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班课的高职“三维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8-05-26刘彦华
刘彦华
一、蓝墨云班课及其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1.蓝墨云班课APP应用于教学的特点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云服务的移动教学助手,广泛应用于各类职业院校中。该平台以教师在云端创建的班群和班课空间为基础,提供基于移动设备上的考勤、课程订阅、消息推送、作业、课件、视频和资料服务,具有较好的移动交互式教学特点。
2.“三维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提倡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该理论提出了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将学习任务情境化,为移动数字化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蓝墨云班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线上线下和课内课外的教学模式构建,延伸了课堂教学的维度,将传统的“一维”课中教学模式延伸为课前、课中、课后的“三维课堂”教学模式。
二、基于云班课的高职“三维课堂”教学模式
1.课前推送教学资源,了解学情
课前阶段,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专业背景,教师将精心设计好的各类教学资源如案例、素材、参考文献等导入云班课,并通知学生课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初步认知,并安排课前学习內容小测试,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
2.课中深入互动交流,知识内化
授课伊始,教师可以利用“手势签到”等方式快捷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在讲授时,利用“头脑风暴”导入问题,组织学生在线讨论。在授课中遇到需要学生发言时,教师可以运用“课堂表现”进行随机选人或设置抢答,增强课堂氛围。课堂小结时,教师引导学生在“答疑讨论”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作业任务”中给学生单独或分组布置课后作业。通过云班课,教师与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深入互动交流,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现学生知识内化。
3.课后巩固拓宽知识,学习提升
课后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答疑讨论”或“测试活动”,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在云班课平台上发布针对学习提升的练习或深度讨论,方便学生对课上不理解的知识点随时发问,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云班课“三维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
与传统课堂的评价手段不同,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课堂教学评价通过在线评价、实时评价、全程评价、自动化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手段,可以实现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主体评价,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三维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达到教学评价的精准化。“三维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形成学生学习的行为轨迹,对学生查看课前资源、参与讨论答疑、参与课堂答题、参加测试、完成小组任务等学习行为都给予了全方位的记录。这些学习行为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经验值”来实现,“经验值”是学生学习成绩的直接体现,学生也能够随时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了解自己在整个班级中的学习排名情况。
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基于蓝墨云班课构建的“三维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也使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从关注教师是否讲到了知识点转移到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在基于云班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教师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开发与整合数字资源,使云班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有效课堂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殷红梅,俞国红.基于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的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6(12):85.
[2]袁 力.基于云班课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