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机飞来,监管的“红绿灯”放在哪?

2018-05-26钟涉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黑飞红绿灯航空器

钟涉

天津宝坻区,一块18 万m2 的无人机综合验证场内,无人机试飞、载荷验证、培训、科普等系列服务都可进行,解决了不少无人机生产企业的痛点。

“过去企业没地方试飞,就到处乱跑。京津翱翔基地开放后,一家总部在深圳的无人机制造厂商就将部分部门搬到了附近,有了固定场地,效率大大提高,半年时间就培训了1000 多位学员。”天津中科无人机应用研究院副院长陆小娟说。

据《人民日报》报道,此前,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起草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无人机的“黑飞”状况怎么治?政府、企业、个人能做些啥?相关政策如何带来更完善的解决方案?为了不让无人机任意飞,监管的“红绿灯”放在哪?

“无人机邮递员”现身贵州山区

据新华社报道, 在卫城镇街道上做生意的杨大学,一大早赶到镇邮局,观看无人机起飞。“我50岁了,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见过无人机,没想到我们这里会用上无人机送信,说到就到,真是不可思议。”杨大学说。

卫城镇位于贵州清镇市,四周都是莽莽大山,交通不便。今年1月开始,贵州省选择卫城镇邮政支局作为试点,利用无人机为最偏远的迎燕、银桥、麦巷、星光、莲花寺5个村开展投递业务。镇上好多人没见过无人机,直到现在,每次飞行都会引来众人围观。

这架多旋翼无人机直径1m多,有6个螺旋桨,机腹下面带着一个写着“中国邮政”的绿色盒子,逢周一、周四送信,每次能装载4.4kg左右的报纸、信件和包裹等。飞机起降点设在邮局3楼的天台上,“飞手”是邮局的邮递员王华。

过去,王华骑摩托车去这5个村送信件,冬天一身冰、雨天一身泥,虽然距离并不算很远,但因为路陡、弯道大,经常遇到危险状况,送下来需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现在,他只需铺设好一块蓝红相间的定位垫,将货物装在无人机上,然后用手机扫一下无人机的电池和机身上的二维码,在手机上点一下启动键,无人机就起飞了。12m/s的飞行速度,10s便能飞上100米高空,整条线飞下来只需1个多小时。王华说,虽然每次操作起飞的都是他,但其实都是系统设定好的。位于浙江无人机公司的技术人员会在后台全程监控、测量风速,碰到强对流的天气,无人机偏离航线,会在预定地点备降并自动返航。

每个村子之间的飞行距离是10多min,每飞到一个村子,都需要村子里的人帮忙更换满格的电池,就像“接力”一样。“路线是设定好的,电池必须是满的,不能超重,否则起飞不了。”王华说。他们建了一个微信群,把5个村负责管理的人拉进去,飞机什么时候起飞,什么时候降落,大家都会相互通知。

31岁的迎燕村文书文冰是无人机的管理员之一。接到起飞通知后,她会用手机软件实时查看飞行位置,在村广场上铺好定位垫,无人机传感器搜索到定位垫之后,会准确降落到定位地点。飞机停稳后,她迅速取出货物,换上充满的电池,再用手机扫电池和机身上的二维码,飞机便会飞向下一个目的地。文冰收到的一般都是报纸和信件,有两次是外省打工村民寄给家里的鞋子,“如果步行去镇上取需要两个小时”。

卫城镇邮政支局的投递业务覆盖卫城、暗流两个乡镇30个村的8万多人口,但邮递员只有3个人。自从这架无人机“上岗”后,邮递员的工作量减轻了不少,去这5个村投递的次数从1周3次降到了2次。

广阔的市场前景

得益于无人机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2014年以来,我国无人机的出货量呈现出几何级的增长趋势。2017年12月,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17-2018中国民用无人机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出货量达到32.7万台,同比增长181.3%,同期市场规模达到15亿元。然而,2017年上半年,随着各地对消费级无人机的管制趋于严格,及限飞区域的不断扩展,该市场的增速较上年同期明显放缓。另外,从行业级无人机市场来看,经过2015~2016年的爆发式增长,预计此后将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到2021年,行业级无人机市场将达到100亿元。

据了解,消费级无人机主要针对用户的个人需求,应用于个人航拍、竞速等娱乐消费市场;行业级无人机则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国土资源勘测、警用安防和电力巡检等技术行业领域。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李健在日前举行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市场增长迅速,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农业、电力、测绘、安防等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据预测,2017-2021年,中国行业级无人驾驶航空器市场规模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并大有在通用航空、货运航空等诸多领域替代有人驾驶航空器的趋势。

李健表示,无人驾驶航空器将开启民航新时代。“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结合,无人驾驶航空器将推动航空领域创新,推动消费升级,成为新的动力源。”

无人机产业链日趋完善

民航局近期发布的《2017年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总数24407个,比2016年增长138%,预计2018年将突破3万人。

以上数据,意味着无人机正从传统的航空领域向社会各领域延伸,从娱乐飞行设备逐渐转化为一种涉及各行业的新形态生产工具。与此同时,无人机驾驶员也将作为一大突破点,吸引更多的无人机爱好者涌入,带动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这预示着无人机全产业链呈现规模化和规范化的趋势。

从2015年起,随着消费级多旋翼无人机技术越发成熟,其价格也“亲民”许多,3000元左右即可买到一款高清航拍无人机,最高可飞到500m的高空。与此同时,原本高大上的无人机在普通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就变成了极客的玩具、飞行的照相机。也是这一年,深圳大疆无人机崛起带动了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爆发,一时间,入局者众,资本疯狂涌入。“只要在商业计划书上写上‘无人机’,无论懂不懂技术、有没有团队,几乎都能拿到天使轮。”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描述那场投资热潮。

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显示,2018年无人机市场的出货量将增长45%,其中商业市场应用的增长速度较快。另外,据IDC预测,全球无人机支出将在2018年达到90亿美元,而且预计将以比整个市场更快的速度增长,其5年内的复合年增长率可达29.8%。在整个预测期内,企业的无人机解决方案将提供超过一半的无人机支出,另一半则来自消费级的无人机解决方案。企业无人机将增加其在总开支中的份额,5年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6.6%。

250 g及以上无人机违规可追溯

在深圳,无人机玩家小柯和陈先生表示,平时使用无人机主要用于拍摄。在购买时,他们登记了自己的名字和信息。一电科技、天津腾云智航科技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生产的民用无人机由终端客户在民航民用无人机进行实名登记网上登记。大疆公司则采取实名激活的办法,登记实名信息后方可激活使用产品,一方面保障实名登记的信息真实,另一方面用户无需再登录民航局网站填写,且无人机一机一码,违规可追溯。

关于购买者实名认证,按照去年6月起实施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在我国境内最大起飞重量为250g及以上的民用无人机,拥有者必须按规定实名登记,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是登记系统的管理单位。至于销售企业是否向公安机关备案并核实信息等并没有要求。

《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对买卖双方提出要求。销售除微型无人机以外的民用无人机的单位、个人应当向公安机关备案,并核实记录购买单位、个人的相关信息,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备。购买除微型无人机以外的民用无人机的单位、个人应当通过实名认证,配合做好相关信息的核实。

“目前还没有接到公安机关对备案手续和程序的明确规定。”大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疆支持对小型及以上无人机进行实名销售备案,“但是否对轻型机进行备案值得商榷。”

该负责人认为,轻型无人机的个人消费属性明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拍摄、娱乐设备,属于日常消费品。此前大疆配合民航局试点,为产品增加实名激活的设计,已经能够解决人机绑定的问题。“轻型机的实名销售备案,易造成重复管理;同时,购买轻型无人机的大量用户通常将该产品用于馈赠,并不能保证购买人和使用人的一致性。”

禁飞区域向“黑飞”现象亮红灯

天津的飞手韩杰,不仅有驾照,还有教练证。在受访的飞手中,他最清楚飞行计划申报等步骤。“全国省市都明确划分了无人机的禁飞区域。”他介绍,要想在禁飞区域飞,须申报飞行计划,提交航空适航资质、人员执照、任务委托书、任务申请书等材料,涉及的部门较多。

近些年,没有经过批准的“黑飞”现象时有发生。深圳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圳,飞行申请由民航深圳空中交通管理站受理审批,公安部门仅为备案,一经民航审批同意,除有治安风险外,一般不予干涉。但2017年全年,除特殊时期外,经过正常申请并备案的无人机飞行活动不到5宗。

“向我们备案的各类活动中,申请人都是企业、社会组织等,尚无个人备案。由于个人申请者难以达到准许条件,往往会选择‘黑飞’,给禁飞区带来很大风险。”该负责人建议,在禁飞区的政策宣传上,民航、公安、企业都要行动起来。公安机关要求一线民警掌握相关信息,并张贴公告,逢重要节点广泛发布。

业内人士介绍,飞行申请落实难,主要是由于审批需要书面报送,且内容较为繁琐。根据规定,涉及民用的无人机飞行申请要经民航地区管理局进行审查或评审,并出具结论意见。针对这种情况,2017年深圳拟向无人机开放部分空域,同时对需要申报的情况使用网络平台管理。

此次《条例》征求意见稿也提出国家将建立无人机综合监管平台,微型无人机在禁止飞行空域外飞行,无需申请飞行计划,轻型、植保无人机在相应适飞空域飞行,无需申请飞行计划,但需向综合监管平台实时报送动态信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些规定如能顺利施行,有望解决“黑飞”现象频发问题。

终结“黑飞”须多管齐下

从规模到数量,中国无疑是民用无人机大国,但要成为无人机强国还有一段路要走,其中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无人机“黑飞”的问题。比如,2017年4月14、17、18和21日,成都双流机场连续发生无人机“黑飞”事件,导致百余架次航班被迫备降或返航,超过万名旅客受阻滞留机场,经济损失以千万元计。

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副总干事孙卫国介绍,消费级无人机的“黑飞”一般是指个人购买一个飞行器,而个人又不懂相关法规,对空域使用的法律不了解,无意中进行的“黑飞”。行业级无人机的“黑飞”一般会出现在一些经营企业明确知道无人机飞行需要报批的前提下,从企业角度考虑未报批,有意“黑飞”。

“除了企业自身出于时间、成本问题的考虑,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相关配套的法规和标准处于空白阶段,造成经营企业想要申请报批,但苦于不知道找哪些部门,只好被动‘黑飞’。”孙卫国介绍。

除了加强无人机操作者的个人技能,中国民航局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管理上正在采取多项措施,比如,中国民航局在2017年5月16日宣布,民用无人机自2017年6月1日起实行实名登记注册。“目前,国内已经进行实名登记的无人机数量达20多万台,但实际数量远远不止这些。”孙卫国坦言。而6月1日起即将实施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对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商如何取得经营许可证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明确,企业从事经营性的飞行活动将从此有法可依。

在此之前,企业使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航拍活动,需要获得空域管理部门的批准,批准条件之一是企业工商登记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要列明“空中拍照”等通用航空飞行活动,而此项登记需要依据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予以确认。2018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使用民用无人机从事商业活动应当取得经营许可,而且明确了微型无人机以及轻型无人机的禁飞区和管控区域,而对于中型、大型无人机则需要进行适航管理。

终结无人机“黑飞”须多管齐下。孙卫国认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的制定和发布填补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的监管空白,使其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在此基础上,无人机企业首先应该树立法治意识,了解标准法规;其次,行业协会应该加强对行业内会员企业的宣传和引导,建立诚信机制,把违规多次的企业列入诚信黑名单。

监管措施须有据可依

对生产和销售企业来说,技术上稍加支持,可能会使相关部门的监管事半功倍。比如,有的产品采取实名激活、禁飞区域内不能起飞、限飞区域内限制飞行高度等手段。有的产品能接收到附近半径数十公里以内的客机广播信号,可以通过分析每台客机的位置、高度、速度等信息,在判断存在碰撞风险的情况下主动避让,提升飞行安全。

一电科技是加入深圳民航监管平台试点的企业,据介绍,其后续将接入民航监管系统,方便客户实名登记、查看禁限飞区域、飞行计划申报等,方便民航监管飞行任务及计划的智能化管理服务,完善无人机的空管信息系统。

当然,监管难点盲点依然存在。深圳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据初步统计,深圳有无人机整机生产企业34家、无人机零配件生产企业23家、无人机销售企业103家,购买无人机较为容易。但是,其中支持后台监管技术的仅有38%,如果算上自组机器,比例会更少,这给监管带来很大难度。

而对于有后台监管的技术来说,一些技术也很容易被破解。无人机的安全限制依靠机身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进行比对,通过物理屏蔽的方法可以破解厂家的一些限制。

此外,部分一线的执法人员认为相关法律法规仍然缺位。目前,无人机的监管还缺乏能够直接用作处罚的专门法律法规,去年深圳市共发生“黑飞”案件11起,其中能按照飞行相关条款进行处理的仅1起,一线民警在实施管理时往往会遇到无法可依的尴尬处境。

这种状况有望得到改善。《条例》征求意见稿在第六章清晰列出了法律责任相关条款,例如处罚金额、措施、责任单位等,力图让监管长出“牙齿”。

猜你喜欢

黑飞红绿灯航空器
红绿灯前
神奇的红绿灯
会说话的红绿灯
基于ADS-B的航空器测高系统误差评估方法
管住“黑飞”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
火星航空器何时才能首飞
航空器意图描述语言的生成与识别方法研究
红绿灯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