游的旅游线路中,感受真正的目的地文化,这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拉萨的夜间旅游项目。

2.2.3 细分市场,使锅庄舞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潜在旅游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确定主要的客源市场,根据市场原则、合理化原则、差异化原则等制定战略。结合乡村旅游的资源特征,设计定制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旅游产品。基于旅游者的情感和感官体验需求来设计服务。不同的消费群体对旅游的需求不同,感兴趣的东西不同,锅庄舞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应以确实自己主要的客源市场为前提,从而开发出符合目标市场的旅游产品。

2.2.4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注重文化性和趣味性。锅庄舞具有浓郁的藏族特色,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保持传统,传递文化。西藏传统文化的体现,在丰富旅游内容的同时也使游客深入其中,使其流连忘返。因此,在对锅庄舞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在坚持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应注重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入改革和创新,并丰富其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可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也才有可能给游客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1]玉琴.西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探析[J].西藏大学学报,2009.

[2]桑德诺瓦.藏族锅庄舞的综合价值及其传承与分类——以康巴地区多民族锅庄舞的承袭现状为中心[J].民族艺术研究,2013(11).

[3]刘景山,演述.戳脚[M].石家庄:河北石家庄人民出版社,1983.

[4]林正秋.中国饮食大安辞典[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79.

[5]四川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四川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成都辞书出版社,1997:418.

[6]黄优强.藏族锅庄舞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02).

[7]邹统钎.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1):41-44.

[8]马锐.体验经济视野中的锅庄旅游产品开发[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0).

[9]王生平.试论藏族锅庄舞的文化特征及价值[J].新西部(理论版),2016(03).

[10]张兴荣.论新时期锅庄文化的社会功能[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

[11]汪桂花.藏族锅庄舞的特征及价值刍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04).

[12]李久君.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的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2011.

猜你喜欢

锅庄拉萨藏族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拉萨舰,入列
第三届藏戏传承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藏族锅庄舞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拉萨姑娘美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