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与“剑”协奏曲
2018-05-26谭诗赏杨继朋
谭诗赏 杨继朋
找准安全与发展的黄金分割点
2018年3月28日,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2018智能装备军民两用论坛暨博览会”格外惹人注目。
展会现场亮相的多种智能装备,让人眼花缭乱。而在论坛上,与会嘉宾更是无比振奋:由于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即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此次展会只是军民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折射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正呈现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军民融合,既是时代命题,也是国家战略;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既有利于國防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又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撑。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发展重心全面转移,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在民用科技、经济、人才等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军事竞争消失,相反,这种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两者的通用性越来越强,“军民界限”越来越趋于模糊。当前,美国、俄罗斯等世界大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纷纷在科技领域军民融合上加大战略投入,力求在全球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掌握先机、赢得主动,以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双赢。
军民融合发展是坚持安全与发展兼顾、富国与强军统一的必然选择。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因此,我们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要努力缩小同世界军事强国的差距,这就需要找到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黄金分割点”,处理好经济建设之“犁”与国防建设之“剑”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立足国情军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路子,把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领域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张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强国梦和强军梦有机结合的路线图徐徐展开,军民融合发展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机遇面前,重整行装再出发的重庆该如何顺势而为?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中心城市、老工业基地,重庆产业体系完备、军工资源富集,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较大优势和美好前景,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可谓正当其时。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重庆做好军民融合工作,尤其是在加强军地统筹,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如缺乏统一的主管牵头部门,军民双方信息、技术等不对称,缺乏有效的互通渠道,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双方的融合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推动我市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打造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我们推出了这组特别策划,以集中展示我市在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过程中的新进展新成效,聚焦做精做强军工主业、发展军转民、培育民参军三大领域,为我市下好科技兴军先手棋、绘就军民协作路线图、画出军民融合同心圆奏响新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