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一心为国却遭唐太宗砸碑悔婚的谏臣
2018-05-26
唐太宗与魏徵不仅成就了彼此的政治美名,也铸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然而生前君臣无隙,身后却反目成仇——唐太宗为何推倒他亲手撰书的魏徵碑?在这段君臣佳话的流传中,又有哪些偏离历史真相的记载?
千古君臣佳话
贞观十七年(643),64岁的魏徴因病溘然长逝。唐太宗闻讯后,悲痛万分,罢朝五天,以示哀悼,并说出了那段千古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另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用防已过。今魏徴殂逝,遂亡一镜矣。”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魏徴生于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魏徴自少年时代起,便博览群书,志在四方。他曾经效力过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窦建德,太子李建成等,终因其皆非明主而无法施展抱负。“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欣赏魏徴的才华,召他人朝。面对唐太宗的怒斥,魏徴坦言说:“太子如果早听我的忠告,绝无今日!”这种直率的态度不但没有让魏徴获罪,反而赢得了太宗的好感,使他成为太宗的近臣。
贞观初年,濃州刺史庞相寿被告发贪污,受到了削职处分。作为跟随唐太宗出生入死几十年的老部下,庞相寿冒死求见太宗,请求免于处罚。唐太宗先是气愤地拒绝了庞相寿,然而晚上回到寝宫后,想起庞相寿忠心耿耿地追随自己,如今年事已高,家有妻儿老小,又心生不忍,便传话给庞相寿,让他仍旧留任原职。魏徴听说此事后,上书给太宗说:“不追究庞相寿的贪污罪,令其留任原职,这等于纵容贪赃枉法。如果其他的老部下也因此而贪污,陛下怎么办呢?”唐太宗慎思之后,还是决定撤销自己的赦免。
一次,唐太宗巡幸洛阳,住在显仁宫,看到茶具都是几年前的旧器具,奉上的酒菜也不见山珍海味,便将总管大骂一顿,贬为庶民。魏徴了解情况后,立即面见太宗,直言这是不好的苗头。太宗不以为然地说:“国家财富力强,一国之君多花点钱无可厚非。”魏徴忧虑地说:“正因为是一国之君,才不能开奢靡风气的源头,以防上行下效啊!”唐太宗依然认为魏徴危言耸听。魏徴又以隋炀帝奢侈贪婪终致亡国的教训警诫太宗,太宗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有一次,高句丽向唐太宗进献了两位美女,魏徵知道后表示不应当接受。唐太宗很赞成魏徴的意见,并说:“去年进献了两只鹦鹉,我现在都老想着回宫,何况是两位美女呢?”于是,就派人送了回去。
魏徴人朝为官之后,始终秉性忠直、仗义执言,只要是不利于江山社稷的,必定要站出来说话,甚至不惜犯颜进谏。唐太宗也拥有难得的气量,敢于重用魏徴,先后提升他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贞观十六年(642),魏徴病重,唐太宗多次派人送药品和食物,亲自两次到魏徴家中探望,还差遣了专人到魏徴家中看护,随时禀报魏徴的身体状况。唐太宗最后一次去看望魏徴时,看到他病情加重,便流着泪问:“爱卿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魏徴强撑着病体说:“我不担心别的,只忧心国家的兴亡啊!”一心为江山社稷立身立言的魏徴不愧为“千古第一谏臣”。
君臣楷模的真实矛盾
直谏难免犯颜,甚至让君王下不了台。魏徴的直言让唐太宗既爱,又夹杂着怒、怕、无奈的复杂情感。
唐太宗当政期间,社会逐渐发展,出现了升平景象。唐太宗也渐渐滋长了一些奢侈作风。在众多大臣的歌功颂德之下,唐太宗决定到泰山顶上举行封禅大典(帝王祭告天地的庆功大典)。这时,魏徴又站出来反对,令唐太宗很不高兴。魏徴从容地解释说:“陛下功劳虽大,百姓受到的恩惠还不够多,德行虽然高,还没有恩及所有人,天下虽然安定,财力还不充足,粮食虽然丰收,但库存还比较空虚。何况封禅耗费极大,中原以东地区至今还很荒凉,这不等于向四方暴露弱点,激发其觊觎中原的野心吗?”唐太宗心中不悦,却不知如何反驳,只好将封禅一事搁置不提。
魏徴的据理力争有时也让唐太宗心生敬畏。一次,唐太宗打算去山中打猎,行李都准备好了,但最终没有成行。魏徴问及此事,唐太宗笑着说:“本来确实想去,但怕你谏阻,就取消了。”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一只鹞鹰,非常喜欢,便放在肩上玩耍。不料魏徴远远走来,太宗吓得赶忙把鸟藏在怀中。魏徴仿佛意识到了,故意说了很久,以致鹞鹰闷死在怀中,使太宗大为扫兴。
几次三番,魏徴的进谏令太宗感到既趣尬又愤恨。当魏徴又一次在朝堂上因直谏惹怒太宗时,太宗气冲冲地跑到后宫,对皇后长孙氏说:“魏徴总是扫我的面子,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听了,却连忙向太宗道喜,说:“臣子敢直言,是因为陛下贤明。明君拥有直臣应该欣喜,怎么能开杀戒呢?”太宗猛然醒悟,对魏徴更加敬重。
太宗虽然贤明,能够重用直臣,但仍不免有被冲撞后的不悦情绪。好在这些矛盾在魏徴生前都没有激化,君臣的良好关系维系到了魏徴离世。
“砸碑悔婚”风波
魏徴离世以后,唐太宗下令以一品官礼葬,还把魏徴的画像置于凌烟阁,经常前去凭吊陚诗。他还派人立起了魏徴碑,亲自为魏徴撰书。然而仅半年之后,唐太宗就亲手制造了“砸碑悔婚”风波。他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与魏徴长子魏书玉的婚约,并一怒之下砸毁了魏徴的墓碑。这一举动不仅震惊朝野,而且令后人唏嘘。
据记载,魏徴死前支持太子李承乾,并大力举荐原来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然而,魏徴死后,李承乾竟冒险举事,而后失败。杜正伦和侯君集均为太子党,两人一个被贬,一个被杀。唐太宗想到两人都是魏徴举荐,因此怀疑魏徴也参与了结党营私。这时,曾颇受魏徴器重的褚遂良一见形势不对,便主动告发说魏徴生前曾把给皇帝的奏疏拿给自己看。太宗听后更加愤怒,终于亲手推倒了魏徴碑。
关于太宗为何如此迁怒于魏徵,有学者考证认为,这与太宗时期的山东贵族及关陇集团有关。当时,魏徴的责任是接洽和监视山东贵族和关陇集团,以达到分合操纵各大政治集团的目的。而魏徴推荐出身山东盛门的杜正伦为相,还举荐属于关陇集团的侯君集出任武将,等于集合了东西文武的社会势力。魏徴的行为不仅越过了太宗给他的权限,而且有纠合势力结党谋权之嫌,令太宗无法容忍。即便此事在魏徴死后爆发,太宗还是采取了极端的措施。
时隔半年多,唐太宗决意对高句丽用兵,并自负地说,魏徴生前劝他不要东征高句丽是无稽之谈。不久,太宗出兵失利,备感惭愧,便对群臣说:“如果魏徴在,绝不会让我犯这样的错误。”他一边自省,一边又下令重立魏徴墓碑,并让魏徴的儿子承袭魏国公的爵位。
因此,尽管这对君臣在阴阳相隔之后有过令人痛心的决裂,但终因唐太宗的悔过而获得了破镜重圆的结局。然而,史书所载的这些均合乎事实吗?
关于唐太宗与魏徴的记载,主要见于司马光,欧阳修等史学家所编写的史书。其中关于魏徴直谏、太宗纳谏的故事详尽生动,即使是君臣因小冲突偶有不快,也终能让太宗释然,成为太宗虚怀若谷的佐证。因此,后人皆知君臣通力治国,肝胆相照,却鲜有人知道魏徴死后的这段心酸事。即便后来唐太宗愤而砸碑,也能够悔悟改正,反而为君臣相知的故事增添了一些戏剧化成分。
然而,近年来对史书记载存疑的人越来越多。首先是推倒的碑有没有重立。据相关学者考证,高四米的魏徴墓碑上,碑首、碑侧的花纹仍在,碑身却非常平整,没有刻字的痕迹。如果当时太宗下令重立墓碑,必定要撰文写字,不会是一片空白。此外,原来的碑长期侧卧在碑座旁,左下角残缺了一大块,直到1998年冬天才由世界魏氏宗亲总会出资修复。这说明,现存的魏徴碑很可能不是太宗重立的,而是后人立的。
其次就是唐太宗与魏徴的君臣之情是否真的如记载那般完满。很多人怀疑,唐太宗在魏徴生前就有杀他之心,甚至有人认为他重用魏徴更多的是政治作秀。在权力倾车U利益纠葛的朝堂上,如此理想的君臣之交恐怕是难以实现的。
那么,史学大家为何要如此描绘这段往事呢?颂扬一位虚怀若谷的明君,讴歌一位刚直谏言的浄臣,并让这对明君直臣的圆满故事流传千古,也许是为了让后世君臣引以為范,君更贤明,臣更正直吧。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真相固然重要,从史学家描绘的君臣楷模中汲取精华同样重要。(摘自历史档案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