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商”:创业人生演绎四十年奋斗史
2018-05-26宁小倩
宁小倩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打造有梦想、有情怀、有作为的‘渝商队伍。”今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令重庆的民营企业家心潮澎湃,振奋不已。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渝商”在激荡岁月中奋力前行,演绎了一出出跌宕起伏、激动人心的创业大戏。老中青三代“渝商”爬坡上坎的奋斗史,也是重庆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鲜明注脚。
较真的“左师傅”
1982年,左宗申拿着5000元钱在巴南区王家坝开了一个摩托车修理店铺,自学修摩托车。
时光荏苒,当年的左师傅如今已是世界著名的摩托车制造商之一。
左宗申是个“较真的师傅”。从店铺开张那天起,他每天把摩托车拆了装,装了又拆,不修好就不吃不睡。他曾回忆说:“那时整天花着脸,手从来没洗干净过。”凭借刻苦钻研,他的技术越来越好,甚至仅听声音就能“诊断”出发动机的毛病,其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摩托车修理店一开就是十年。
偶然的一次机会,左宗申在帮朋友买一辆三轮车时,发现摩托车的发动机供不应求。左宗申心想:发动机市场需求巨大,自己对发动机轻车熟路,何不组装几台试试?
他跑遍全国59个发动机生产厂家,答案竟是惊人的一致——发动机市场供不应求。
心动不如行动。1992年,左宗申拿出十年的积蓄,又借了30万元,成立了重庆宗申摩托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那段时光是摩托车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左师傅”因此成就了如今下辖两家上市公司、涉足多个产业领域的宗申集团。
2012年,左宗申年满60岁,提出要二次创业。他说,自己虽然60岁了,但公司才30岁,正是从“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的而立之年。
次年,左宗申宣布进入通用航空领域。他将进军通用航空领域称为摩托车制造之外的“第二个主业”。
从摩托车到飞机,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左宗申的笃定来源于国家全面推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为避免走以前的老路,宗申集团选择不做产业链的一个环节,而是从整个产业链着手,与两江新区及合作伙伴形成产业联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左宗申这位摩托车行业的斗士,如今正带领宗申集团行进在新的征程上。
…………
改革开放初期,当市场经济的大门小心翼翼打开的时候,以左宗申等人为代表的老一辈“渝商”,凭着重庆人敢为人先的秉性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在重庆民营经济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猪八戒”的传奇
2014年,70后朱明跃年满40岁,他专门去了一趟格陵兰岛,在摄氏零下20多度的野外跑极地半程马拉松。最终有62个人抵达终点,朱明跃排名第62位,“在关门之前最后一个抵达”。
这一年,距离朱明跃创立猪八戒网,已有九年光景。
2005年,博客大行其道。时任媒体记者的朱明跃也开始写博客,研究新媒体带来的商业模式。
不久,朱明跃有了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将创意这种虚拟的东西拿到网上去卖?比如,用户把需求发布在网上,任何在网上注册了的用户都可以竞标,网站从中抽取20%的佣金。
猪八戒网由此诞生。这是一个综合性服务众包平台,撮合服务商与客户进行服务交易,服务内容涵盖创意设计、网站建设、营销推广、文案策划等。
次年8月,猪八戒网的流量突然暴涨,一度导致网站瘫痪。朱明跃懵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中央电视台对猪八戒网的众包模式进行了报道,猪八戒网一下子成了“网红”。然而,众包模式一经报道,很快涌现了许多竞争对手。
生意没啥起色,朱明跃每天在焦虑和压力中煎熬。
2007年初的一天,朱明跃接到一个电话,博恩集团董事长熊新翔想见见他。
早在2003年,熊新翔就预见未来互联网服务业很有前景。他通过层层打听,发现猪八戒网就在眼前。
“没有熊新翔,‘猪八戒早死了。”朱明跃肯定地说。
更重要的是,熊新翔帮助猪八戒网制定了至关重要的发展战略:猪八戒网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其能否在两三年时间内做到国内第一。事实上,猪八戒网不仅做到了,而且只用了九个月便成为国内第一。
2015年五一节,朱明跃又带领高管集体去戈壁徒步,整整三天,走了81公里。
徒步归来后,猪八戒网完成了26亿元的C轮融资,估值高达110亿元。
猪八戒网紧接着宣布免除交易佣金,启动区域化战略。
从2016年起,猪八戒网开始在全國布局。也是在这一年,猪八戒网进入由科学技术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
要进入“独角兽”企业榜单,须满足三个指标。一是“经济指标”,企业估值要在10亿美元以上;二是“影响力指标”,在行业中有颠覆式创新;三是“时间指标”,企业创办时间较短。
十几年过去了,朱明跃和他创立的猪八戒网从只有六个人的“草台班子”,成长为估值上百亿元的“独角兽”企业。
回顾当今国内的几大互联网巨头,它们差不多均诞生于世纪之交。70后“渝商”朱明跃抓住了这个时机。以朱明跃为代表的70后“渝商”,其成长轨迹与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紧密衔接。
“网红”江小白
“网红”江小白是80后陶石泉一手缔造出来的。
2018年1月26日,作为市人大代表,重庆江记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陶石泉参加了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午的会议结束后,陶石泉把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打造有梦想、有情怀、有作为的“渝商”队伍的消息发到微信朋友圈。
“你看,好多人在朋友圈给我点赞。”陶石泉兴奋地说。
事实上,陶石泉创立江小白的经历,代表了80后企业家大胆颠覆的思维模式。
2012年,高粱酒江小白横空出世,用年轻化、时尚化的形象,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白酒的刻板印象。江小白连续几年销售额呈100%增长。江小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很快成为红遍全国的酒类黑马。
在创业前,陶石泉在国内知名的酒厂工作了十年。这不仅帮助他积累了对于行业的认知,也催生了他颠覆行业传统的冲动。
“为什么大家喜欢喝洋酒啤酒,就是不喝白酒?”他不断反思,“可能年轻人会觉得白酒比较土,白酒为什么不能试着去打开年轻人市场?”
说干就干。从构思到收购酒厂,陶石泉前后花了不过半年时间。
很多消费者是从江小白的文案开始认识它的。
陶石泉琢磨,人们大多数时候喝酒不是为了醉,而是为了情感的发泄。因此,每一句文案就要说出喝酒人的心声,表达喝酒人藏在心底深处的情感。
这一步棋,陶石泉走对了。
但在同行中,他遭到不少人冷嘲热讽:传统的白酒怎么可以用这种奇怪的方式来做?
这些质疑并不能影响陶石泉:“我从不觉得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才去做某件事情。”
近几年,江小白还收购了江津的百年老酒厂,并且在江津白沙镇扩建了农庄和酒庄,逐步打造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下游酿造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
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而对于那些勇立改革潮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渝商”来说,其精彩纷呈的创业历程已成为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