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地栖居

2018-05-25陈敏

北方文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审美心灵

陈敏

摘要:“诗意地栖居”是指审美人生境界。作为个体来说,实现“诗意地栖居”最首要的条件是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完整。摆脱功利化的思维模式,达到心灵的自由,是审美得以可能的先决条件;培育完整的心灵,发展志性,是实现“诗意地栖居”的根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在自然、艺术与日常生活三个方面同时努力,创建审美人生。

关键词:审美;心灵;志性

海德格尔针对人性的异化而倡导荷尔德林的“诗意地栖居”生存境界。可以说,“诗意地栖居”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而理想一定存在现实可能性。本文试从个体层面来谈“诗意地栖居”如何实现。

一、心灵的自由与完整

实现“诗意地栖居”,最首要的是着手心灵层面。因为阻碍我们体验美好的往往不是外物,而是我们的心灵。正如佛家所谓的“心外无物”、“即心即佛”。心灵的自由与完整,是实现审美人生的首要前提。

(一)心灵的自由

审美是需要摆脱直接功利的。“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1]面对一棵树,如果我们头脑里想着把它用来做木材,就会忽视其外形的优美,无法产生审美的享受。目睹同样的景致,景区里的商贩往往感受不到悠闲的外地游客所体验的美,因为后者超脱了与眼前风景的直接利益关系。超越直接利害关系,与对象保持心理距离,审美才得以可能。康德深刻地指出,审美引起的快感是“不涉利害的愉快”。中国古典美学十分讲求“审美心胸”—涤除心灵在日常生活中充斥的感性欲念与知性观念之弊而达到的一种空明澄澈的胸怀。在此状态下,心灵对外物仿佛鉴照而无隐,外物自然而然地呈现其玄与妙。庄子所倡“坐忘”、“心斋”即是为了呈现审美心胸而通往审美境界。

而在当今社会,多数人被功利化思维模式所捆绑,习惯于为谋生、物质利益而奔波算计,活得压抑、沉重与焦虑。生存焦虑紧追着人,人成了物质的奴隶。人们的头脑在功利之绳的牵动下,不停地穿梭于过去和未来——为过去的匮乏所驱动,为未来的生存而担忧——而无暇感受当下的美好。功利化的生存状态下,人与审美隔绝,生活的美感消失了。

然而,这说明审美只有在物质充裕后才可能吗?并非如此。审美的确需要超越直接功利,但从长远看,审美又是符合功利的。审美具有超功利性,超乎功利而又合乎功利,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所以,实现“诗意地栖居”,要解决的其实是思维模式的问题。从功利化的思维中解脱出来,“不为物役”,获得心灵的自由,这是审美得以可能的先决条件。

如何摆脱功利性的思维?哲学、宗教和心理学都曾为此找寻方法:海德格尔的“此在”(being in the world),禅宗的“活在当下”,心理学的“正念”疗法等等,都值得借鉴。然而事实上,“活在当下”需要有一个永恒之物作为安身立命的寄托,才真正可能。因此要实现“诗意地栖居”,最根本的是“心灵的第三层面”——志性。

(二)心灵的完整

建构完整心灵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美的结构即是人类心灵的完整结构”[2],审美感是对人心灵的丰富性的全面占有。因此,只有完满的心灵才能够体验丰富、全面的美。李泽厚先生将审美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神悦志”三境层。“悦耳悦目”指对象的感性直观带给主体的视听快感;“悦心悦意”指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认识和评价而引起的心意的愉悦;“悦神悦志”则是审美的最终旨归,宗白华先生称之为“最高灵境的启示”[3]。这一境层超越了感性形式与思维逻辑而通往心灵最深层,是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主体能感觉、体验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自由和游心于物之初的乐趣。胡家祥先生进一步将美概括为一个二维三层次的结构(也是心灵的完整结构),三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感性层、知性层和志性层。

成为一个审美的人,发展志性尤为重要。人类生来就有对理想与永恒的祈求,这种祈求植根于心灵的志性。无论是柏拉图的“理式”、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还是老庄的“道”;无论是基督教的上帝还是佛教的“法身”,都是人类对于完满无限的渴求。而近现代以来,人类丢失了宗教信仰,失去了与神性、永恒之物的连接。心灵第三层面被遮蔽和忽视,导致人类产生严重的精神危机:人们感觉生如浮萍,内心充满空虚与匮乏感。于是,人盲目地去抓取外物来填补内心的坑洞,但在短暂的缓解之后,会滋生匮乏、焦虑与厌倦等负面情绪,周而复始。叔本华的“钟摆”比喻极为切当地形容了信仰缺失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生有如钟摆,摆动于痛苦和无聊之间,当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人是痛苦的;当基本需求满足后,人会感到无聊。如何突破这种困境?答案是发扬志性。“如果人们意识到心灵存在第三层面,并且构成了天人相接的部分,那么就会滋生一种无需神灵在场的‘宇宙宗教感情,自觉追求与天地合德便让人生具有神圣性,必将既有精神家园又能积极入世。”[4]当心灵第三层面敞亮,体会到与本体的连接、与宇宙的合一,就能实现内心的真正安宁與自由。一个自由完整的心灵,才能真正领悟美,在生活中处处感受美,创造美,实现审美化的人生。

心灵的完整、志性的敞亮是实现“诗意地栖居”的根本条件。而反过来,审美也能促进心灵的和谐与志性的发展。正如席勒的观点:美育既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5]。

二、自然、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在心灵的自由与完整的基础上,从自然、艺术和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创建审美化的人生。

(一)拥抱大自然

大自然能给人很多养分,滋养人的生命。仰望星空,常常让人超脱世俗的狭隘,体验到与辽阔的宇宙融而为一之感;坐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感受自然的生长,仿佛万事万物都无比亲和与静谧。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万物都是有“气”的,大自然作为孕育万物之所,其中蕴含的“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使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牢笼里,与自然脱离;另一方面,工具理性的过分张扬对人的完整性进行压榨,导致人的异化、麻木和单面。人要回归自身的健全与完整,回复人性的温暖,就需要多多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

(二)诉诸古典艺术

人类创造的艺术王国丰富多彩,但与现代、后现代艺术相比,古典艺术带给人的审美享受是更深层的,更有益的。因为,现代、后现代艺术在否定了神性和永恒之后,走向了内容的荒诞怪异与形式的新奇刺激。其结果是要么将欣赏者导向感官的放纵与麻木,要么传达出焦虑、惶恐与荒诞的情绪体验。审美理性主义认为,这种审丑无助于人达到幸福快乐。

而古典艺术中的佳作,往往是感性、知性与志性的完整统一。感性和知性层表现为灵动和谐、饶有秩序的形式,志性层体现为对人类生存奥秘的洞察和人类生存诗意的显现。徜徉于这种艺术中,人在现实中日渐分裂、钝化的心灵能够得到舒缓和安放,回复完整,获得宁静与愉悦。柏拉图在《文艺对话集》中谈到音乐教育:“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6]

(三)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审美并不超乎世俗日常生活,而是存乎其间,而又不限于其中。审美可以融入日常中,点亮原本平凡的生活。琴棋书画,唱歌跳舞,读书,体育运动,养花,厨艺,品茶,摄影,家居,乃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都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为我们带来巨大的诗意与美感。这就是日常生活的艺术化,也即“用艺术的眼睛审视世界,用艺术的心灵品悟世界”[7]的“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85.

[2]胡家祥.审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胡家祥.心灵第三层面探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席勒.美育书简[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6]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彭修银.艺术接受与艺术人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审美心灵
心灵的感恩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唤醒心灵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