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与办法

2018-05-24韩光哲

大观 2018年3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韩光哲

摘 要:初步认识了非物质文化的特点,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循多样性、区别对待、传承性、原真性等原则,运用法律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宣传力度,建设民族生态博物馆,运用现代技术培养传承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存在形式,不仅仅是民族的语言象征,也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由民族的生产方式、物质文化及价值体系构成,是反映现实的一种客观艺术表达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体现方式之一,也见证着我国历史的发展和变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受我国关注。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始终是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进行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极多,具有区域性、集体性、民族性、传承性及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活动轨迹,也客观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产习俗、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差异,这就说明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存在差异。非物质文化来源于民间,是民众活动产生的一种具有风俗性的文化,诸如汉族传统节日及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节日,苗族的过苗节、侗族的祭牛神及彝族的火把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传承性,这些遗产以集体或者个体方式进行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保留,传承方式多以口耳相传、模仿等形式进行,具有明显的活态性,颇受当地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薄弱的保护基础

尽管我国政府已经大力宣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也有很多文化工作者对此不断付出自己的努力,但是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这和人们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密切相关。比如说绵延数百里的宁夏贺兰山岩画不受当地群众的关注,目前破坏日益严重,很多村民把岩画当做普通石头作为地基,还有部分村民随意撬走岩画藏在家中,更有村民以买卖的方式把岩画卖给外地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薄弱的保护基础也和专业人员缺乏有很大关系,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从业人员数量是很少的,当前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业人员上岗并没有专业的系统培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直接发展需求不相符。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薄弱的保护基础还和政府对其的资金投入及精力投入不足有关,比如贵州黔东南州的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资金投入一年比一年少,2002年的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0.37%,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是少之又少,严重不足的资金投入必然留不住专业技术人员,很多民间艺人流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日益严重。

(二)传承力度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需要在人的作用下才能进行,但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不容乐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缺乏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木偶、说唱、皮影及剪纸等经济效益不足,很多艺术大师只能勉强维持着生计,这样艰难的生存环境使得很多艺术大师望而却步,这种状态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不言而喻。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是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当今多种文化汇集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太热衷于传统文化,以网络、电视机、报刊等形式渴求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更有些年轻人盲目追求潮流,舍本去追逐新奇的西方文化,并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理解为愚昧落后。可想而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缺少传承人的情况下就很难更好地传承其精髓。比如說云南哈尼族吟诵万行史诗的民间艺人去世了,这个民族曾经灿烂的篇章也随着他的去世销声匿迹。

(三)传承环境发生改变

每一种文化都需要生存环境,并随着环境的改变也慢慢发生着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也必然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变化,如古人驱鬼文化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当前越来越少的人信奉鬼神,以傩文化为主的鬼神文化当前有微乎及微的生存空间,基本上已经灭绝。傩文化存在于落后的生产力环境,当时人们在落后的环境里敬畏鬼神,虽然具有神秘性,但也具有荒诞性,这样的非物质文化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如果从某一种角度理解傩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然而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很难引起现代人的共鸣。文化来源于生存的环境,也随着生存的环境不断发生改变,更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消亡或生存,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传承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也是指日可待的。

(四)传承工艺技术流失

我国很多优秀的文化资源受到外国人的广泛关注,也为部分发达国家攫取,从窃取工艺技术方式及收购相关器具做起。就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我国时代秘传不泄的宣纸制作技术被日本人以间谍手段窃取,同时景泰蓝制作技术也被日本人以间谍手段窃取。对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不容乐观,也和相关器具的收购密切相关,由于传统工艺美术品有很强的制作技艺性,当时的手工制作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现代机器很难代替传统手工制作,这些特殊器具有很大的文化传承意义,但这些手工器具一旦被收购,其相应的文化价值也在日益淡化。比如说日本买走了我国古代仅有的一架且具有“天下第一帘”之称的木质珠帘编织机,当时在北宋年间就已经成为皇室贡品。民族民间文化产品一旦被收购,也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带来危机,我国很多民族村寨有不少境外人士深入收购民族服饰及工艺品,还有一些生活用具被收购,在国内目前很难寻到这些颇具文化意味的民间文艺作品了,但是在国外的博物馆里竟然出现了国内的稀奇文化遗产。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不断被国外直接利用,如1998年美国迪士尼就《木兰辞》中的花木兰代父从军故事拍摄成动画片,仅仅上映三天就受到全球关注,并申请了著作权保护,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极其不利,也造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量流失。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科学有序地进行,还要遵循一定的保护原则,可从几个方面具体说起。首先要遵循多样性原则,这就要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特性赋予极高的尊重,在民族生存延续下来的文化中,要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命运的关系。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也是检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尤其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文化发展中,创造了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形成多样化的文化环境,需要各民族的尊重。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要辨别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遵循发展性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存环境影响下要和现代文化适当地进行结合和创新,以适应现代文化发展要求为传承理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文化的交流,注重新文化元素的融合,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量传承和经久不衰。对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坚持原真性原则,避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二次破坏。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运用法律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政府的法律支持和行政干预,如1950年日本出台了《文化财产保护法》,1962年韩国也出台了《文化财保护法》,日本和韩国都很好地保护了文化遗产。自我国成立以来,虽然颁布了《文物保护法》《著作权法》,但当前的法律支持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我国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台相应的法律保护条例,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需求,一旦加强立法,法律的权威性可以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

(二)积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宣传力度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要做好具体的保护措施,但开发要适度,也即是有效开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要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開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开发价值极高的物质产品要积极挖掘,比如说积极挖掘具有极高价值的工艺品和民族服饰,也要对民族传统表演艺术进行积极挖掘,用现代艺术形式再现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和魅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媒体的广泛参与,可以以电视、报刊及宣传报等形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这就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越来越多的人熟识,有助于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三)建设民族生态博物馆,运用现代技术培养传承人

一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保护的整体,就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进行生存。比如说贵州建立了六枝特区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建立了贵阳市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和黎平县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要有源源不断的传承人,传承人在认可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并采用自身行动将其保存下来,这样才是最关键的遗产保护方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要大量培养传承人,通过对传承人采用资助及鼓励的方式,改善传承人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并在税收制度上赋予传承人极大的优惠,对老艺人进行优厚待遇,以举办培训班和师带徒等方式大量培养传承人,还可以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引进课堂,这就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保护。

五、结语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和人们的共同努力,政府要以法律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受侵犯,以宣传手段增强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广大人们群众也要积极认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以尊重的眼光去辨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积极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宋方昊,刘燕.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02):83-87.

[2]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遗产,2015,(01):1-10.

[3]杨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1):58-62.

作者单位:

新乡市牧野区文化馆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