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2018-05-26冯丽娜杨颖莹
冯丽娜 杨颖莹
一、新科学院学生党员现状的调查
1.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
参与此次调查的大学生年级分布情况为大一学生占47%,大二学生占22%,大三学生占27%,大四学生占4%,从调查数据看年级分布总体上较合理,具有一定的覆盖面,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调查结果。
2.参与调查管理人员情况
被调查的教育管理人员主要以学生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学工人员为主,他们是教育管理人员中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最为了解的人,他们所占的比例为学生辅导员占42%,专业课教师占27%,学工人员占24%,此外其他管理人员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3.大学生对党组织活动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以下简称“新科学院”)的大学生党员对待党组织的态度很端正,有76.5%的学生选择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有15.06%和6.49%的学生分別选择了感兴趣就参加和出于对组织的信任而参加,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新科学院学生党员的态度非常积极。
4.党员入党前后心理及行为变化
图1通过党员入党前后心理及行为变化的调查发现,有81.28%和 68.86%的学生与教育管理人员对身边党员服务群众选择了“满意”和“基本满意”,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党员还是能够以身作则,能够在普通学生当中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主动为身边的同学服务。
二、新科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
新科学院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面,一直是严格按照规范发展党员,做到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化、党员日常管理规范化、党员权利有保障。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开展党组织生活的形式与新时期的教育手段相比较为落后。通过图2可以看出目前在校内开展最多的是学习党的文件、报纸会议精神、发展党员和开展培训活动。而图3则说明目前大学生党员更喜欢新的方式学习党的相关政策和理论,也就是说新形势下党员的教育管理手段需要结合现实需要,利用多样化载体搭建学习、工作共享平台。
2.党员入党动机的调查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新科学院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学生入党心态积极,但思想认识上有待提高。有70.38%的学生选择了“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追求”;有20.07%的学生选择了“有更多机会找好的工作”说明部分学生入党目标明确,把入党作为今后找到一个好的工作的政治资本;20.07%的学生是在家里人的要求下提出入党意愿的,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新科学院的学生入党的心态是积极的,但需要在思想方面继续引导,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但从调查中结果中可以看出,选择“随大流、赶时髦”和“今后职位升迁”这两项的比例较高,这说明这些学生对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理解不深,缺乏对党的真正认识和坚定信念。
3.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评价
由图4可以看出选择形式主义和形式老套的学生占总数的31.7%;教师选择此项的比例占总数的41.38%。从这可以看出虽然被调查的学生和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此项工作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4.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
通过党组织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又通过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广大身边同学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对在校生和教育管理人员两个群体的调查结果来看图5、图6都显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党员的表现好于普通学生,能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观念淡化、政治素养下降等表现。
三、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措施
1.搭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平台
新时期的党员教育工作不能再局限于老式的教育方法,要在通过讲座、培训等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新途径,利用网络、媒体等方式,在线上线下搭建党员教育互动的学习平台,加强学生党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让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等方面的认识有所提高。
2.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新时期的党员教育工作不能再受到固有模式、固有机制的影响,要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工作方法,推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前行。创新就要新在有特点,要在党员先进性建设方面苦下功夫,开拓新局面;创新就要新在将实践作为载体,将学生党员教育与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相结合,激发党员的使命感和自身的自豪感。
3.细化党员标准,加强教育阵地建设
党章是衡量一个党员是否合格的标准,也是党员教育的基本准则。新时期应根据新科学院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拓展新的教育机制、健全党员监督机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细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党员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子兰.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2(15):30.
[2]黄月辉.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调研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