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都市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之我见

2018-05-26

影剧新作 2018年1期
关键词:工笔画工笔人物画

方 李

传统中国画的表现题材,一般被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门类。但这只是最粗略的分法,较为细致的则可以分至十三科。中国美术史上对中国画的分类定义其实有一个随时代发展逐渐演变的过程: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分为六门,北宋《宣和画谱》分为十门,南宋邓椿《画继》分为八类,直到元代汤垕,才将中国画分为十三科。汤垕在《画鉴》中说:“世俗立画家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明代陶宗仪《辍耕录》进而明确“画家十三科”是“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看起来不可谓不细致了。

然而近代以来,尤其是伴随着新中国进入到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绘画的题材和精神旨趣,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文人画家所钟情的“山水园林”“花鸟鱼虫”还是宫廷画师笔下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都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新时代的中国画家们,将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转换为创作的灵感和源泉,用手中的画笔开拓出一批前所未有的表现领域,如“军事题材”“工业题材”“都市题材”等,这些有益的探索大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语言和内涵,也为中国画的发展与创新探索了新方向。

以下,结合笔者所从事的当代都市题材的中国工笔画创作,谈一点个人的心得与浅见。

中国工笔人物画自唐宋以来,一直都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表现现实题材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元代以后,由于写意性文人画的兴起,工笔画曾出现过衰退的态势。但是进入新中国以后,随着形势的需要,工笔人物画又再次进入全面复兴的时期。在建国后的最初30年,由于受当时“政治挂帅”“主题先行”思想的影响,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更多的是表现符合当时政治需要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因此没有深入到对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的审视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现代化都市逐渐形成;另一方面,画家的创作思想得到解放,获得了选择与创作的自由,画家们开始关注生存环境和现实生活,表现普通人形象及生活的作品开始呈现。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都市的高楼林立、道路的车水马龙、人们的快节奏生活,这些都给现代工笔画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越来越多的工笔画家们将表现的题材放在表现自己周围的人物和自己熟悉的生活上。于是,家庭生活的幸福温馨、军旅生活的严肃刻苦、校园生活的纯真烂漫纷纷跃然于纸上。毛线衣、牛仔裤、摩丝发型以及各种场景道具,无处不在传递这个时代的声音,极大地拓宽了工笔人物画的表现领域。画面中人物的神态也从传统人物画中单纯的怡然自得变得丰富多样,或喜悦或叛逆,或期待或彷徨,这些都与现代生活的生存状况、现实处境密不可分,既反映了客观对象的自然美,又揭示了画家的心理世界,反映了时代的轨迹与变革。在探索当代新工笔画的进程中,何家英有一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人物画作品——《秋冥》,该画是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作品在构图形式上采用了西方绘画中常用的穹顶弧线,这种弧线的构图样式在当代工笔人物画中是第一次尝试。画面中描绘了一位身着素白衣服的短发少女,双手抱膝地坐在地上。场景描绘的是秋天树林里的金黄色美景。金黄色与天空湛蓝色的搭配,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烘托了白衣少女内心的情思,营造了画面如诗般的意境。

我在选择工笔画创作题材时,也把目光投向了自己较为熟悉的现代都市女性形象及日常生活。受何家英的影响,我曾创作过一组带有穹顶弧线外形的外国现代女性形象,我认为弧线的穹顶容易让人联想到西方教堂的穹顶、门窗等元素,我对人物的刻画选取一种无场景、无情节的肖像描写,以旁观者和欣赏者的角度,以写实的方式进行描绘,对人物形象以及服装、围巾、首饰的刻画力求准确、细腻、逼真,更好地传达人物气质。在色彩的选择和搭配上追求清新素雅的复合色调,在较为统一的高明度色调中寻找微妙而丰富的色彩对比,颜色晕染层层叠加,在看似简单的灰色系中蕴含了丰富的色彩倾向,让人在相对单纯的画面中,产生无限的回味。

近百年来,西方美术史论、素描、色彩、构成等课程进入中国,“西学东渐”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不容小觑。当代的工笔画家大多毕业于高等艺术院校,接受了比较系统的造型、结构、透视、色彩、构成的训练,他们将西方绘画思维观念、表现技法和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创新相结合,传统绘画中的二维平面空间逐渐向三维立体空间转变,散点透视逐渐向多点透视转变,突破了传统审美的约束,拓展了当代工笔画的表现手段,展现了新的绘画视像,这正是“笔墨当随时代”这一理论在当下崭新的诠释。当代工笔画从技法语言上也体现了画家们不懈的探索,传统单一的技法早已不能满足当代工笔画家对都市生活繁华多变与快节奏的表现欲,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思考与接纳新的材料与技法。传统的纸张、颜料品种少,在面对现代社会的绚丽多变时难免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各种纸张、颜料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工具对工笔画的约束,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岩彩的引进与运用,其色彩艳丽且种类繁多,极大弥补了中国画颜料在色相上的不足,满足了工笔画家对色彩的需求。在传统的勾线、分染、罩色基础上,多种多样的技法不断丰富着当代工笔画的创作,泼彩、拓印、冲洗、揉纸、皴擦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了当代工笔画的表现力、也弥补了传统工笔画技法的不足,并且能更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特性和质感。当下的社会日新月异,繁华夺目的快节奏生活,必然会使人们的审美标准发生改变。传统工笔画的表现形式和千篇一律的面貌,在表现都市元素的时候就显得“不尽人意”。而新时代的工笔画家们,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艺术才华,探索出一系列适合表现都市题材的新技法,走上了一条新型的工笔画创新之路。像唐勇力先生所运用的“剥落法”,苏百钧先生的“撞水撞粉法”,还有王冠军表现牛仔裤的“皴擦法”等等,这些都是符合当前时代的需求,是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需要积极有益的探索。

近年来我也创作了一些尺幅较大、人物较多的、反映都市女性日常生活场景的工笔人物画。如《光阴的故事》,以我所熟悉的同学、朋友的生活为素材,把一组人物安排在一个卡拉OK的室内环境中,虽然人物较多、场景复杂,但是在构思时经过精心的取舍和布局,希望给人一个繁而不乱、满而不塞的感觉,所有对象都用传统的白描线条勾勒造型,力求表现得准确而富有艺术性。在表现人物服饰质感方面,运用皴、擦、染、点等传统技法,通过层层叠加,使得各种布料、毛衣、丝绸的细腻质感得到丰富的展现。通过这张作品可以看到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开拓新的工笔画语言所做的一些探索。

正如贡布里希在谈到艺术的时代性时所说:“美的观念是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的,这说明艺术中所有的规范都是主观的。一个永恒不变的完善世界的观念,在艺术中和宗教中一样都是梦想,艺术家所剩的唯一价值就是对自己忠诚。”我想,我将忠诚于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沿着自己所熟悉的当代都市题材工笔人物画这条道路持续地走下去。

猜你喜欢

工笔画工笔人物画
高原秋
谈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
工笔画
小学工笔画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曹娜书画作品
花开的声音
李湘《红楼梦》人物画选
于诺工笔画作品选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