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狂犬病及其根除:美国经历的回顾
——野猪的控制

2018-05-26译校张倩付雯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野猪病毒研究

译校│张倩 付雯(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不分家畜和野生动物之间的界限——伪狂犬病毒(PRV)也不例外。野猪呈全球性分布。事实上,大多数野猪群都感染PRV,是病毒的储存宿主。来自急性感染农场的PRV传播频繁,导致病毒蔓延扩散。例如,一个农场的患病或死亡动物可以被该地区的任何野猪食入,造成混合感染。在市场上放养家猪,以及家猪和野猪之间的移动、接触也导致了PRV的传播。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关系到美国PRV根除计划是否可以取得成功。

一、定义问题

猪在美国繁殖兴旺,特别是在野外。在16世纪进入佛罗里达州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野猪的数量不断增加,从德克萨斯到加利福尼亚的南部沿海地区,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存在。野猪群的大量扩张是在其自身以及人类运动的帮助下完成的。20世纪80年代,野猪群向北扩张到中原地区,部分是因为迁徙,另外也是因为在高粮价时期放养家猪。数百万只野猪现在定居在除北部的几个州之外的整个美国(见图1)。来自中西部的一些家猪也南下到德克萨斯州,其携带的PRV毒株,能够与野生种群流行毒株混合。

在大多数情况下,野猪被认为是一种滋扰物种。自由生存的猪主要是因为猎杀而有价值。25年前,佛罗里达州的一项调查估计,猎人花了50多万天猎杀或捕获超过10万头野猪。猪的价值是每头70~90美元。今天,大公猪的价格可达到该价格的10倍,全国范围内的野猪狩猎价值达到数百万美元。因此,几乎所有野猪都已迁移到中部各州狩猎保护区和边远地区。然而,由于缺乏健康检查,野猪的流动一直是PRV传播的不受控制的因素。

在野猪身上发现了多种疾病,引发了对引进外来动物疾病的普遍担忧。例如,1978年在海地和多米尼加发现了非洲猪瘟(ASF)。猪布鲁氏菌病也被认为存在于野猪群中。由于担心家猪疾病或其他外来动物疾病传播至野猪,兽医服务处和州官员开始在佛罗里达州监测ASF、猪布鲁氏菌病和PRV。作为此次调查的结果,他们发现了布鲁氏菌病和PRV。

野生动物疾病东南合作研究所(SCWDS)在11个东南部的州继续广泛开展野猪研究,发现大部分的猪已感染PRV。野生型宿主中PRV的初步症状表明,血清阳性率取决于年龄。野猪的病毒宿主早期动态与家猪发病特征不同,但是大部分特征是相似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疫苗,将PRV基因组的基因片段整合到猪痘病毒中,用于接种野猪。一个小组还在开发疫苗诱饵技术。

由于对全国PRV根除计划的担忧,以及家猪再次感染的未知威胁,推动了一系列小型会议在佛罗里达等地的召开。在第一次野猪研讨会上达到高潮,这次研讨会于1989年在奥兰多召开。在随后的数年中,在召开的其他会议上讨论了关于野猪的问题(见表1)。此外,美国动物卫生协会 PRV委员会的野猪分会每年秋季开会,并向其上级委员会作报告。

二、 野猪试点项目

1991年于加利福利亚州圣迭戈市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动物健康协会PRV委员会下属的野猪分会提出,野猪是影响根除项目最终取得成功的一项重大问题。该委员会将这一观点整理成了一项决议:“野猪分会向动植物检疫署、国家猪肉生产商委员会和东南地区野生动物疾病研究中心提议,在野猪保有量大的州开展试点研究,制定实用有效的方法,以防止PRV、猪布鲁氏菌在野生猪和家猪之间传播,控制/消除野猪感染。建议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德克萨斯州和加里福利亚州开展试点研究。”

猪病专家和兽医服务处于次年举行了3次会议,组建了野猪技术小组。该小组负责对拟开展的试点项目进行最终审核。试点项目旨在研究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和佐治亚州)、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利亚州的猪群,聚焦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和野生猪PRV的干预策略。这一综合性举措的目标是为后续十年内的PRV根除活动制定路线。作为野猪试点项目的一部分,野猪技术小组认为,有必要对美国野猪的分布情况、密度及野猪群与商品猪群发生重叠的区域作出说明。项目分析主要涵盖野猪群流行率的可变因素及家猪被感染的程度。

◎图1 捕获的野猪

表1 1989——2003年举办的野猪讨论会

该项目的分析性流行病学部分的第一个目标是对各类条件下野猪排泄和向家猪传播PRV的机制进行特征化处理。PRV通常从近期感染PRV的家猪的鼻拭子和咽拭子中分离。该方法被用于检测野猪分泌物中的病毒。从捕获的野猪身上采集的数千个鼻拭子未能分离出任何感染性病毒。研究人员把它们放在货车里运输,尝试对这些野猪施加应激,但它们的鼻腔仍未排出任何病毒。

某位高校研究员与佛罗里达州的捕猎者开展合作,将野猪运至德克萨斯州宰杀,能够证明来自佛罗里达州、体内无病毒抗体的野猪在抵达德克萨斯州的屠宰场时会发生血清转阳。这些猪的鼻腔未排出病毒,但扁桃体拭子偶尔会产生感染性病毒。来自伊利诺伊州、佐治亚州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在各自的研究活动中确认了这种口腔排毒的现象。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合作者们开始通过将血清反应呈阳性的野猪混入幼年家猪来研究PRV的传播机制。通过这些活动,研究人员发现,猪之间的直接接触是PRV传播的必要条件;通过性交排出病毒肯定是PRV传播的一种机制。此外,东南地区野生动物疾病研究中心和欧洲的研究人员确认,野生公猪的包皮会排出病毒。从这些信息明显看出,野猪携带的PRV有多种生存和传播机制。

研究人员明确了PRV在种群中持续存在(潜伏性)和传播(性传播)的主要机制,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还可能存在其他机制。病毒不仅潜伏在生殖器附近的神经节内,还会出现在常规部位(即三叉神经节、扁桃体、下颌下淋巴结)。这与家猪的研究结果类似,意味着上呼吸道感染和口腔传播也可能是PRV蔓延的一种机制。事实上,研究人员已从猎狗身上获得了许多野生猪分离病毒,而猎狗和野生猪之间是不可能发生性传播的。这些犬科动物的感染病例表明,口腔排出是PRV传播的一种机制。此外,动物食用被感染的组织(例如同类相食)也会感染PRV毒。研究人员从阴道拭子和扁桃体拭子上直接获得了分离病毒,但从未从鼻拭子上直接获得分离病毒。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尽管PRV可利用多种传播路径,但性交排出和口腔排出才是其蔓延的主要机制。

分析流行病学部分的第二个目标是将来自野猪的PRV毒株与之前取自家猪的分离病毒进行毒力对比。野生猪PRV感染情况的最初观察结果(意大利,1982)表明,野猪对PRV的抵抗力非常强。研究人员未能在野猪身上发现感染PRV的临床症状。进一步的对照研究(作为野猪试点项目的一部分)证实,来自野猪的病毒属于弱毒病毒。

伊利诺伊大学和德国开展的研究活动,将来自野猪(野生公猪)的PRV毒株与家猪病毒株进行毒力对比。这两项相互独立的研究活动均宣称,来自野猪的病毒的毒力要远远低于从家猪身上分离的毒株。对幼年野猪和幼年家猪而言,从野猪身上分离的病毒株的毒力更弱。许多情况下,来自野猪的弱毒株不会产生任何临床症状,除非被感染的是年龄最小的仔猪。相比以相同剂量注射的家猪病毒,野猪病毒株在接触之后所引发的血清转阳要晚几天或几周。

这种弱毒对野猪传播PRV有多重影响。如果野猪的弱毒株被引入家猪体内,它在最初传播期间不会像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传播的家畜传染病那样表现出高致死的特征。由于缺乏明显的PRV感染症状,再次出现的病毒可能在被发现之前就已扩散。这不利于尽早识别暴发事件和迅速消除感染病例。血清转阳的延迟也可能给猪群清理造成麻烦,因为阴性猪可能在无症状的情况下被感染,进而成为传播PRV的载体。

三、 垂直传播案例

来自野猪PRV毒株的弱毒性和一部分被感染的猪缺乏可检测水平的抗体,对某种被更多人认可的野猪群病毒传播生物学理念产生了影响。有多个研究小组宣称,野猪群的流行率(以PRV抗体作为衡量尺度)取决于野猪的年龄。阳性猪的血清阳性率在出生之后会下降,但在1~2岁时会上升至50%左右。PRV的性传播机制与性成熟时血清阳性率上升这一事实相吻合,证实了上述观察结果。

从表面上看,性传播肯定是PRV传播的一个因素,但另一项针对野猪病毒株开展的研究却提出了不同的假设。该项研究认为,野猪病毒株的弱毒性可能是隐性感染机制的一部分。母猪携带的PRV在新生仔猪获得母源抗体时传给新生仔猪。这可能引发潜伏性感染。之后,潜伏感染的猪在饥饿感的应激作用下或在性成熟时会出现病毒激活和血清转阳延迟现象。以下事实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支撑:种群中与年龄相关的典型抗体的流行率是由病毒DNA的聚合酶链反应决定的,与病毒感染的年龄相关性并不一致。在每个年龄组,PRV检测结果呈阳性的野猪比例均在80%左右,与抗体是否处于可检测水平无关。

四、野猪伪狂犬病的特征

为了解野猪携带PRV的风险,许多研究活动对取自家猪和野猪的分离病毒的特征进行比较。来自家猪PRV暴发分离病毒的毒力高于平均水平,影响对象包括美国中西部的猪群。研究人员通过攻毒实验在分子层面上对分离病毒进行对比。研究证实,所有针对家猪病毒开发的试验方法均可轻易地检测出野猪PRV抗体。因此,现有的血清学试验方法可用于监测野猪PRV。感染野猪病毒后的血清转化过程要慢于感染家猪病毒后的血清转化过程。此外,野猪分离病毒的毒力始终低于来自美国中西部家猪PRV疫情的病毒株。PRV在野猪之间可能发生口腔传播,更可能以性交的方式传播。与家猪感染PRV的情况不同,研究人员不能从被感染的野猪鼻拭子中分离出PRV,但可以从阴道、包皮和扁桃体拭子中分离出PRV。

野猪PRV毒株的这些特征对PRV根除项目产生了重要影响。最重要的是,研究表明PRV是可被诊断的。研究结果还强调,由于PRV可通过口腔传播,阻止家猪与野猪配种并不足以阻止PRV的传播。最后,野猪PRV的弱毒性表明,最初的感染过程可能是非常隐性的,这是开展PRV监测和检测活动期间必须考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五、 监管问题

野猪的情况已经对家猪PRV根除项目造成了影响。20世纪90年代,各州均有可能存在新感染源的报道。这些病例中,有许多是由猪和被污染货车的流动引起的,但每年有10%~15%的新感染病例是由野猪引起的。根除项目的成功实施减少了感染PRV的家猪群的数量,新增家猪感染病例也随之减少。截至2000年,大多数州均已宣布进入无PRV状态。明尼苏达州、印第安纳州、内布拉斯加州、宾夕法尼亚州和爱荷华州曾出现若干由家猪病毒引发的暴发事件。但是,由于家猪再感染的来源减少,大多数暴发事件发生在有野猪出没的州。引发这些感染病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州没有能力将被感染的野猪与商品猪分隔开,尤其在同时处理这两类猪的市场。

佛罗里达州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决定通过将不同市场分隔开的法律。该州规定,不明来源的猪只能运至屠宰市场。

该州实施的两项措施使当地的流行环境开始发生变化。第一项措施要求对销售渠道进行分离的教育计划,这使新的销售方法获得了认可。第二项措施是经常检查市场、屠宰场和州外野生猪的运输活动。该措施加深了公众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强调该州意图的严肃性。这些努力促进了产业合作。此外,由于该州能将捕获的野猪转移至专业市场,非法活动者被迫转而采取被认可的做法。

人们对野猪相关威胁的讨论持续了几十年。在这之后,如何准确定义“野猪”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了解PRV的感染源对PRV的监管至关重要。为此,各类利益相关方开始争论:什么是野猪?什么是家猪?如何判断一头猪是野猪还是家猪?“散养”、“拥有所有权记录的猪”等术语无助于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在一些农村地区,猪会或多或少地从散养状态转入圈养状态。这些原始的定义允许通过检测证明其未感染PRV的野猪经过一段时间后被定义为家猪。后来出现的第三个术语——“过渡型猪”用于描述来源不明的猪。“过渡型猪”的定义的重要性涉及两个方面:PRV的感染源和依据新法规处置PRV阳性猪群的补偿款。“野猪”的定义为:“完全或在一定程度上以自由流动的方式生活的猪”或者“自由流动的猪”(见“州-联邦-行业PRV根除项目标准”)。“过渡型猪”的定义为:“圈养的野猪,或有合理机会接触野猪的猪。”在此基础上,“商品猪”被重新定义为:“被持续管理,有适当设施和做法防止其接触过渡型猪或野猪的猪。”

由于美国是一个猪出口大国,国际贸易是决定市场价格和战略的重要因素。对美国PRV根除计划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担心野猪的病原会对成功实施根除项目产生不利影响。

1990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奥耶斯基氏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讨会上,野猪问题迎来了转折点。多名科学家汇报称,以了解野猪对商品猪造成的再感染风险为目的研究活动正在顺利进行。尽管来自其他国家的一些科学家指出美国的野猪可能成为PRV的来源,但很明显,美国正逐步了解野猪PRV的感染情况。欧洲各国研究人员启动了针对欧洲野生公猪的研究活动。除普遍感染PRV之外,野生公猪体内还发现了其他家猪疾病。这对家畜构成了潜在威胁。

六、 根除活动完成之后的问题

家畜根除PRV之后,防止野猪病原引起再感染成为首要任务。各州被要求编制计划分析野猪的生存情况,并制定应对这一问题的计划。在2006年春天召开的国家畜牧业学会的会议上,与会人员建议兽医服务处将所有猪设施划分为用于饲养商品猪、过渡型猪或野猪设施。国家畜牧业学会成员进一步作出如下决议:政府应在风险评估基础上评估并重新设计PRV和猪布鲁氏菌监测计划,使这些计划演变为一项综合性的猪监测计划。农业部动植物检疫署下属的兽医服务处和野生动物服务处目前正实施这一计划。商品猪群附近有大量野猪出没的各州需保持警惕,并继续对生产商、猎人和诱捕动物开展教育,使其了解与野猪有关的疾病风险。

七、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野猪对家畜和公众健康造成的风险目前由各州负责。野猪问题在短期内肯定不会消失。野猪数量在许多地区呈增长趋势。野猪群与商品猪群发生重叠的区域必须继续开展监测工作。为了解家猪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野猪感染PRV的风险,必须继续开展研究。政府机构必须制定适当的响应计划。该计划应聚焦家猪群面临的最大风险,并在必要时作出修改。

在1992年召开的野猪技术小组会议上,弗兰克·马尔赫恩博士与国家猪肉生产商委员会共同提出了以下观点:“如能继续努力防止PRV在种群之间传播,美国最终将永久性地消除商品猪群中的PRV,并解决野猪作为PRV来源的问题。野猪和地方性野猪PRV病例在短期内不会消失。因此,必须继续妥善隔离各种群,开展监测活动,了解与PRV有关的风险并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同时继续减少野猪的流动。”

猜你喜欢

野猪病毒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病毒
萌萌的小野猪
感冒病毒大作战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病毒,快滚开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感冒病毒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智慧的野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