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运动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2018-05-25汪洋,陈洁
汪 洋,陈 洁
(安徽新华学院 通识教育部,安徽 合肥230088)
跆拳道是一项运用拳腿进行互搏,把搏击带入到体育锻炼中的运动项目,它倡导“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尚德精神,将品德、行为的培养之道与竞争性体育观念相融合,改变了传统武术的教授格局,以简单易学的技术动作成为广大青少年乐于接受的体育运动.跆拳道比赛分为竞技、品势两大类,是以休闲锻炼、观赏娱乐、实战竞技于一身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体育运动项目.
跆拳道运动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研究结合跆拳道运动的教学,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践检验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和探讨跆拳道运动对高校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期能为高校体育教育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视角.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与跆拳道运动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其中225名初次参加跆拳道俱乐部女大学生做为实验对象,平均年龄在19.2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跆拳道运动、健身、心理学、身心健康的文献和著作等200余篇,明确跆拳道运动自身特点和健身价值等相关内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实践检验法
(1)实验前首先对受试者身体各项数据指标进行集中测试,然后进行15周的跆拳道训练,每周训练5次,均安排在周一至周五下午课余时间段进行训练.每次训练70 min左右,强度控制在中等水平,心率控制在120~140次/min.
(2)测试参加跆拳道训练的女学员在15周后的身体各项指标,对比部位围度、身体机能变化、身体素质和训练记录研究对象的心理变化.
(3)身体各部位围度、身体机能采用样本T检验来验证结果.身体素质依据《大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标准》参数进行对比.心理变化过程采用(简式POMS)心境状态量表为测试工具,此量表是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教授1994年修订,用于特定时刻下情绪波动测试以及情绪与运动之间产生的影响[1].该表共有40个形容词,其中包含7个情绪分量表,分别是: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和自尊感.每个分量表又采用五级量表,用0~4分来相对应.7个情绪量表最高分分别是:24、28、20、24、24、20、20,最低分都是0分.TMD分是反映心理状态在总体上的指标,是由消极层面的得分减去积极层面得分加100组成,公式为:TMD分=(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精力+自尊感)+100.
1.2.3 对比分析法
将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利用数据处理统计工具Microsoft Excel和SPSS进行分类、整理和对比,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差异对比检验.
2 结果分析
2.1 跆拳道训练班前后身体围度数据的比较
经过15周跆拳道训练的实验对女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前后得出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出女大学生身体各维度的数据均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中女大学生的体重、腰围的变化具有显著性(P<0.01),说明跆拳道训练对女大学生体重和腰围的降低有较大影响;而对身高、胸围的改变通过T检验得到结果显示不是很明显,只是稍有增加(P>0.05).
2.2 跆拳道运动前后身体机能数据的比较
通过对女大学生的肺活量、心率以及平衡机能测试所得出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得出女大学生在经过15周跆拳道训练后肺活量和心率方面均有着显著性提高(P<0.01),说明跆拳道运动对提高心肺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平衡感的测试显著性非常明显(P<0.01),在试验后提升了12.48 s,差异性非常显著.
2.3 跆拳道运动前后身体素质数据的比较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训练,左右腿的竖叉分别下降了6.54 cm和6.51 cm,横叉降低了2.55 cm,坐位体前屈弯曲伸长数值增加6.9 cm,说明跆拳道运动训练,对身体的柔韧度增加有显著性变化(P<0.01);速度(50 m跑)方面成绩有着一定的提高,差异不太明显;在力量(仰卧起坐、背肌、立定跳远)、耐力(800 m跑)方面与实验前对比,成绩明显提升,根据样本T检验(P<0.05)具有显著的差异,说明跆拳道运动对女大学生在力量、耐力方面的影响显著,能满足女大学生在成长锻炼中要达到的运动量(见表1).
2.4 跆拳道运动前后心境的影响
跆拳道运动训练前后对女大学生的心境影响表明(见表2),女大学生的心境产生了较大改变,通过15周跆拳道训练前后的心境状态改善明显,TMD分差值比较明显(P<0.05),其中心境影响因素中,紧张、疲劳、精力、慌乱4个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女大学生通过15周跆拳道训练后,其中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指标分值均低于训练前,进一步说明跆拳道运动对女大学生心境改善方面有着积极的效果.
表2 实验前后女大学生心境指标比较
3 跆拳道运动对女大学生身心的影响
3.1 对女大学生塑造形体具有正面效应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调动全身大小肌肉群进行有氧和无氧运动相结合的体育项目,其动作刚猛、步法灵活,在踢击的过程中强调身体各部位肌肉群协同参与,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2].跆拳道要求学生通过提膝,转体、送髋等技术动作练习,消耗掉腰腹及身体其它部位多余脂肪,同时通过技术动作的不断演练以及针对身体的特定肌肉群进行锻炼,消耗多余脂肪,增加身体的灵活度,在运动的过程中对自身体形进行了塑造.每次1 h左右跆拳道训练时间中,保持中等训练强度能够有效的消耗身体脂肪,达到减肥塑形的效果.
3.2 对女大学生身体机能的提升具有明显效果
通过15周跆拳道训练,受试者身体机能变化显著,通过对比发现,训练前后安静时心率呈现显著性降低,反映了女大学生每搏输出量增加,心输出量根据代谢的需求而相应的增长,心肌纤维变粗,促使心肌收缩力增强,使供血能力加大,满足身体需求,使心率搏动次数降低.肺活量指标提高,主要是在练习跆拳道过程时,在持续性中等强度的技术动作练习中促使受试者的呼吸肌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呼吸器官供血量,增加了血氧饱和度,能够参与呼吸的肺泡数量增加,以此提高肺部换气功能,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台阶实验前后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反映了心脏对高强度运动的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3.3 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作用
通过15周的跆拳道训练后,女大学生身体的柔韧度提升有着明显的效果,其中女大学生的横竖叉、坐位体前屈以及单腿平衡直立各项指标呈现显著性差异,运动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说明了跆拳道运动能够有效的增强人体的柔韧度练习.这主要是由于跆拳道运动在踢击过程中,需要另一条腿来支撑地面保持平衡完成动作,促使单腿的平衡性得到锻炼,而踢击的高度和髋关节的转动,促使训练前对柔韧方面要做较大幅度的拉伸,提高了横竖叉和坐位体前屈指标.
女大学生的力量和耐力也有所提高,其中50 m速度和800 m耐力跑成绩均呈现显著性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测试者练习跆拳道技术动作时讲究小腿快速折叠鞭打,不仅身体大肌肉群参与其中,小肌肉群也协同进行,如转脚、弹踢、扭腰等动作,使肌肉在收缩与放松之间交替运动,同时保持中等训练强度对肌肉群进行合理的锻炼与刺激,增强肌肉力量.
3.4 对女大学生心境的影响
跆拳道运动是将健身、竞技以及观赏性相结合的一种全新体育运动,它以锤炼练习者的精神意志和强健体魄为目的,在平时练习以及身体对抗过程中使练习者心理情绪得到磨炼,促进心理状态健康发展[3];通过跆拳道的实战演练,在相互搏击的过程中斗智斗勇,对女大学生的逻辑思维性、心理稳定性、分析判断性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忧虑与紧张的心理状态呈现显著性下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跆拳道是一项运用手脚协同参与的体育项目,能够促使学生的身体形态改善,可以提高调节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一步促进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协同发展.
经过实验干预,女大学生身体各维度的数据均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体重、腰围两项指标在运动前后明显改变,呈显著性下降;而对身高、胸围的改变不是很明显;肺活量和心率有着显著性提高,对平衡感的测试显著性非常明显,试验后差异性非常显著;对身体的柔韧度增加有着显著性变化;在力量、耐力方面的影响显著,能够满足女大学生在锻炼中所要达到的运动量;训练前后的心境状态改善明显,其中心境影响因素中,紧张、疲劳、精力、慌乱4个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跆拳道训练对女大学生心境改善方面有着积极的效果.
4.2 建议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融合竞技性、健身性、观赏性的新兴体育项目,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修养,提倡礼仪、品德的培养;它对场地要求不高,室内外皆可开展运动,不受年龄段的约束,器械设备简单,容易入门,符合现代大学生身心锻炼发展需求,对锻炼女大学生心理状况尤为突出,因此建议各大高校应该重视跆拳道项目的开展,加大对跆拳道教学和社团的关注,增加该项目的经费投入,完善学校的场地和设施,积极引进专业的跆拳道老师和教练,为高校顺利开展跆拳道项目提供基础设施和保障,便于学生参与跆拳道运动,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1]祝蓓里.POMS 量表及简式中国常模简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1):35-37.
[2]李裕全,侯力.跆拳道运动对大学生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8,5(4):91-92.
[3]李军.跆拳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药学教育,2009,25(6):60-62.
[4]陈洁,卢悦宜.体育艺术类选项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6,37(4):104-108.
[5]付奕,于芳,刘定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5):120-125.
[6]章晓俊.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心境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