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古”的三重奏
2018-05-25王小娥
王小娥
摘要:江西当代小说创作,与“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等江西地域文化资源交相辉映,既有革命历史与历史叙事交织交融的红土地上的历史言说;也有浓得化不开的江西本土地域文化厚重的赣地乡情的绿色书写;更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古色传统文化的描摹与传承。为“文学赣军”的突进奏响了“红、绿、古”的三重奏。
关键词: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
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是革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一方沃土。江西当代小说创作虽与新中国的诞生相伴而生,但走过“起步”与“沉寂”,到新时期方呈欣欣然的崛起之势。新时期以来,以胡辛的“陶瓷”系列,熊正良的“红土地”系列,傅太平的“小村”系列,以及杨佩瑾的“天意”系列、李志川的“鄱湖”系列、邱恒聪的“井冈山”系列与罗旋的“南国烽烟”系列等,或为陶瓷古文化描摹,或为绿色乡土书写,或执著于红色革命题材创作,因饱含地域特色和历史厚重感而立足于赣鄱大地;为江西当代小说的繁荣谱写了一曲“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交相辉映的三重奏。
一
江西因了中国革命圣地井冈山、共和国摇篮瑞金、军旗升起的古城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安源,发起三年游击战争的赣南,上饶集中营茅家岭……在赣鄱大地所演绎的无数革命斗争史为这方水土承载了厚重的红色记忆。这些“红色记忆”無疑是春风化雨,为江西籍作家谱写赣地华章、传播赣地红色文化给予了丰富养料。
罗旋扎根于赣南这块红色热土,对赣南红色革命历史进行人情诗性的礼赞。《爱与憎》叙述了红色苏区一对恩爱夫妻,丈夫参加红军出征久久未归,镇守家中的妻子亦秘密加入地下工作。岂料久盼而来的是出卖同志的叛徒丈夫,在革命与爱情面前,妻子历经爱与憎的情感纠葛,最终理性战胜情感,大义灭亲的故事。《红线记》则讲述了身负重伤的游击队员山虎,被居于深山老林中的猎户老炳及女儿紫娥从医院抬回家中。在患难与共的朝夕生活中,山虎与紫娥产生恋情并结为夫妻,最终一起进入深山,重建游击队伍投身革命的故事。作品虽聚焦于赣南红色革命斗争史,但并未直面硝烟四起的战争描写,而是钟情于人性人情的抒写和刻画。
同样,自诩为江西老俵嫂的胡辛亦钟情于江西这方红色热土,用文字的细雨、笔墨的声画从容地展现着对赣南这方热土不变的“红色情结”,彰显赣南红色文化内涵。《我的奶娘》塑造了一位曾是红军战士妻子的苏区普通女性“奶娘”形象。她为了保护女红军烈士遗孤石丹,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为了抚养石丹,不得不两次改嫁甚至被迫喂养伪团长家少爷,最后至解放后却被戴上“坏分子”家属的帽子。《粘满红壤的脚印》中的土壤工作者艾小雨遭遇丈夫的不理解不支持,是老区烈属程婶的理解与懂得给了她继续改良红壤的信心与力量。《聚沙》中来自绿竹海深处的秋月的养母殷山红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蔷薇雨》中的糯糍女用奶汁救活了身负重伤的凌光明,几十年后,又给了走投无路的徐希玮母子一个遮风避雨的港湾。《情到深处》中,出身官宦之家的二小姐桑桑,因了意中人周君为红军进城筹粮饷而牺牲,便“离奇失踪”,去到周君战斗过的山里教书。意外继承一笔巨款后,便回到菜园角11号“挥泪继承烈士志,誓将遗愿化宏图”。故事着重演绎的不是革命者周君的革命事迹,而是受革命精神影响的女性的觉醒和永恒的爱。胡辛的笔端亦没有硝烟四起的战场,其用女性细腻的笔触发掘英雄背后的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为革命做出贡献的苏区妇女们,抒写其绵长悠远又情到深处的红色情怀。
客家作家温燕霞历时五年创作的《红翻天》将笔触直接伸向1933年秋到1937年底的赣南地区,讲述了江采萍、周春霞、玛丽、刘观音、杜青秧及杨兰英六位女性在红鹰宣传突击队以她们火热的激情和纯洁的生命,为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筚路蓝缕,百变其身。“战争和女性、鲜花与硝烟、青春与死亡、战争背景与客家风情,这些原本放在一起并不和谐的元素被六个如花女子扣人心弦的命运神奇而又繁复地糅成了一曲低回、哀婉并壮烈的战地之歌,将战争的残酷与女性的柔美推向让人撕心裂肺的境地,用青春和生命的凋零唤起人们对正义的向往和对那段如火如荼历史的深情追忆。” (1)
在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浸染积淀而成的这方红色热土上,江西当代小说家们无不积极地从这片红色沃土中汲取灵感,或回述革命风云,或书写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赣南苏区那种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将“红色文化”传播与小说创作交织交融。
二
江西不仅有着历史厚重的红色记忆,且有着“山清水秀”的自然乡土景观。这无疑给红土地的言说又增添了一份厚重的“绿色乡土”记忆。
李志川的“鄱阳湖系列”小说用笔墨文字绘制了一幅优美的赣北鄱阳湖畔的水乡风情图。杨佩谨的“天意”系列虽为革命历史题材,但所展现的竹林小溪、工棚小店、古亭渡口等意象饱含着湘赣边浓郁的乡土气息。李伯勇的“幽暗家园”四部曲亦将笔触伸向故乡赣南边地客家文化和历史深处,展现打量着赣地这方水土这方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激流勇进。
傅太平热衷于以故乡的乡村生活为背景创作,其“小村”系列“并不以家族为线索,而是把大自然的节令与一年四季不同的农耕形态有序地组合起来,形成了一幅多维度的、充满寓意的江南农村生活画。” (2)《小村》为读者勾勒了一幅陶渊明“桃花源”式的理想王国图景。小村的人们诗意地栖居:春天,男人们下稻种、扳鱼,女人们孵小鸡,小孩子抓鳝鱼;夏天,不管男女老少,割稻、打谷、晒谷、犁田;秋天忙丰收,忙耕种,忙相亲;冬天,干鱼塘、晒太阳、闲谈、赶集。“表现出以天之道、自然之道来反对人欲和人之道这样一种回归自然的情调……” (3)
胡辛的小说世界,“红色言说”与“绿色乡土”交织交融,我的奶娘、程婶、糯糍女、殷山红等红土地上朴实而又坚韧的苏区妇女与翠竹如海、峰峦叠嶂、丘陵连绵的美丽而贫瘠的红壤山地叠印交错。《我的奶娘》居于大山深处,作者多次描写“奶山”这一意象:“过了飞潭瀑,登上了山坳。抬眼,细雨濛濛中,那一对赤褐色的乳峰依旧饱满、坦然地耸立着。” (4)《蔷薇雨》中救了凌光明家“祖孙三代人”的糯糍女亦生活在大山深处,阿玮和晓峰在深山中的生活日常便跟赣地的绿色乡土紧密联系在一起。《聚沙》中的殷山红生活在绿竹海深处。胡辛在时间的流变与空间的转换中,将翠竹青青的自然生态与红色历史定格在其独特的叙事空间中,奏一曲“红”与“绿”的交响。
罗旋亦然,在一种红绿交融的艺术世界尽情徜徉,但作品并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生态,而是仍然着眼于人性人情的礼赞。其绿色题材小说《天嶷山神女》讲述了善良勤劳的母亲虽被人泼污水,但老年时期仍带领家人绿化荒山,造福人类。文字中不乏绿色乡土的描摹,最终汇集于纯美的人情赞歌。《独活》塑造了一位在绿海中浮沉但仍勇于与恣意污染环境的人与事进行抗争的主人公形象。在“那葱绿碧透的绿色世界中洋溢着红土地精神气质与美学神韵。” (5)
三
江西在文化积淀方面可谓一口取之不尽的富矿。涵盖了赣南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袁州文化、饶州文化等子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其中以儒家文化、书院文化、稻作文化、陶瓷文化、青铜文化和宗教文化为代表的古色文化理所当然地进入江西当代小说家的视野。胡辛不仅秉承着对“红色文化”、“绿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其小说创作从充盈着古风古韵的“共和国之源”赣南拓展开来,将笔触伸向更加久远的古城南昌、千年瓷都景德镇,赋予作品以厚重的文化感。
胡辛在《<蔷薇雨>创作谈》中所言,“它是今天的古城,它更是记忆中的古城。童年的梦里,佑民寺的大佛,绳金塔的铜顶,青云谱的唐朝老桂,分明牵扯着遥遥历史的那一端;系马桩上挤挤挨挨的店铺、茶肆、花生铺、酱园、京果店、烧饼铺、猪血摊,喧闹着世俗的热腾腾……” (6)《蔷薇雨》讲述的是徐家书屋七姊妹的命运沉浮,但却嵌进了徐孺子的古老掌故,在七姊妹命运的沉浮起落间,一条古巷、一所民居、一座古桥、一个酒肆、一间巷口的小小花生铺……如画卷般袭来,烙刻进作者对古城文化的深层思考,凸显出久远的隐文化。
千年窑火不熄的景德镇亦是胡辛小说中古色文化的承载地。《禾草老倌》回述了古老的禾草包装瓷器的技术,似乎将炼瓷的古镇与种田的农村紧紧相连。《地上有个黑太阳》将家族史身世谜嵌进古陶瓷史的追忆中。《“百极碎”启示录》讲述了某中学操场暴雨一夜后尽现露天百极碎瓷奇观。以玄幻手法对传统古文化进行着解构与新的建构。《瓷城一条街》以记者江波的视角追寻着瓷器街烧窑的、绘瓷的、绞草的、陶瓷考古的、搞雕塑的等世俗百昧。《陶瓷物语》则以省城女教师树青应邀为皇瓷镇电视专题片撰稿为开端,在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长河的溯源中,将几个家族的兴衰成败故事嵌进树青对往昔的寻梦中。将陶瓷历史与陶瓷技艺融汇其中,将源远流长的中国陶瓷文化历史的沉寂与当代形形色色的人们的浮躁故事交织一起,对埋藏在时间厚土下的古陶瓷文化与历史进行别样追溯、挖掘与反思。
陶瓷文化似乎是江西当代文学绕不过的话题。杨毅亦在上世纪80年代写下了长篇巨著《瓷魂》。当然,陶瓷文化并不是江西当代小说创作弘扬古色文化的唯一。刘欧生的《谷雨茶》从表层来看似乎凸显的是香蕈与菊女的姐妹情缘抑或众姐妹成长的心路历程,但叙述却将成兴老倌的制茶手艺、青龙山的茶镶嵌其中,将香蕈等少女们的生活日常娓娓道来的同时弘扬了古老的茶文化。温燕霞的《夜如年》将夫死守寡的女性集中在客家围屋这一小小舞台上进行展示,在讲述传统“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女性欺压的同时彰显了古老的客家围屋文化……
地处吴头楚尾的江西,有红色革命斗争史的故事,也有绿色家园绿色乡土的故事,还有古色文化的故事。江西当代小说创作,将赣地这方水土这方人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现实,融入赣地“红绿古”的故事,不辱“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绿色家园,弘扬古色传统”的历史使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然,相较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湘军”、“陕军东征”等文学热点的频频出现,“文学赣军”的壮大仍需不断努力。
注释:
(1)夏汉宁等,《江西文情报告》,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2)刘华主编,《江西当代作家创作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年版。
(3)《独特的风格新的开掘——“傅太平作品研讨会”发言纪要》,《星火》,1994年第5期。
(4)胡辛:《我的奶娘》,《百花洲》1986年第6期。
(5)罗旋,《<还魂草>后记》,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6)胡辛,《花谢花会再开——〈蔷薇雨〉創作谈》,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夏汉宁等.江西文情报告[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
[2]刘华主编.江西当代作家创作论[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
[3]《独特的风格新的开掘——“傅太平作品研讨会”发言纪要》,《星火》,1994.
[4]胡辛.我的奶娘[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0.
[5]罗旋.<还魂草>后记[M].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