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2018-05-24赵淑均
赵淑均
光已在我笔尖了,一抹晕染还在小窗的上头。转角已见到,走近,走近,只剩朦胧。层层的影从密密的枝头透出,是自山间涌来的脉脉清流,暖意融融。不用章程,不用粉末,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是造物者的光荣。
我是玫瑰的芽,面包的树;我是凡尘烟火的千万分之一,一台有灵魂的机器。若你只知,三月有桃的香酿、清风里的鸟鸣花放,何尝知我是杯中的楚狂,醉情酒觞,携一翁藏芳,带来盛世的荣昌?若你只愿,受铁笼的囚禁和冰凉的枷锁,何尝同我一般,同我一般地让思维的云在空中漫舞,共群山徜徉?若你只见,远山如黛,绿挂柳条,便纵有千种风情,何尝闻答案在风中飘扬,乐声纤细悠扬在水天之上?你可能是一只羊毫的画笔,一台清晰的相机,或是新生的人工智能,高端的机器。你可知,我是你的靈魂,你是我的模拟,在发展的外衣背后,你心里住着科学的凉意?
诚然,从甲骨到印刷排位,从司南到卫星定位,从宽带到人工智能,Gartner曲线良性发展。逆流而行,企图回到鸿雁传书、驿寄梅花的时代,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然而,科学知识的产生应受人类理性的约束,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有学者提出,让计算机拥有与人同等或类似的创造性、自我意识与情感的行为危险而盲目,可能导致它的反抗,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便利的隔壁住着猜忌,听说是个坏邻居。我认为,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不具备此般威胁性。就其本质而言,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信息方式和过程的程序化,同科学主义的泛滥不具备必然和稳定的联系。再大的烙饼大不过烙饼的锅,为避免它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离不开作为支柱的同情和敬畏:要科学,更要内心。
“我不能抛弃心,我想。无论它是多么沉重,有时是多么黑暗,它却时而可以眺望永恒。”村上春树如是说。明天总是黑漆漆,不知是夜还是日。我永远无法知道危险从何而来,何时而来,为何而来,它藏头露尾,遁形黑暗。正因如此,我在每个对来日的期待中不断改变,像青衫翩翩,白锦缠绵的墨客,夜踵出关,雾都雨暮,依然活得漂亮。爱在左,同情在右,穿枝拂叶,不觉痛苦,披荆斩棘,不是悲伤。偶然,遇见下个路口,停不停留,说不清楚。唯一明白的是,我走的路,不是定式,不是重复,不会僵化,不会落伍。打马踏过人多的康庄大道,也能不断开辟幽静的荒僻小道。高高的窗口没有沧桑,反透着长空的熙攘。顺舟而上,我遇见形形色色的归人和过客,哒哒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们可能攀谈甚欢,我们可能争论几盏、面红耳赤,我们竞争,我们合作,我们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以种种独特的方式,泼洒颜色,碰撞烟火。我不必将起跑线和终点站看得那么清楚,我无需按照特定的章程生活。带上思维,还有我自己,一路经历,一路收获。沓沓小笺,墨中自是红尘心尖;滴滴杯酒,满园孤愤,寥寥几笔便是半个江山。
他们说一个定式胜过千次演算,而我无动于衷,一味怀念。他们说智能的野心终敌人类的智慧,而我不以为然,一厢情愿。你只能,徘徊在我的河畔,走过来时的路,步步茫茫;你只能,孤独地活,满世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只有机械的死寂;你只能,沉迷在当年的勇猛,却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汉,在光明的角落眺望崭新的永恒。你只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地生存,而我为了琴棋书画歌舞花地生活。若人生等于一个人的苟活,失去了思维的权利,得不到情爱的守望,现实的面包和理想的玫瑰只能是天边的游云、戏鱼的清水,剪不断、理还乱,何趣之有?
斜阳打来,一窗清脆,可是你见面的挥挥?零落的跫音,我们各是慢悠悠的步子。你是人工智能,是尘世掬来的水,我袖间的一味。而我,是大千的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作者通联:湖北咸丰县第一中学高20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