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独立学院运动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5-25陈昌盛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校队运动队教练员

陈昌盛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学院,与普通高校相比其在特征、性质、发展、生源等方面的差异较大,所以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难度非常大。由于体育竞赛能起到树立学校品牌、宣传学院形象、提升学校竞争力等作用,因此运动队的建设与发展对于独立学院来说至关重要。运动队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的同时也带动校园群体活动顺利开展,更加强了不同高校间的交流与互动,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加强了学校自身的凝聚力,因此是实现学校品牌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独立学院运动队发展现状与对策为研究对象,以广东省14所独立学院运动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期刊等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对参加2016年广东省大学生排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等项目比赛的独立学院队伍进行问卷调查,未参加这些比赛的的队伍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10份(包括网络问卷),其中学生运动员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率为93%;教练员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71份,有效率95%。并运用特尔菲法和重测法对问卷的效度、信度进行检验,均符合要求。

1.2.3 数理统计法:将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所得数据运用SPSS12.0进行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的问卷内容,运用逻辑学方法进行归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东省独立学院运动队的基本现状

如表1所示,广东省14所独立学院中有运动队伍的高校为14所,其中常设运动队伍的高校为3所,运动队固定训练的高校为3所,运动队赛前集训的高校为11所。虽然各高校都有运动队伍的存在,但是在重视程度上还是差异很大,只有3所高校有常设运动队伍在进行固定的训练,其余高校的运动队都是非常设队伍,确定参赛后比赛前才召集队伍进行短期赛前集训,这也是在一些集体项目和体能类项目上独立学院队伍难以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之一。

表1 独立学院运动队基本情况

如表2所示,独立学院运动队伍的项目主要还是以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田径、舞蹈类(包括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等大众项目为主,这也符合广东省大学生竞赛项目设置的基本情况。

表2 独立学院运动队项目情况

2.2 广东省独立学院运动队队员基本情况

2.2.1 队员选拔模式

由于独立学院不具备招生高水平运动员资格,因此队员的选拔都只能从普通学生中选拔。通过调查发现,队员的选拔主要由三种形式: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校队,教师进行选拔;相关项目体育课上教师发现特长学生后推荐到项目教练员;队员自己主动联系项目教练员。

表3 运动队队员参与训练与比赛的动机

2.2.2 运动队队员参与训练与比赛的动机

通过对回收的135份学生问卷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运动队训练与比赛动机以参加比赛展现自我、兴趣爱好、提高技术水平为主。这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自我实现目的,绝大多数同学都想展示自己的特长,从而让学校、让同学更好的认知自己,同时也表明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2.2.3 独立学院运动队教练现状

运动队水平的高低与教练员的训练水平有着紧密的关系,教练员在运动训练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是运动训练过程的组织者与设计者,是运动员的指导者和教育者。相对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等个人项目而言,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教练员的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通过对运动队教练员的问卷与访谈中发现,大多数项目的教练员均为体育院校相关专业与专项毕业,少数院校师资结构专项分布不合理,个别院校诸如网球、羽毛球、舞蹈类等小众项目校队教练员不是学习本专项出身,对于主导普通大学生校队层次水平校队而言,不是本专项的教练员在专项技战术上的指导有限,只能从体能、心理等角度出发指导训练,具体核心技战术训练上以学生自己琢磨为主,这样的模式下势必会影响整体训练的效果。

2.2.4 运动队训练形式、时间及场地情况

通过问卷的情况来看,不同院校训练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只有3所院校个别校队采取长期集训的形式,项目也是以足球、篮球为主。大多数院校校队采取赛前集训1-2月的形式,平时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在训练时间方面,通过询问队员的课余时间进行协调,基本上以早上、下午、晚上学生没课的时间内进行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1.5小时到2小时左右;在训练场地方面,大多数项目都有固定的场地,没有场地的项目一般都没有组织成立校队,校队的项目与学校的运动场所硬件紧密相关。

2.2.5 运动队教练与队员的训练待遇

通过问卷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项目的教练员都有一定的训练补助,或者取得优异成绩后有奖励,但实际的训练补助与训练的课时数上存在较大差异,很多时间内都是教练员的事业心与责任心驱动下的义务劳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练员组织训练的积极性;在队员方面,主要待遇是以训练冲抵大学体育课程学分为主,少数院校对于大三大四的队员提供选修学分。

3. 提高独立学院运动队发展水平的对策

3.1 结合院校特色,培养重点项目运动队,并以此为模型带动其它运动队的发展

通过查询近几年独立学院参加广东省大学生锦标撒情况来看,在诸如男足球、女篮、羽毛球、游泳、田径等项目上,个别高校的运动队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相关项目的院校,应以此为契机,重点培养取得优异成绩的项目,尤其是足球、篮球这样的集体项目,不仅因为集体项目的影响力更大,而且集体项目的运动成绩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长时间的累计与传承,从而带动本校其它运动队的发展,并以此模型,建立全面的训练体系,形成良好的校内运动队竞争与相互促进的环境。对于个人项目而言,经常性的在省级大赛取得优异名次,势必会吸引有此特长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产生一定的倾斜,这样也使得优秀的生源可以持续的获得。

3.2 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

教练员的训练与指导水平与队伍的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项目的教练员离开学校后就没有进行过相关的专业能力提高,训练的方法形式都是以前读书时获取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与时俱进的训练方法、手段来说是完全不够的,因此教练员应该积极参加校外的专业技术培训,同时与兄弟院校教练员积极交流,及时获得有效的、新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3.3 提高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

训练场地的质量对训练的效果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调研来看很多教练员与学生反映训练场地质量差、训练器材匮乏,因此学生应该重视体育场地的新建与维护,同时对于一些必备的训练器材学校也应该积极购买,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

3.4 加强运动队伍的管理

运动队伍的管理不仅是教练员的责任同时也是体育部门的责任,学校体育部门应该为教练员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让教练员有规章制度可依、有要求细则可循。因此,为了更好的组织管理体育部门,各校应该出台相关运动队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教练员与队员的责任与义务,以及训练后勤保障等待遇。

3.5 提高教练员与队员的训练保障

教练员为运动队的训练与比赛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理应获取相对训练时间数的工作量,同时学生也为学校集体荣誉的获取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训练后勤保障。

3.6 加强高校间的交流

比赛是检验训练效果的直接依据,在同一个城市距离比较近的各高校在日常应该多进行交流比赛,通过比赛发现问题,从而训练解决问题,共同促进队伍水平的提高。

3.7 加强对校内大学生体育协会的指导与管理

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的相关体育活动不仅是体育课程的课外延伸,也为有共同的爱好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非比赛期间学生体育协会承担了一部分组织与训练任务,其组织的校内比赛也为队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提高能力的机会,同时也承担着部分选拔队员的任务。因此,体育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类协会的指导与管理,指导教师应为协会的组织、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使其在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同时承担着部分运动队的责任与义务。

4. 结束语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运动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可以在各级比赛中起到宣传学院形象、提升学校竞争力、树立学校品牌等作用。有一个具有团结进取、吃苦耐劳精神而且成绩优秀的运动队伍群,不仅能为学院在各方面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还是一个学校精神内涵的体现。虽然独立学院运动队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重视运动队的建设与发展对各项事业的发展势必会有推动作用。本文依据调查研究,提出提高运动队建设与发展的一些对策,期望能够使得独立学院运动队的发展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立清.湖北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2.

[2] 翟伟伟.论独立学院田径运动队的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2,6.

[3] 蔡正新.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管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5.

[4] 刘颖、陈静飞.独立学院构建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5] 邱振宇.论独立学院运动队建设[J].科技信息,2010.

猜你喜欢

校队运动队教练员
高中女子排球校队组建与训练的探索
高职院校武术校队的组织和管理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成功需要冒险精神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江苏省职业学校啦啦操运动队训练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