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匠心”铸就舌尖上的“非遗”

2018-05-27徐以立

质量与标准化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笼南翔匠心

文/特约记者 徐以立

清晨五点半,天未亮,古猗园餐厅后厨的灯已亮了起来。行政总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南翔小笼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李建钢第一个来到这里,检查卫生状况和验收食材:“面粉,一定要是面筋质达30%~32%的中筋粉;猪肉,必须选用前腿肉,切成直径5 cm厚20 cm长的肉条,盛入器皿后放在0 ℃~5 ℃冷柜中。”

晚上九点,早在下午四点半就结束营业的餐厅分外安静,同事们早已回家休息。李建钢结束一天的工作,检查完餐厅,关上大门,将一天的喧嚣锁在身后。

最早来,最晚走,这样的日子,李建钢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百年名点有了标准

以“皮薄、馅大、汁多、形美”著称于世的南翔小笼被列入我国第四批“非遗”名录,也是首批进入“非遗”名录的小吃。其始于清代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据《嘉定县续志》记载:“馒头有紧酵松酵两种,紧酵以清水和面为之,皮薄馅多,南翔制者最著,他处多仿之,号为翔式……”初名“南翔大肉馒头”,后称“南翔大馒头”,再称“古猗园小笼”,现叫“南翔小笼”。

要把小小的南翔小笼做得味鲜馅美,不仅要有一手好功夫,也要遵循严格的制作标准。在南翔小笼制作间里,20余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桌子空余处摆放着计时器、温度计、卡尺、电子秤。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李建钢表示。

过去,南翔小笼的制作全靠老师傅的经验和手感。直到2000年,不仅遵循传统技艺,李建钢更从工作中总结了一套经验,结合两者制定了南翔小笼制作标准和规范。选料、配方、搅拌乃至揉面、擀面,100多岁的南翔小笼,每道制作工序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如今还被印成文字贴在墙上,供工作人员随时查询和自检,以确保质量。

目前,这套标准和规范正在整理成文,申请国家标准。

“每个面胚重量控制在8 g,手擀后的面皮厚1.5 mm,再包入16 g肉馅。每个小笼成品直径25 mm,重量为24 g,且收口处必须有18个折褶。上笼蒸时严格控温、控时,根据温度调整3~10层的笼屉高度,出笼时方能晶莹剔透。”李建钢一口气背出了标准内容,“本来南翔小笼只有16个褶子,但是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18个褶子会更美观。”

“除去冷水和面由机器来完成,醒面、压面、搓条、摘胚、揉胚、擀皮、包馅、烹蒸均是手工完成。”与其他地区的小笼相比,传统油面台的加工和手工擀皮是南翔小笼最独特的地方。“与面团接触的瞬间,手掌的温度会让面皮软滑”,李建钢说,“同时,手工制作也让南翔小笼被赋予了制作者的温度和情感”。

43年的匠心,工作和生活早已难以切割

熟练的师傅每分钟能包6个小笼,一个白天,一般要完成3 500个左右。通过标准化生产,2002年“古猗园南翔小笼”获得世界金奖、中国名点称号;2006年“古猗园南翔小笼”被认定为“上海市小笼馒头大王”……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南翔小笼制作人对于匠心不懈的追求。

1975年,初中毕业后,对书画类颇感兴趣的李建钢被分配到古猗园餐厅工作。现实和理想巨大的落差没有让他的生活变成一地鸡毛,因为他的师傅、第五代传人封荣泉“既来之则安之”的教导深深植根于他的心,并激励着他走好每一步。

“沉淀、踏实”,这是李建钢对匠心的初步理解。

封荣泉大师改良南翔小笼的制作工艺,使之重回普通百姓餐桌。因此,他对待南翔小笼的品质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李建钢说,南翔小笼的汤汁以“清”为特色,这就要求在制作皮冻时必须把猪皮上的肥脂完全剔除。有一次因为手破了,17岁的李建钢想偷懒,肥脂剔除得不够干净,“师傅看到了,就勒令我重新做。”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是李建钢从封荣泉大师身上学到的,并以此为座右铭鞭策着自己,时至今日。

从擀面皮、调制肉冻开始学起,将近两年他方才出师,开始走上独立制作的道路。上世纪80年代,李建钢担任厨师长,正式从封荣泉手中接过接力棒,1997年正式被认定为第六代传人。

“责任心、担当”,李建钢对匠心的理解在工作中不断加深。

2000年,他带着南翔小笼走出了国门,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东京开设了分店,这是古猗园餐厅在海外开的第一家分店。在培训时,他惊讶地发现,和国内厨师不同,日本厨师随身都会带着一本小本子,边听边在上面“刷刷刷”地做着笔记。“他们都是一些普通厨师,却以匠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严以律己、不断进步”,李建钢总结道。他被深深触动到了。回国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他笑着说还因为怕耽误早起工作而戒了酒。

“到今年,我已经做了43年南翔小笼了。有人喊我大师,有人觉得我是领导,但是说到底,我还是个小笼师傅。”如今,李建钢对匠心的理解越发质朴:“一辈子做好一件事。”43年了,他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很难进行切割,不仅为了工作,将家搬到单位附近,就连妻子“也是少年时一起包小笼认识的”,甚至连小外甥也被全家灵机一动取昵称为“小笼”。

关键在于“变”,精髓却在于“不变”

中华老字号或多或少地面临着“泥古不化”“曲高和寡”的问题,从而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境地。但是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南翔小笼并没有被时代的沧桑巨变所淹没,依然深受食客们的喜爱。在李建钢心里,制作小笼不仅是工作,更是对其凝聚着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瑰宝的继承。老字号永葆生命活力的关键在于“变”,精髓却在于“不变”。如今,有着“行政总厨”头衔的他,依然奋斗在产品创新和文化的第一线。

在技艺传承上,李建钢很自信地表示,南翔小笼的制作人才梯队没有断层。他早已培养出陈亦鸿、陈海云等近20名年轻人,其中陈亦鸿已经成为第七代传人。2012年,南翔镇成立了“李建钢首席技师工作室”,2015年又成立了“李建钢技能大师工作室”。2013年起,李建钢分别在上海大众工业学校、上海旅游商贸学校开设学习班,将制作技艺教给烹饪班的学生。2015年6月,他还在古猗小学开设课程,一周一次为师生们普及南翔小笼文化、感受经典“非遗”技艺等。如今,这门课程已成为该校师生的必修课,颇受好评。

虽然烹饪班的学生后来并没有加入古猗园餐厅,但是李建钢将目光放得很远:“能为行业留下后备人才才是关键,企业不能计较太多。”

除了经营古猗园餐厅,他还积极地将南翔小笼文化传递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在山东青岛分店,他带着徒弟亲自打理,保证分店的产品与总店的口味一致。采访前一周,一家美国电视台慕名来到古猗园餐厅拍摄美食类节目。他们派出了美国大厨,想以美方海鲜口味的小笼与中方的南翔小笼切磋交流。李建钢带着徒弟“欣然应战”,将南翔小笼文化在镜头前展现得淋漓尽致。节目在美国播出后,朋友纷纷打电话给他:“你把南翔小笼带出国门啦!”

荷藕小笼是李建钢的微信头像,也是其申请国家专利的作品。不同于传统的纯色外观,荷藕小笼的面皮红绿白三色相间,实属全国首创——红色如荷花般娇艳、绿色如荷叶般清新、白色如莲藕般粉嫩。“红色面皮是糅合了火龙果汁,绿色是菠菜汁,白色则是纯净水”。为了做好这个“荷藕”,他做了无数次改良,光红色面皮就尝试过玫瑰花汁、苋菜汁甚至紫薯泥,最终还是选择了色彩呈现效果最好的火龙果汁。

李建刚对南翔小笼的创新从不流于表面,传统技艺的传承、对口感的追求才是他执着不变的坚守。在传统猪肉馅料的基础上,他加入了山东马踏湖的藕碎,其薄脆的口感与鲜嫩的猪腿肉交相辉映,入口层次丰富,更能完美地展现“荷藕”主题。看似体积玲珑的荷藕小笼却完整涵盖了莲藕的“形”和“物”,如此巧思,着实令人惊叹。

如今,南翔小笼已经有了十几个品种,口味从蟹粉、虾仁、香菇、咸蛋黄到干贝等,丰富多样,食客也都笑称就算一周天天吃也不带重样。虽然产品创新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觉得南翔小笼就应该是传统猪肉馅,但是李建钢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必须不打折扣地传承老字号的产品精髓、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不过产品品种可以不断创新,“以传统技艺为内核,辅以现代化的产品,必能让老字号焕发其本该拥有的光彩”。

采访结束,临近用餐高峰时段的古猗园餐厅早已人声鼎沸。记者瞥见一位老妪坐在有着雕花窗棂的桌子边,认认真真地遵循着“一口开天窗、二口喝汤、三口吃光”的口诀,沾一点镇江香醋,慢条斯理地品尝着热气腾腾的南翔小笼,始终面带微笑。

耳畔,李建钢的声音也言犹在耳:“我们坚持手工制作南翔小笼,不仅是对食物本身怀有一份敬畏感,也希望呈现出最好的口感,还希望食客能从中品出我们的真挚和用心,更获得一份幸福。”

猜你喜欢

小笼南翔匠心
姚建萍:始于初心,臻于匠心,成于决心
美味的小笼汤包
父亲后来的日子(散文)
致敬匠心
小笼汤包
老艺人的匠心
馄饨店里尝小笼
非遗视觉:南翔小笼
南翔小笼包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