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决策过程

2018-05-24刘志青

党史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东北局彭真中共中央

刘志青

1945年冬,是东北人民自治军非常艰难的一段时期。山海关保卫战失利之后,锦州地区作战也未达到既定目的。与此同时,苏联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国民党和共产党采取两面政策,时而支持国民党,时而支持共产党。因此,中共中央、东北局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经过充分酝酿,决定不与国民党争夺东北大城市和主要铁路线,而以主要精力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这一战略方针被通俗地概括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从此,中共在东北地区的军事战略由被动变为主动,奠定了东北革命战争胜利的坚实基础。

东北人民自治军被迫撤出大城市和交通要道

抗战勝利后,中共在东北迅速占领交通要道和大城市,阻挠了国民政府的接收步伐。国民党政府便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为依据,联合美国政府向苏联采取外交攻势。国民党政府声称,苏联向中共部队提供武器装备、反对中央政府,使中苏关系处于危机之中;鉴于东北接收条件不成熟,国民党政府决定拒绝接收东北,空运部队亦暂缓投送。苏联迫于国民党政府和美国政府的压力,决定暂缓撤兵,为国民党政府接收东北扫清障碍。而这个所谓的“障碍”,主要是指中共在东北所占据的优势。于是,苏联最终同意国民党空运部队接收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要求,同时强令东北人民自治军退出各大城市。

1945年11月19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林彪、第一政治委员彭真向中共中央报告:接苏军通知,长春铁路沿线及城市全部交给国民党军;有苏军之处,不准东北人民自治军与国民党军作战;东北人民自治军退出铁路线若干里以外,以便于国民党军接收和苏军撤退回国。

1945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毛泽东因疲劳过度,患病住院。在此期间,中共中央日常工作由书记处书记刘少奇主持。11月20日,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复电林彪和彭真:“彼方既如此决定,我们只有服从,长春路沿线及大城市让给蒋军,我们应作秘密工作布置。”“大城市让出后,应力求控制次要城市,站稳脚跟,准备和蒋军斗争。”同日,中共中央再次致电东北局,提出今后东北工作指导方针:

退出大城市后,我们在东北要取得对国民党斗争的胜利,除开竭力巩固一切可能的战略要点外,主要决定于东北人民的支持及我党我军与东北人民的密切联系。因此,你们在一切行动中,必须注意政策,给东北各阶层人民以好的影响。从城市撤退时,应保持良好的纪律,除开我们所需要的物资、机器可以搬走外,其他一切工厂、机器、建筑均不要破坏。这些工厂在若干年后,仍将归于我有,不怕暂时让给别人。对铁路,除开军事上有必要者外,亦不要破坏,可以在人民中公开宣传,我们为了避免内战、和平解决国共争端而退出城市,但我们要求东北人民实行民主自治。

你们应迅速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基础,并加强热河、冀东的工作。应在洮南、赤峰建立后方,作长久打算。在业已建立秩序的地方,要发动群众控制汉奸及开展减租运动。国民党军是不能满足东北人民的要求的。只要我们能争取广大农村及许多中小城市,紧靠着人民,我们就能争取胜利。

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东北人民自治军和东北局安排了有序的撤离。26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轻便指挥机关(简称“前总”)撤出锦州。11月底,东北局撤离沈阳,迁往本溪市。但是,长春、吉林、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齐齐哈尔等城市撤退工作仓促,出现慌乱现象。由于在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工作基础薄弱,甚至还没有建立共产党组织和新政权,撤出大城市的省委机关到处流浪,无法正常领导下级机关展开工作和指挥所属部队进行作战。国民党政府接收人员大量起用土匪、伪职人员,乘机哄抢物资,袭击东北人民自治军和中共地方干部。

中共中央、东北局希望控制中小城市和次要铁路

1945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在得知东北的紧张局势后,致电东北局并林彪等前线指挥员,强调退出大城市并不是溃逃,还要尽量控制中小城市和次要铁路,同时立即在农村发动群众宣传群众。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方针,后来被概括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形象提法。该指示说:

近两个月来我在东北虽有极大发展,但我主力初到,且甚疲劳,不能进行决战,而国民党已乘虚突入,占领锦州,且将进占沈阳等地。又东北问题已引起中、美、苏严重的外交纠纷,苏联由于条约限制,长春铁路沿线各大城市将交蒋介石接收,我企图独占东北,无此可能,但应力争我在东北之一定地位。长春路沿线及东北各大城市我应力求插足之外,东满、南满、北满、西满之广大乡村及中小城市与次要铁路,我应力求控制。目前你们应以控制长春路以外之中小城市、次要铁路及广大乡村为工作重心。在长春路沿线各大城市以及营口、锦州、吉林、龙江、安东等城市,则需准备被国民党军队占驻,我需作撤退准备,目前尽可能抓一把并布置秘密工作及群众工作基础。但工作重心不要放在这些城市。

东北局应本上述方针速作部署,将部队和干部速作适当之分配。你们部队如不能进行胜利的战斗,即应避免作战,免被敌人各个击破。应将一部主力分散去控制各中小城市、次要铁路和广大乡村,有重心的建立根据地,作长期打算。但林彪在北宁路附近,罗、肖在东满均各须组织一支野战军,作为机动突击力量。

29日,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致电东北局,提出自己的建议:“已进入及将进入东北之主力及新组成之部队,数目特别巨大,力量强大。但若无党政民之支持,无粮食经费的充分借给,无兵员的源源补充,将大大减弱强大力量。……这样下去,不仅影响作战,且有陷入不利地位之危险。因此,运用冬季不能进行大规模作战之五个月期间,发动乡村群众,肃清土匪,建立党与政权,应为当前之急务。求得五个月内建立根据地的初步基础,便利明春之大规模作战。”

同一天,彭真为东北局起草了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目前我党已无独占东北之可能,必须改变计划。在过去的情况下,我们把主力干部和工作重心放在南满及长春路沿线各大城市及其附近,是正确的。现在由于情况的变化,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南满、北满、东满、西满,即放在沈阳至哈尔滨一线之长春路两侧的广大地区中,以中小城市及次要铁路线为中心,背靠着苏联、外蒙、热河,创造强大的根据地,面向长春路及沈阳附近,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在长春路沿线创造战场,包围沈阳及哈尔滨等大城市,以便在苏军撤退时与国民党争夺这些大城市。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必须继续放手发动群众,放手地继续壮大部队,继续坚决消灭分散在东北各地的国民党武装或与国民党勾结的武装,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整饬军队的纪律,建立良好的军民关系,在已经退出及将来可能退出之城市,应准备建立秘密工作。”

东北局希望不放弃对大城市和主要铁路的争夺

在苏联的妥协下和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第五十二军、第十三军占领锦州后向沈阳冒进,东北局改变了原来的计划。1945年12月3日,彭真签发了东北局关于目前东北情况与任务的指示:“为了避免处于被动作战,遭受各个击破之不利情况,目前应以孤立进入沿长春路各大城市之顽军与争取我完全能够掌握次要城市及次要交通路为作战目标。我集结于西满之野战军,将背靠热河与顽军反复争夺北宁路(北平—沈阳),歼灭其后续部队,并统筹对喜峰口方向之作战。为加强我东南满之作战,以山东来之三师、六师、万毅部和程(世才)、曾(克林)、唐(凯)部及三五九旅组织一大的野战军(约六万人),控制安奉路(安东—沈阳)及沈阳以南之南满路(哈尔滨至大连的铁路,即长春铁路支线)之两侧与奉吉路之两侧,并以本溪地区为前线作战指挥中心,总的后方设在通化。”

当天,中共中央致电林彪并告黄克诚、李运昌:“顽军从山海关打到锦州,气势很盛,必须给以打击,消灭其一二个师才对东北工作和重庆谈判有利。你们是否可以集中力量,进行半个月至二十天的准备,恢复疲劳,提高士气,整编部队,准备战场,到本月底再进行作战,给顽军以打击。”这封由刘少奇起草的电报表明,中共中央也不是单纯地把东北的工作重心完全转向建立根据地,而是希望抓住时机以军事力量打击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

5日,彭真、罗荣桓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并林彪、程子华、高岗、陈云:据判断,“沈阳以南我可继续放手;蒋军接收沈阳、长春似仍系空运。又据渝电,两处兵额均系一万人。除北宁路作战部队外,我仍可集中三万至四万主力争夺沈阳,并可集中一万主力威胁长春。因此我们应积极准备争夺沈阳,以造成对于和、战均有利之局面”。这封电报,改变了东北局关于放弃沈阳、长春的原定方针。

至此,中共中央与东北局在建立根据地、打击国民党军嚣张气焰上,意见是一致的。然而,中共中央要求放弃大城市和对主要铁路交通线的占领,东北局却依然希望争夺这些地方,二者出现了意见分歧。

东北局希望不远离大城市建立根据地

1945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刘少奇起草的致东北局并林彪、程子华电,不同意东北局的决定,重申了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我们企图独占东北特别是独占东北一切大城市,已经是肯定的不可能。因此,我们目前不应以争夺沈阳、长春为目标来布置一切工作,而应以控制长春路两侧地区,建立根据地,利用冬季整训十五万野战军,建立二十万地方武装,以准备明年春天的大决战为目标来布置一切工作。目前与顽军作战,我们一切条件都不够,但我们必须利用在东北一切对我有利的条件迅速准备,以便明春能够胜利地决战。东北问题或许有和平解决可能,国民党已知他接收东北的困难,表示愿与我谈判东北问题。中央准备在重庆与国民党试谈,但最后还须由你们在东北与国民党行营谈(如能有苏联居间折中就很好)。因此,我们准备公开宣布彭真、陈云、林枫三人到达东北,以便你们能公开出面接洽一切。”

8日,彭真起草东北局致中共中央电,报告了新老部队合编野战兵团及创建根据地的部署。该电说:“我们独占东北目前已不可能。我们同顽军的斗争应有长期的准备。同时,为了解决目前主力没有后方与扩大的阵地作依托之困难,以及加强新编兵团之作战指挥能力起见;为了使军区有有力的基干部队及县区武装,使我们既可迅速创造根据地,又有机动之野战兵团起见,我们必须迅速适当地配制(置)力量,把主力与各新成立的兵团,合并指挥单位,组成野战兵团,并成立军区基干兵团及县的武装,划分地区统一建设施政,创造扩大的阵地,以造成我军与顽军战、和之有利条件。”

11日,林彪致电东北局和中共中央,通报东北人民自治军作战的困难,对今后工作方针提出意见。林彪反对与国民党军队硬拼,主张东北的斗争须作长期打算。他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坚决肃清土匪与改造旧政权;建立后方基础,包括军工厂、兵站、医院;绝大部分部队皆应严格离开城市,住到乡下去,进行整编训练。林彪的具体建议是,东北人民自治军“以团为单位,一概分散于广大乡村打匪,做群众工作,收集资料,建军与整訓,准备度过整个冬天,而在明春再集中打大仗”。

但是,东北局没有充分认识到形势的严重性,在战略方针问题上发生了动摇。其背景是,苏联为了抵制美国帮助国民党政府接收东北,指示苏军在撤离东北前再次向中共示好。东北苏军马上通知东北局:他们离开20公里后,东北人民自治军可以同国民党军交火。苏军还承诺准备提供一部专用电台,以保持经常联络。15日,彭真签发了东北局关于放弃争夺大城市、控制长春铁路两侧建立根据地的工作部署。东北局指出:“目前我党已无独占东北之可能。当前任务力求我在东北之一定地位,力争我在东北之优势。我党我军的主要力量应放在控制沿长春路两侧广大地区(包括中小城市及次要交通联结点),建立根据地,加紧肃清土匪,放手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并使主力求得休整,与新军合编,以充实主力,巩固新军,准备于明春争取大规模的作战。”东北局对形势分析是正确的,对上述工作安排也是正确的。但是,东北局接着提出对其他大城市的争夺,偏离了实际情况。东北局提出:“目前对于沿长春线大城市的争夺,基本上应该放弃。但对个别大城市如哈尔滨或齐齐哈尔,如果国民党兵力不大,兵力不够分配,我军可能夺取的情况下,我们不放过时机,以适当兵力争取控制之。”在《彭真年谱》中,东北局工作部署内容只编入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没有收入。但是,恰恰是后半部分表明,东北局与中共中央之间存在意见分歧。

刘少奇看到东北局的工作部署,感到十分不安。21日,他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东北局指示电:“同意你们的部署。但请你们注意东北长期永久根据地之建立。即在通化、延吉、宁安、东宁、密山、穆棱、佳木斯、嫩江、黑河、洮南、开鲁等地区,必须派必要的老部队和干部去开辟工作,建立后方,建立工业,组织与训练军队,开办学校,以便能够源源借给前线,有如汉高祖之汉中。只有这一计划成功,我在东北的斗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并能迟早争取胜利。望即指定部队和负责干部并规定办法去进行这些地区的工作,作长期打算。”

24日,刘少奇致电彭真,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建立东北根据地的意见:

毛主席因疲劳过度,已休息一个多月,现仍在休养中。

东北情况我不会比你更清楚,但我对你们的部署总有些不放心,觉得是有危险性的。你们主力部署在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大城市周围及南满,似乎仍有夺取三大城市的态势,而在东满、北满、西满的许多战略要地(如通化、延吉、密山、佳木斯、嫩江、洮南等),并无坚强部队和有工作能力的党的领导机关去建立可靠的根据地。你们屁股坐在大城市附近,背靠有很多土匪的乡村,如果顽军一旦控制大城市,你们在城市附近不能立足时,主力以至全局就不得不陷于被动。你们今天必须放弃争夺东北大城市的任何企图。在东北今天的情况下,没有大城市即没有优势。但你们不要在自己立足未稳之前,去企图建立在东北的优势。你们今天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可靠的根据地,站稳脚跟。然后依情况的允许去逐渐争取在东北的优势,这应作为下一阶段的任务。你们只有这样做才是稳当的,没有危险的,不会陷于被动的,否则恐有一时陷入被动之危险。

我提议你们把屁股坐在东满、北满、西满等可靠地区,去建立根据地,而不使全局陷入被动。现到东北的主力部队和干部,必须分散部署,应以大半分到东满、北满、西满各战略要地去建立根据地,只留一小半在三大城市附近发展,并准备随时能撤走。你应了解,主力从四周向城市集中是容易的,士气是高涨的,而主力在紧张情况下从城市撤走是困难的,必将引起混乱。你们应趁顽军尚未到达时,将主力从容移至安全地带,在冬季好好进行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工作,这样明春才有办法应付。

显然,在东北的斗争需做长期打算,必须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已经成为东北局多数领导人的共识。但是,怎样建立根据地,在什么地方建立根据地,大家还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虽同意退出大城市,但总是不愿意走远,希望不久就可以打回去。

中共中央最终决定“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1945年12月24日,林彪致电彭真、罗荣桓:鉴于国民政府接收东北大城市及交通要道的实际情况,建议东北局、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移至南满海龙县(今属梅河口市)。整个东北根据地的中心应摆在沈阳、哈尔滨线以东,以延吉、临江、通化为巩固后方。林彪对形势的判断和对任务的分析,不同于彭真等东北局领导人。但是,林彪的意见符合实际,有利于中共在东北站稳脚跟。27日,中共中央电示东北局:同意林彪建议,请东北局考虑执行。1946年1月上旬,东北局机关大部人员由本溪移至海龙。

病中的毛泽东,关注着东北局势的变化,认真研究了中共中央与东北局的往来电报。同时,毛泽东还致电东北局、东北人民自治军领导人,倾听他们的意见。其中,林彪关于东北战略方针的建议,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重视。1945年12月,毛泽东在综合中共中央与东北局的意见之后,经过深思熟虑,完整地提出建立东北根据地的方针政策,以中共中央指示发往东北局:

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建立这种根据地,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经过艰苦奋斗。建立这种根据地的时间,需要三四年。但是在一九四六年一年内,必须完成初步的可靠的创建工作。否则,我们就有可能站不住脚。

建立这种根据地的地区,现在应当确定不是在国民党已占或将占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这是在现时条件下所作不到的。也不是在国民党占领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線的附近地区内。这是因为国民党既然得到了大城市和交通干线,就不会容许我们在其靠得很近的地区内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这种地区,我党应当作充分的工作,在军事上建立第一道防线,决不可轻易放弃。但是,这种地区将是两党的游击区,而不是我们的巩固根据地。因此,建立巩固根据地的地区,是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目前,应当确定这种地区,以便部署力量,引导全党向此目标前进。

由毛泽东起草的这份中共中央指示,一共7条。以上2条是总方针,最为重要。其余5条,分别是关于发动群众、培养干部、壮大军队、发展生产、争取工人和知识分子等方面内容。

31日,东北局为贯彻中共中央上述指示,向所属各分局、各党委、各师旅发出通知:“现在我之主要力量(干部、兵力),应使用于创造长春路两侧及北宁路北侧之根据地,北靠朝鲜、苏联、外蒙、热河创造大块巩固的根据地。”“目前关于创造根据地工作之中心一环,是首先肃清土匪,发动群众,肃清敌伪残余,进一步减租。”至此,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中共中央与东北局思想达到高度统一。

猜你喜欢

东北局彭真中共中央
为全体劳苦大众而革命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关于1946年东北局和东总进驻梅河口时间的考证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纪念彭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浅论彭真在东北局时期的思想和实践
中共中央对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的判断
中共中央在长征中召开的十次重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