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象训练在国内研究综述

2018-05-25黄家勇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表象论文理论

黄家勇

表象训练是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最为广泛运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将表象训练运用体育教学中,在这二十几年里,国内一些运动心理学的学者在不同的表象训练的理论指导下就表象训练对体育教学效果或运动训练成绩的影响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验证和丰富了表象训练的理论。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运用表象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运动成绩,提高表象能力,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1. 分析样本的筛选和确定

登录中国期刊网,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体育类的论文,以1979—2009年为时间段,表象训练为检索词,进行了聚类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并以多种检索词通过“篇名”、“关键词”、“主题”等途径进行多重检索,最后结合论文阅读进行人工筛选,确定为本研究分析的样本(表1)。

表1 国内有关表象训练研究论文发表情况一览表

本研究共检索和筛选出表象训练的研究论文280篇, 其中体育类核心期刊论文60篇,占总数的21.4%;非体育类核心期刊论文18篇,占总数的6.4%;非核心期刊论文186篇,占总数的66.4%;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4篇,占总数的5.8%;优秀博士学位论文0篇,占总数的0%。

2. 表象训练在国内研究分成三个阶段

从研究的文献量的积累来观察,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987年—1999年的十多年来,论文只有38篇,占总论文的13.6%,而时间占总发展时间的一半以上,表明国内对表象训练的研究比较少,发展缓慢;2000年—2004年的5年时间里,它的论文就有81篇,占总论文的28.9%,表明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对表象训练的研究;2005年—2009年的论文有152篇,占总论文的57.5%,说明我国对表象训练的研究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本研究根据以上因素,把表象训练在我国的研究分成三个阶段(见表2)。

表2 表象训练在国内研究各阶段的论文一览表

2.1 第一阶段(1987-1999)

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象训练刚被引进体育运动领域中,在整个世纪末十多年来,对它的研究论文数量只有38篇,占总数的13.6%。这阶段的特点主要有:首先,对少年儿童的体育运动研究的比较多,共有9篇论文,占整个阶段论文数量的23.7%,这是比较明显的,在后来的研究极少涉及到少年儿童;其次,对体育教学的研究占大多数,共有30篇,占整个阶段论文数量的78.9%,运动训练的研究很少;再次,这阶段虽然对理论基础的研究是比较少,但国内著名的运动心理学专家丁雪琴(1998)《几种心理训练方法的应用效果及其综合评价的手段的研究》的发表,为以后表象训练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第二阶段(2000-2004)

国内对表象训练的研究发展比较快,发表论文数量有81篇,占总数的28.9%。其阶段的研究的特点:体育教学方面还是占着比较大的比重,共有60篇,占论文总量的74.1%,涉及的体育项目也比较多;在运动训练和理论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2.3 第三阶段(2005-2009)

在这其间的论文数量是152篇,占总数的57.5%,其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量有14篇,说明表象训练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这阶段的特点主要有: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比较多;在研究力量上有了一大批体育专业的优秀硕士研究生,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表象训练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阐述、实验方法、实验控制,还是实验研究的深度都有较大的提高。

3. 表象训练在国内研究的现状

3.1 表象训练的理论依据

表象训练的理论就是对表象训练作用机理的理论解释。它是表象训练研究的核心内容,虽然现在学术界关于表象训练的理论有很多,但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目前比较得到大家公认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念动现象及心理神经肌肉理论;②符号学习理论;③注意——唤醒定向理论;④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⑤三重编码理论。

3.2 表象训练研究的类型

本研究把表象训练研究的类型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理论研究三大类型。从图1中可以看出表象训练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的应用研究上,占总体研究的79.92%,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体育教师队伍比较庞大,特别是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是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浓厚的科研氛围,先进的实验条件和充足的实验对象等,为他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而对理论研究的是占总体13.64%,运动训练的研究是6.44%,在这两方面的研究是相对薄弱的。

3.3 表象训练研究的项目

金玉其中:我觉得,即使是新零售我们也得保持差异化,不同类型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将具备鲜明的角色及价值定位。供应链整合商在供应链环节中将以“计划者”及“整合者”的定位为核心,在全局上整体提升供应链的协同效应及释放规模效应。运力提供商将回归“运输专家”的角色定位,力求在提升物流交付时效、稳定性的同时,有效降低运输成本。而基础设施提供商则进一步体现“赋能专家”的角色定位,通过最优的仓网布点及柔性、敏捷的物流科技研发提升各节点的运营效率。不同的角色定位对三类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核心能力提出差异化的构建要求,中国物流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根据自身定位,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本研究将表象训练在国内研究的运动项目分成5个项目群。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表象训练在各个运动项目群的研究情况,它在球类项目的研究是最多的,其次是到武术类项目。已进行的实验研究有篮球、武术、体操、健美操、铅球、跳高、游泳和滑雪等运动项目。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表象训练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动作技能比较复杂的项目中,而在一些比较简单的项目中表象训练的实验性研究几乎没有,比如短跑、中长跑和一些耐力性的项目。

3.4 表象训练研究的实验对象

现已有的实验研究中,实验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大学生占绝大部分,运动员比较少。

3.5 表象训练的实验方法

一般研究的实验方法是把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组在常规教学中穿插表象训练,在实验过程中加于控制,尽可能地减少其他因素影响实验结果,使两组的教学训练条件保持一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得到实验数据,把两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 表象训练在国内研究已取得的成果

表象训练在国内的研究已经有较长时间,对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有较好的认识,回顾这么多年来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综述,可以发现一些较为一致的结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体育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有利于学生提高表象能力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对表象训练的学习与练习,有助于提高运动表象能力,尤其对处于技能学习阶段、以认知过程为主的学习者,有助于增强自信心,也为以后学习运动技术提供一种较好的方法。

4.2 体育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

“表象训练是建立自动理想反应的一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动机水平,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巩固”;“表象训练可以使知觉记忆和运动记忆明显提高,加上表象训练可以获得与实际训练效果相同的生理变化反馈信息,所以这种训练对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颜军,1995) 。

4.3 实验对象进行表象训练的实验中,心率曲线的变化基本一致

这表明表象训练可以缓解实验对象的紧张情绪,并且提出心率曲线可以作为心理训练最为敏感可靠的指标之一,同时也是了解被试者心理训练情况的有效检测手段。心脏的调节受植物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前者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后者对心脏有抑制作用。

4.4 体育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颜军(1995)的研究表明,在体育学习中合理地运用放松训练和表象训练可以解决学生动作练习过于紧张、作掌握不稳定等问题,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高程度的紧张状态焦虑。

5. 表象训练在国内研究存在的主要缺点

有关表象训练的大量研究成果使人们自觉地将其应用到体育运动中,提高了表象训练的应用效果。然而,已有的事实表明,表象训练的许多问题仍没得到很好的解答。总结目前已有的研究现状,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一般认为,理论导向的正确、研究假设清晰是进行高水平研究的必要条件,表象训练的理论主要是对表象训练的作用机理的理论解释。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表象训练研究的核心内容。表象训练效果的传统理论虽多,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理论能很好的解释表象训练的作用机制,还没有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表象训练理论,这使表象训练的研究仍然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

5.2研究方法的信度和效度存在疑问

目前我国所采用的测试方法大多源于外国,经过国内修订常模后使用。这些修改后的量表在信度和效度是否真的可靠,是否适合于不同于西方文化背景的我国的实情,存在疑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国外成果的借鉴是可以的,但如果是简单的照搬公式,完全的生搬硬套的话,研究结果就值得怀疑。另外,国内的学者也制定了问卷,但应重视信度和效度的问题。

5.3对实验研究的控制不够严谨

在实验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情况是实验能否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整个实验的核心环节,它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有效性。但是,在已有的实验中对实验过程的控制方面的问题没有太多的阐述,而在表象训练的实验中,恰恰由于实验条件是非常难以控制的,所以由于控制的原因而造成的实验误差更是普遍存在。

参考文献:

[1] 季浏,张力为,姚家新.体育运动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3] 丁雪琴.几种心理训练方法的应用效果及其综合评价的手段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8 (2) :89293.

[4] 王珉.试论表象训练的国内研究现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56-57.

[5] W einberg R. S. , et al. Foundations of spo rt and exercise p sy2 cho 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6] 虞重干,李志清.近10年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研究评析[J].体育科学,2004,10:64-68.

猜你喜欢

表象论文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表与里
表与里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透过表象看公式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