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天迎春诗意闹

2018-05-26牛锐

课外语文·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群芳金腰带花枝

牛锐

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北风还在肆虐,但枝头的花已开得婀娜多姿了。放眼望去,湖畔、公园、庭院,随处可见一朵朵、一簇簇、一串串的迎春花在寒风中竞相开放。缀满枝条上的黄色花朵,在阳光下摇曳着,时而扭动自己细长的枝干,时而晃动着嫩绿的叶子,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美妙的乐曲中翩翩起舞,向人们频传春回大地的喜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的迎春花,又名满条金、金钟花、金腰带。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

迎春花历来很受人们的喜爱,她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名贵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而且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春寒料峭,傲然绽放的迎春花,不但给人们带来了春意,而且还是一味治病的良药。迎春花全株皆可入药,迎春花性平,味甘、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小便热痛。

历代文人雅士中歌咏迎春花的诗词很多。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玩迎春花赠杨郎中》的诗:“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早春时节,春寒料峭,迎春花却静悄悄地盛开,虽然说不上是花团锦簇,可花枝郁绿静美,花朵金黄耀眼……春天到来百花开,大多数植物都是红花绿叶相匹配的,开黄花的则非常少,而迎春花正是以其独特的质朴淡雅的风采来示人,甚是难能可贵……君不见,迎春花花枝与花朵互相点缀,仪态万端,曼妙多姿,相映成趣……诗人用夹叙夹议的笔法来写迎春花,来吟诵赞扬迎春花在春寒中一花独秀的超然品性;并且借迎春花来劝诫人们要爱惜春天的大好时光!另一首《代迎春花招刘郎中》,诗云:“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则写得直抒胸臆,借花写人,重点突出了迎春花凌寒开放的高尚品德。

宋朝是我國历史上一个富足的朝代,在文人笔下的迎春花也显得更有情趣。“沉沉华省锁红尘,忽地花枝觉岁新。为问名园最深处,不知迎得几多春。”这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迎春花》一诗,此诗将迎春花跟春天紧紧联系在一起,从乍然相逢,到心生感慨,都是自然的生动写照,而在尾句提出问题,却是诗人对迎春花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表面上看是在写春天和迎春花,实质上是在借花喻人,表达的是希望自己心想事成,前途顺畅通达。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的《迎春花》:“破寒乘暖迓东皇,簇定刚条烂熳黄。野艳飘摇金誉嫩,露丛勾引蜜蜂狂。万千花事从头起,九十韶光有底忙。岁岁阳和先占取,等闲排日趱群芳。”诗歌从迎春花的外观与个性入手,在结尾表现出“岁岁阳和先占取,等闲排日趱群芳”的“引领群芳最先放,独树一帜蜂蝶忙”的特点。一个用“压持”、一个用“趱”字,既是打压、收束,更是开放、张扬……先“抑”而后“扬”。迎春花自自然然绽放,不妖不媚,美从中来,妙不可言。

迎春花不仅入诗,她更入词。宋代词人赵师侠在《清平乐》一词中则是这样写的:“纤秾娇小,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颜色好,装点枝枝新巧。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词中所描写的“黄金腰带”,即为迎春花。在这里,诗人对迎春花的歌颂与赞美是从迎春花的鲜明的形象以及个性特征开始的,然后再由花及花,借“压持红紫纷纷”来反衬出迎春花的与众不同。这是清代词人叶申芗的《迎春乐·迎春》:“春光九十花如海。冠群芳,梅为帅。斯花品列番风外,偏迎得,春来赛。未有花时春易买,笑还占、中央色在。谁与赐嘉名,争说道、金腰带。” 迎春,别名金腰带、黄馨、小黄花等,迎春花之所以能够赢得迎春和金腰带的美名,那是因为,在早春时节里,料峭春寒中,惟有迎春花才不惧冷寒,迎风冒雨最先传送春天已经来到的讯息。

喜爱迎春花是不分古今的,1963年1月31日,周恩来夫妇光临艺术大师周瘦鹃家乡的爱莲堂,周瘦鹃向总理夫妇敬献了以迎春花为主体的花束,并作诗一首,诗云:“殷殷促膝话家常,读书看花兴味长。三沐三熏温暖甚,一时春满爱莲堂。”迎春花,不惧寒风吹、霜雪打,率先把春天到来的消息报告给人间,当春意盎然、百花盛开的时候,却不与百花争艳悄然离去,其品质可赞可嘉。无怪乎著名散文家杨朔的一本散文集题名“东风第一枝”;冯德英为他的一部长篇小说取名“迎春花”;郭沫若诗集中有一首赞美迎春花的诗:“春天来了,我们的花开得比较早,金黄色的小小喇叭,压满了枝条……”

猜你喜欢

群芳金腰带花枝
花枝俏
花枝俏
鸭兰
咏梅诗
评《农产品物流》
法治漫坛
花枝俏
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金腰带”
花枝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