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歧义结构教学中的运用
2018-05-25王艳秋
王艳秋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本文以“谁都(不)V”歧义结构为对象,对其产生歧义、容易误导留学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解释,并将其设置为中高级汉语口语课教学中的一个语言点,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指导方向,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努力给该课程一个适合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谁都(不)V”;歧义;对外汉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继语法翻译法、听说法、直接法等第二语言教学方法在国内外非常盛行的语言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在用中学”,即在具体的任务和活动中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我们一般把语言的习得及使用分为输入、互动、输出三个阶段。Krashen1985年在《The natural approach》中提出语言的“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任务型教学法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假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及对具体情境的设置、上下文的理解,注重学生在小组讨论、总结、汇报、合作等实践活动中的参与体验,成功运用语言解决交际问题。英国语言学家J.Willis的《任务型学习框架》(1996)中,将任务型语言教学分为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三个阶段,突出学生的自我实践过程,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把握对具体语言点的使用。故任务型教学法在具体的准备使用过程中,教师对“任务”特别强调,包括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可以说,设置一次成功的教学任务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又是非常实用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本文以“谁都(不)V”歧义结构为对象,对其语法规则和特点进行解释,将其设置为中高级汉语口语课教学中的一个语言点,再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指导方向,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努力给该课程一个适合的教学设计。
一、“谁都(不)V”歧义结构分析
笔者关注到“谁都不认识”这一短语,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产生歧义的可能性比较大,并且可以衍生为“谁都(不)V”的固定格式,其在留学生的日常学习交流中也造成了很大的歧义。故本文先从“谁都不认识”这一短语为例,分析其出现歧义的原因和特点。
(一)歧义产生的原因
先看这一句话:“她走进房间,编剧和导演谁都不认识。”这句话是有歧义的。一种情况是“她走进房间,既不认识编剧,也不认识导演。”另外一种情况是“她走进房间,编剧不认识她,导演也不认识她。”分析其产生歧义的原因。
1.从语义角度
从短语结构分类的角度来看,“谁都不认识”是一个主谓短语。一般我们先从语义角度来分析。上面已阐述了出现歧义现象的两种情况,歧义产生的关键在于语义指向不明确。第一种情况“她走进房间,既不认识编剧,也不认识导演”,“谁都不认识”语义指向是“编剧和导演”,“谁”就是指“编剧和导演”,“她”作为整个句子的主语,不认识“编剧和导演”,按正常语序来说“编剧和导演”的位置可以说是提前了。第二种情况“她走进房间,编剧不认识她,导演也不认识她”,“谁都不认识”语义指向是“她”,两分句的主语不同,“谁”也指“编剧和导演”,“编剧和导演”作为第二分句的主语,但“她”在第一个分句作主语,在第二个分句作宾语,故造成了歧义的产生。
2.从语法角度
“谁都不认识”中的“认识”作为一个动词,有支配它的施事和被支配的受事,那么它是二价动词,可以支配两个行动元,即施事和受事,但在此例中是不明確的。“谁都不认识”可以转换成两种变换式:
(1)“(主语)+都不认识+谁”
(2)“谁+都不认识+(宾语)”
两个变换式中的主语和宾语都是不确定的,因为动词“认识”是一个二价动词,可支配两个行动元,在不明确的情况下就会造成歧义的产生。因此在观察动词的时候,动词若满足可支配论元大于等于二,则很有可能造成歧义。但像“谁都要死”这样的例子就不可能造成歧义,因为“死”是一价动词,只可支配一个行动元,都是确定无误的。故“谁都不认识”这一结构造成的歧义原因是动词缺少动元导致的。
综上,“谁都(不)V”这一歧义短语产生歧义的原因,主要是内部词语之间词语语义关系的不同以及动词缺少动元。实际上,内部词语的语义关系,这里就是语义指向,相当于就是动词动元的问题,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得出的。
(二)消解方法
1.添加论元
“谁都(不)V”这一歧义结构主要产生歧义的原因是缺少论元,因此消解该结构的方法之一可以是增加正确的论元。以动词“认识”为例,其同时支配了两个论元“编剧和导演”和“她”,“谁”在两种情况下都是指“编剧和导演”,这样增加了论元后就不产生歧义。相反,如果少了论元,短语便产生了歧义。
2.利用上下文语境
利用上下文语境来消解歧义的方法十分常见,把有歧义的句子或短语放在具体语境中,相对就不会产生误解。
语境A:她走进房间,编剧和导演谁都不认识。环顾四周发现助理小周已经等在里面,自己就没走错房间。
语境B:她走进房间,编剧和导演谁都不认识。都以为走错了房间,问了才知道走进来的是主演的助理小夏。
由上述可见,语境 A 与语境 B 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语境,在这两个语境下的歧义短语“谁都不认识”也分别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理解,即语境A中的理解为“她走进房间,既不认识编剧,也不认识导演”,语境B的理解为“她走进房间,编剧不认识她,导演也不认识她”,歧义消除。
二、“谁都(不)V”歧义结构的教学设计
根据对该结构歧义产生原因、特点及消解方法的分析,尝试以任务型教学法为纲,设计适合中高级汉语口语课的教学任务或活动,以方便对外汉语教学。
(一)教学课型与课时
汉语口语课,2课时。
(二)教学对象
来自不同国家的中高级留学生。
(三)教学目标
对汉语“谁都(不)V”这一个语法点的教学,目标不是要学生牢记有关“谁都(不)V”的语法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掌握使用规律,包括语序、结钩、意义、功能,能够区分相似的结构,能正确使用“谁都(不)V”完成相应的交际任务。
(四)教学步骤
1.任务前
汉语“谁都(不)V”这一歧义结构容易造成学生困惑,教师可先在任务前导入最简单的“谁都不认识”这一短语。如“同学们来上海学习前,谁都不认识老师”、“同学B不喜欢打篮球,老师也不喜欢打篮球,谁都不喜欢”。这些都是任务前语言上的支持。当然也可以补充些具体实践情境中的语言支持。
2.任务中
①任务一
教师先将最简单的变式“这个人谁都不认识”完整地写在黑板上并告知留学生有A、B两种选项,要求学生进行选择。选择完成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选项写在白纸上,并去寻找自己的“同伴”(即与自己选项相同的人)。按选项结果将留学生分成两组,告诉对方选择的理由,尽量使得對方理解。一轮过后教师可以再多换几组该结构下的歧义短语,如“谁都不知道”等让留学生再做出选择,并且互相说出选择的理由。经过几轮的选择,留学生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类似短语可以有两种理解的感觉。
②任务二
利用上下文,为两种不同理解创造完整的语境或句子,因为大部分的歧义在具体语境条件下是不存在歧义的。例如歧义短语“谁都不认识”:
A:“这个人是谁呀?以前没见到过。”
“这个人是新搬来的,谁都不认识他。”
B:“你们好,我是新搬来这儿的,这儿的人我谁都不认识。”
可见,将同一形式的短语或句子放在不同语境下,创造完整的句子使得留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歧义短语的两种不同情况,从而帮助和深化留学生对于这种歧义结构的理解。像这样的例子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充分展示给学生。同时,作为比较,教师也可以将该结构中不会造成歧义的短语写进语境或者完整的句子中,给留学生展示,让留学生自己判断是否存在歧义,培养学生歧义判断的能力。
③任务三
在留学生基本掌握几组相同结构的歧义短语后,教师给留学生下发一张调查问卷,问卷上列出一些爱好,如:听音乐、看电影、打篮球、看书等。教师请同学们写上自己的名字,对于问卷上列出的项目不喜欢的打“X”,并简单写上自己不喜欢的原因。同学们都完成后请大家在教室里寻找和自己一样不喜欢某一件事的同学,既可以让同学们进一步交流情感,也在具体问答中练习汉语。教师也要求同学们在交谈过程中运用到“我不喜欢XX,你喜欢吗”、“我不喜欢XX,因为……”、“你为什么不喜欢XX呢”、“我们谁都不喜欢XX”这样的句式。在交谈结束后,教师会进一步通过具体事件询问同学们是否喜欢,多次重复“同学A和同学B,谁都不喜欢XX”,让同学们印象深刻。
3.任务后
经过以上三个任务,留学生对于该结构下的歧义短语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以列出公式,带领留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归纳出该结构下的其他会引起歧义的短语,让留学生自己找出规律。更进一步,教师可以用简略的语言传授给留学生歧义的原因,以便汉语水平较高的留学生深入学习。
三、结语
本文针对“谁都(不)V”这一歧义短语,从语义和语法两个角度分析其歧义的原因和特点,主要是内部词语之间词语语义关系的不同以及动词缺少动元;进而提出解决歧义的方法:添加论元和利用上下文语境。最后根据这些特点及规律,尝试提出该歧义结构在具体对外汉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构思出具体的教学设计,希望在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授相关歧义结构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胡晓霞.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歧义现象分析[J].语文建设,2016(11).
[2]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对外汉语教学初级听力课教学设计与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3]彭莎莎.汉语存现句任务型教学设计[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施春宏.歧义现象的演绎分析——以一组层次构造歧义的系统性分析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
[5]史冠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句式教学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6(4).
[6]徐阳春、钱书新.“N1+的+N2”结构歧义考察[J].汉语学习:2004(5).
[7]张斌.现代汉语描写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Richards,J.C&T.S; 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