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有新路径新举措
2018-05-26王海蕴
王海蕴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严鹏程在出席4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农村产业融合快速推进,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日益显现,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突出亮点。
但他同时指出,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向加速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为跟踪分析评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年度进展情况,国家发改委编制形成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梳理了各地方各有关部门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完善工作机制、落实支持政策、推进配套改革、强化公共服务、开展试点示范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总结了各地形成的典型经验及取得的显著成效。
进展显著但短板犹存
据统计,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9.4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2: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提档升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6200亿元,同比增长25%,年接待游客23亿人次,占全国旅游接待游客总量的43%;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2448.8亿元,同比增长39.1%,农村网店达到985.6万家,同比增长20.7%,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
看到这些亮点的同时,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严鹏程指出,协同推进机制尚不健全,中央和地方之间、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仍有待加强;要素瓶颈制约仍较突出,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支撑仍不到位,融资难、融资贵、用地难、人才缺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农户不能充分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产业融合发展层次仍然不高,不少农村产业融合企业数量小而散,农产品加工深度不足,产品质量和档次有待提高,产品品牌竞争力不强。
将创新思路 强化支持
面对这些问题,严鹏程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支持,持续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向纵深。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各方面关注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编制工作从2017年10月开始启动,经过多轮修改完善,目前已形成送审稿,将在会签有关部门后,尽快按程序上报国务院。即将出台的这个规划,将对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作出具体安排。
二是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作用,共同研究重大问题,协同解决突出难题、完善相关政策,形成部门工作合力。
三是积极创建示范园。继续实施农村产业融合“百县千乡万村”試点示范工程,指导各地抓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年内认定首批100家示范园,启动第二批示范园创建工作,力争到2020年建成300个示范园。
四是创新政策支持方式。落实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相关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研究创设定制式金融产品,运用“政银企”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地方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
推动融合发展要有新路径新举措
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日前在《求是》上针对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表文章。他认为,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补短板、强弱项、增活力,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进展。
比如,在健全政策体系上,要围绕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加强政策和制度建设,明确政策支持重点,增强政策的系统性、精准性、有效性。特别要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农业资源保护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创新规划、用地、财税、信贷、保险等政策制度,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三区三园一体”平台,推进政策衔接,整合项目资源,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
同时,夯实产业基础。拓展农业多重功能,提升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催化能力,充分挖掘农业农村资源的价值优势,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饮食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体验、健康养生等产业的嫁接融合。大力促进产业有机对接,做优做绿第一产业、做实做强第二产业、做精做活第三产业,推动产业技术融合、功能融合、价值融合,促进产业纵向融合、横向融合、交叉融合。
此外,在强化智力支撑、打造质量品牌、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也要下功夫。应大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支持鼓励农民工返乡、能人下乡创业创新,积极引导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整体人力资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